营改增后对企业带来的影响
摘要:“营改增”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提出的一项税收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是将企业缴纳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该制度的实施必然会对企业税务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将基于“营改增”的具体内容探讨企业所受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应对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对新税收政策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营改增;抵扣;影响
“
营改增”是指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
“营改增”最大特点是减少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形成社会良性循环。
一、“营改增”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在我国税法体系中,营业税和增值税是举足轻重的两个税种,二者的覆盖范围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涵盖第三产业提供的大部分劳务行为和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的行为,后者则主要作用于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等领域。
二者在商品或劳务流转过程的作用泾渭分明、各司其职,营业税以取得的营业额为征税对象,增值税以产生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
但营业税以全额征税,不得抵扣上一环节已纳增值税,从而产生重复征税的问题越发严重,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增值税抵扣链条受到影响
税款抵扣制度是增值税的主要特点,科学抵扣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征税,有利于减轻企业的负担。
“营改增”前,增值税的覆盖范围十分有限,仅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行为征收,而大部分行业都征收营业税,导致增值税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出来。
实施“营改增”则可以使增值税的作用领域扩大,形成较为完整的抵扣链条。
(二)重复征税现象严重
原营业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
营业税的特点是征收范围很广,所有流通环节发生的营业额均要征税,这就导致重复征税的现象普遍存在。
例如,企业通过租赁车辆的方式获取收入需要缴纳营业税,而租赁车辆的企业在从事运
输业务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缴纳营业税,上游企业已经缴纳的税额不能在下游企业中抵扣,必然产生重复征税的现象。
(三)服务业发展受到不利影响
依据原有的税收体制,服务业不属于增值税的覆盖范围,由于营业税存在重复征税现象,外购发生的营业税不能得到抵扣,相当于增加外购成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尽可能追求服务的自主提供,很少会选择外购,如此必然会对我国服务业的专业化分工造成严重阻碍,不利于经济方式的改革创新。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实施“营改增”是十分必要的,不仅有助于企业改革创新,还能够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
二、“营改增”带来的改变以及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一)“营改增”对现行税收体制带来的改变分析
2011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方案,次年初便在部分城市开展了试点运行,结合实践情况来看,重复征税的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使得企业承担的税负出现了明显的降低,为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积极促进作用,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税负“不减反增”的情况。
首先,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
随着“营改增”的实施,小规模纳税人只按照3%的增收率征收增值税,原来按照5%税率征收营业税的行业由5%的价内税改为3%的价外税,税额大幅减少。
以上海试点企业为例,改革后其税负降幅在40%左右。
其次,服务业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基本持平或出现小幅度的下降。
在原有的税收体制下,服务业纳税人需要缴纳5%的营业税,而在“营改增”实施之后则改为征收6%的增值税,虽然看似税
负出现了增长,但是由于增值税的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因此总体税负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结合调查数据来看,上海试点企业及其下游企业的税负出现了明显的降低,促进了服务业增长速度的提升。
再次,交通运输业为主的一般纳税人企业税负呈现出整体增长的趋势,通过分析之后得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税率高且抵扣不充分。
“营改增”之后,交通运输业纳税人从原本的缴纳3%营业税变为缴纳11%增值税,即使能够抵扣,但是8%的名义税增幅还是会导致此类纳税人的税负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增长。
抵扣不充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加油费、修理费、保险费等费用未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未合理进行抵扣。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业、生活服务业等行业全部纳入试点,至此增值税全面实施改革,抵扣链条完全对接,交通运输业税负也逐渐得到降低。
(二)“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通过前文内容可知,“营改增”对企业的影响可分为正向和负向两个方面。
现以工程施工企业为例,分析其影响。
积极影响有二,一是减少了重复征税的现象。
我国法律规定建设单位在中标后必须自行完成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在征得发包人的同意后可以将非主体工程分包出去,并且分包单位不得再分包。
但是在实际中,为了保护农民工应得利益,此时的分包无效合同按有效合同处理。
而根据营业税法的规定,承包方一般需要自行缴纳税金,如此就可能导致后期纳税的重复交税。
由于这种分包合同法律上不允许存在,因此建设方无法将分包份额进行单独扣除,如此一来重复征税的现象则不可避免。
而在“营改增”之后,增值税抵扣链条的完善则可以有效避免重复征税,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征税环节,使企业能够留存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
二是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助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其大型机械设备的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