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麦粒灸的制作操作及临床应用

麦粒灸的制作操作及临床应用

麦粒灸的制作、操作及临床应用 [复制链接]
周大夫周大夫当前离线
注册时间2011-10-31最后登录2012-3-11阅读权限100积分455精华1帖子79 版主
串个门加好友打招呼发消息鲜花(13) 鸡蛋(0) 电梯直达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20:16: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黄迪君教授麦粒灸的制作、操作及临床应用
罗荣金荣疆韩哲林指导: 黄迪君
(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四川 610075)
[ 摘要] 从艾绒制备、麦粒灸的操作、操作注意事项、麦粒灸适应证及临床特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黄迪君教授麦粒灸的操作技法及其临床应用,为临床推广应用麦粒灸疗法提供参考。

[ 主题词] 雀啄灸;灸用材料
艾灸疗法作为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疾病的防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显著的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益气固脱、防病保健作用对多种虚证、寒证、痰证、瘀证有很好的疗效。

麦粒灸,属于艾灸疗法中小艾炷灸的范围, 是用小如麦粒大小的艾炷在穴位上施灸以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黄迪君教授多年从事针灸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相当丰富的针灸临床经验, 尤其擅长运用以麦粒灸为核心的综合疗法治疗疑难病症,疗效颇佳,现将其麦粒灸的制法及临床操作方法详述如下。

艾绒制备
麦粒灸所用艾绒应为精绒,可以通过几种方式获得。

艾条艾绒
将清艾条( 纯艾,无其他成分) 或药艾条拆散, 因艾条所用艾绒为粗绒, 须将其中的艾叶梗和粉尘颗粒反复仔细地挑除, 所得的艾绒即可为麦粒灸所用。

但此种艾绒
较为粗糙,成团性不好,不是做麦粒灸的理想材料。

如果无法获得精绒,可作为临时代用品。

自制艾绒
自制艾绒即自己采集生长良好、叶片肥厚的艾叶,在阳光下曝晒1 小时后,用木棒杵、手搓或药碾碾等方式将艾叶弄碎、弄细, 即为粗绒, 可作艾条制作之用。

再将粗绒除梗后再晒、再杵、再搓碾除梗后即成精绒。

精绒制成后, 艾绒柔软, 成团性好,没有任何细颗粒, 是进行麦粒灸的上好之品。

特别是在不发达的地方,此法是获得精绒的很好方式。

购买精绒
在市面上购买已经制备好的精绒, 这种艾绒制作精细,质地柔软均匀, 价格便宜, 可省却自制艾绒的繁琐,而且麦粒灸本身比较省材料,一袋精绒可用较长时间。

条件许可, 建议采用。

不管用哪种方式都尽可能让艾绒精细柔软一些,以便于麦粒灸艾炷的制作。

艾绒的后期制备
精绒准备好之后, 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需将艾绒进行后期加工,即酒醉和加芳香药物。

艾绒酒醉
将艾绒平铺于塑料纸或玻璃板上, 厚约 1 ~2 cm,用牙刷或毛笔蘸 75%酒精或白酒, 轻轻洒于艾绒上,见艾
绒表层微润即可,不可太多。

洒完后将艾绒用塑料袋包好,反复揉匀,再放于玻璃或陶瓷罐中,旋紧盖子密封或加蜡密闭1 周备用。

加芳香走窜药
在临用前将酒醉好的艾绒取出少许, 不要太多,用多少取多少,加少许麝香粉或丁桂散(丁香、肉桂末)或冰片粉(冰片与艾绒的比例为1 [1]100) ,以加强艾绒的芳香走窜作用。

注意不要加太多,否则,不但浪费药物,还会影响艾绒的成团性,使艾炷制作难度加大。

麦粒灸的其他辅助用品
( 1)无齿小镊:镊子在麦粒灸中的作用主要有2个,一是将小艾炷固定于穴位上;二
是将正在燃烧的艾炷移去。

在操作过程中, 为了避免艾绒粘着在镊子上而影响操作,必须使用无齿镊。

( 2) 垃圾缸: 准备一个小缸子, 将移去的未燃尽的艾炷弃于其中, 不要乱丢,以防引起火灾。

( 3)火源:准备一盏酒精灯或者一根蜡烛, 点燃备用。

( 4)棉球:准备一块棉球,饱蘸水备用。

麦粒灸的操作
将艾绒少许置于左手食、中指之间,用拇、食、中三指将艾绒揉匀,形成适当大
小的艾团,然后将艾团置于拇、食二指之间,大拇指向前, 用力将艾团搓紧,艾团即成纺锤形,如麦粒大。

左手捏住艾团, 露出大部分;右手用无齿镊尖端紧紧夹住艾团露出部分根部,横向用力扯下,即形成圆锥形艾炷。

将扯下的艾炷尖端置于火焰上点燃, 再用右手中指在棉球上蘸水后涂擦于穴位皮肤,使皮肤上沾上少许水后,迅速将燃烧着的艾炷用镊子按压于穴位上, 艾炷即能稳稳地粘附于穴位皮肤上, 即使晃动肢体也不易掉落。

待患者觉局部温热感明显时, 用镊子取下未燃尽的艾炷,置于垃
圾缸中。

麦粒灸操作注意事项
( 1)艾炷要紧: 艾炷不能松散,松散的艾炷一是不易粘于皮肤上,容易掉落,发生意外; 二是燃烧快,热力不易渗透入皮肤。

相反, 搓得紧的艾炷燃烧缓慢,热力可徐徐透入穴位深部,治疗效果明显。

( 2)关于粘附材料: 将艾炷粘附于皮肤上,习惯上多用蒜泥、凡士林等,但操作繁琐, 且用凡士林作麦粒灸的粘附材料,会弄脏局部皮肤,而用水作粘附剂, 不但局部清洁,且粘附效果很好。

( 3)将艾炷粘于皮肤上时镊子要用力平压, 以确保艾炷稳稳地粘于皮肤上,如果艾炷掉落, 容易引起意外。

( 4)关于移除艾炷的时机:在施灸时,患者先会感到温和的热力渗透到穴位深处, 再后会感到烫、甚至痛。

即使患者感到痛,也不一定会起泡。

如果给患者轻的偏补的刺激, 当患者有温热感时即可移去艾炷; 如要加大刺激量,可以待患者呼痛时数 1、 2、3,再准确无误地移去艾炷。

( 5)麦粒灸的壮数:一般 2、 3 壮, 多则5~ 7 壮。


粒灸多以多穴治疗, 重视整体治疗效果,故每穴并不重灸,但总的刺激量较大, 故效果也好。

( 6) 患
者的密切配合:在施灸的过程中, 患者的治神很重要,意义
有三:一是意守病所,加强疗效; 二是及时反馈艾灸感觉,以便医生控制刺激量;三是患者在施灸过程中要精神集中,切不可随意移动肢体,如果因移动肢体而医生不能及时将艾炷取下,易烫伤局部皮肤, 特别是初次接受麦粒灸治疗或在头面部施灸时更
要注意。

如果医生在情急时不能拿镊子去除艾炷,可以用手拈除,但动作要快,以防
烫伤。

麦粒灸的适应证
麦粒灸临床主要适用于虚、寒、痰、瘀等证。

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落枕、肩周炎、面瘫、失眠、痿证、阳萎、头痛、痛经、月经不调、胃下垂、子宫脱垂、遗尿等症。

麦粒灸的临床应用特点
麦粒灸属艾炷灸范畴,与普通灸法相比有如下优点。

( 1)节省材料:麦粒灸艾炷小, 制作艾炷所需用的艾绒少,节省原料; ( 2) 定位准确:因艾炷小, 施灸时作用部位
小而精确, 有利于提高疗效; ( 3)灸疗效率高:因麦粒灸艾炷小, 每一壮燃烧需时少,可以在较少时间内施灸多次,增大刺激量; ( 4) 作用深透:制作合格的艾炷燃烧缓慢, 作用徐缓而深透,临床疗效好; ( 5)易于在头面和四肢远端施灸: 麦粒灸因
艾炷小,可以在全身各处施灸,特别是在普通艾炷不适合或不能操作的头面部和四肢远端, 必要时甚至可以在眼睑痉挛的眼睑局部施灸。

另外, 麦粒灸用水作为粘附剂, 使艾炷很容易粘附于皮肤, 不容易掉落,也增加了其适用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