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停工检修要求
3.2管束内、外表面结垢应清理干净。
3.3管箱、浮头有隔板时,其垫片应整体加工,不得有影响密封的缺陷。
3.4管束堵漏,在同一管程内,堵管数一般不超过其总数的10%。在工艺指标允许范围内,可以适当增加堵管数。
3.5所用零部件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具有材质合格证。
3.6更换换热管。
3.6.1管子表面应无裂纹、折叠、重皮等缺陷。
c.浮头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带浮头式管束)
(1)用试验压环和浮头专用工具进行管与管板接头试压。对釜式重沸器,还应配备管与管板接头试压专用壳体,检查换热管与管板接头及有关部位。
(2)管程试压,检查管箱、浮头盖及有关部位。
(3)壳程试压,检查壳体、换热管与管板接头及有关部位。
d.当管程的试验压力高于壳程压力时,试验压力值应按图样规定,或按生产和施工单位双方商定的方法进行。
-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按GB 150选取;
-操作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按GB 150选取。
c.气密查漏试验值:采用设备的最高工作压力值。
1.3.2试压时压力缓慢上升至规定压力。恒压时间不低于20min,然后降到操作压力进行详细检查,无破裂、渗漏、残余变形为合格。如有泄漏等问题,处理后再试验。
2.3检查衬里腐蚀、鼓包、褶折和裂纹。
2.4检查密封面、密封垫。
2.5检查紧固件的损伤情况。对高压螺栓、螺母应逐个清洗检查,8.8级及以上的螺栓应进行无损探伤抽检。
2.6检查基础有无下沉、倾斜、破损、裂纹,及其他地脚螺栓、垫铁等有无松动、损坏。
2.7腐蚀检查
由专业单位对冷换设备进行腐蚀检查,主要检查管板、管箱、换热管、折流板、壳体、防冲扳、小浮头螺栓、接管及联接法兰等。
平面
橡胶石棉板垫片
XB-200橡胶石棉板
1.6<p
≤4.0
≤350
凹凸面
高强石墨垫片
缠绕式垫片
OCr18Ni9 316L
金属带,柔性石墨
4.0<p
≤6.4
≤450
6.4<P
≤35
≤450
梯形槽
椭圆形垫片
或八角形垫片
10
316L OCr13
注:①苯对耐油橡胶石棉垫片中的丁腈橡胶有溶解作用,不宜选用。
②浮头等内部连接用的垫片,不宜用非金属软垫片。
1.3受压元件的检修遵照SHS 01004-2004《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
2编写修订依据
GB 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国务院令(373)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质技监局颁布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质技监局颁布TSG D0001-2009《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
缠绕式垫片
波齿复合垫
金属带、柔性石墨
OCr18Ni9、316L
6.4<p≤35
≤200
平面
平垫
铝08
≤450
凹凸面梯形槽
金属齿形垫片
椭圆形垫片
或八角形垫
片
10、柔性石墨
451~600
0Cr18Ni9、316L
≤200
锥面
透镜垫
10
≤475
10MoWVNb
水、盐、
空气、煤气、蒸汽、惰性气体
p≤1.6
≤200
(h)空冷器重点检查正对集合管入口附近的换热管管端的冲刷腐蚀和集合管尾端的几排换热管的垢下腐蚀。
(i)高压临氢、有硫化氢或氯离子应力腐蚀的管板应做表面无损检测。
3检修与质量标准
3.1在换热器管束抽芯、装芯、运输和吊装作业中,不得用裸露的钢丝绳直接捆绑。移动和起吊管束时,应将管束放置在专用的支承结构上,以避免损伤换热管。
35CrMoA,40CrNiMoA
-70~350
1Cr5Mo
1Cr5Mo
>-20~600
2Cr13
1Cr13,2Cr13
>-20~400
0Cr18Ni9
1Cr13
>-20~600
0Cr18Ni9
-253~700
0Cr18Ni10Ti
0Cr18Ni10Ti
-196~700
0Cr17Ni12Mo2
0Cr17Ni12Mo2
2.2设备防腐、保温完整无损,达到完好标准。
2.3提交下列技术资料。
2.3.1设计变更材料代用通知单及材质、零部件合格证。
2.3.2检修记录。
2.3.3焊缝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和无损探伤等)报告。
2.3.4试验记录。
3.7管束整体更换应按GB 151《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或设计图纸要求进行。
3.8壳体修补按SHS 01004-2004《压力容器维护规程》的要求执行。
3.9密封垫片的更换按设计要求或参照表1选用。
表1密封垫片选用表
介质
法兰公称压力MPa
介质温度
℃
法兰密
封面形式
垫片名称
垫片材料或牌号
烃类化
合物烷
烃、芳香烃、环烷、烃、烯烃、氢气和有机溶剂
(甲、乙醇、苯、酚、糠酸、氨)
P≤1.6
≤200
平面
耐油橡胶石棉板垫片
耐油橡胶石棉板
≤600
平面
凹凸面
缠绕式垫片、高强石墨垫
波齿复合垫
金属带、柔性石墨
Ocr18Ni9、316L、OCr13
p≤4.0
≤200
平面
耐油橡胶石
棉板垫片
耐油橡胶石棉板
201~450
凹凸面
榫槽面
缠绕式垫片、高强石墨垫
波齿复合垫
e.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
(1)壳程试压(试验压力不大于最大试验压力差),检查壳体、换热管与管板接头及有关部位。
(2)管程和壳程步进试压(试验压力和试压程序按设计规定进行),检查密封盘、接管等部位。
f.换热器试压后内部积水应放净。必要时应吹干。
2验收
2.1设备投用运行一周,各项指标达到技术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
3.10换热器的螺栓、螺母需要更换时,应按设计要求或参照表2选用
表2螺栓、螺母选用
螺栓用钢
螺母用钢
使用温度℃
Q235-A
Q235-A Q215-A
>-20~300
35
Q235-A
20 25
>-20~350
40MnB
35,40Mn,45
>-20~400
10MnVB
40Cr
30CrMoA
40Mn,45
35CrMoA
检查重点:
(a)易发生冲蚀、汽蚀的管程热流入口的管端、易发生缝隙腐蚀的壳程管板和易发生冲蚀的壳程入口和出口;
(b)容易产生坑蚀和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的靠近入口侧管板的换热管管段;
(c)介质流向改变部位,如换热设备的入口处、防冲挡板、折流板处的壳体及套管换热器的U型弯头等;
(d)对壳体应检查应力集中处是否产生裂纹;
1.3.3压力试验顺序及要求
a.固定管板式
(1)壳体试压:检查壳体、换热管与管板相连接接头及有关部位。
(2)管程试压:检查管箱及有关部位。
b.U形管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带U形管束)及填料函式换热器
(1)壳程试压(用试验压环),检查壳体、管板、换热管与管板连接部位及有关部位。
(2)管程试压,检查管箱的有关部位。
3.6.2管子需拼接时,同一根换热管,最多只准一道焊口(U形管可以有两道焊口)。最短管长不得小于300mm,而U形管弯管段至少50mm。长直管段内不得有拼接焊缝,对口错边量应不超过管壁厚的15%,且不大于0.5mm。
3.6.3管子与管板采用胀接时应检验管子的硬度,一般要求管子硬度比管板硬度低30HB。管子硬度高于或接近管板硬度时,应将管子两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长度比管板厚度长80~100mm。
管壳式换热器停工检修要求
兰州石化公司
一、总则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本要求规定了换热设备的检修内容、检修与质量标准、试验与验收。
1.2本要求适用于操作压力在35MPa以下的石油化工钢制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螺纹锁紧环式等管壳式换热器及釜式重沸器。若有特殊要求的换热器应遵循其特殊的维护检修规程。
3.6.4管子两端和管板孔应干净,无油脂等污物,并不得有贯通的纵向或螺旋状刻痕等影响胀接紧密性的缺陷。
3.6.5管子两端应伸出管板,其长度为4±1mm。
3.6.6管子与管板的胀接宜采用液压胀。每个胀口重胀不得超过两次。
3.6.7管子与管板采用焊接时,管子的切口表面应平整,无毛刺、凹凸、裂纹、夹层等,且焊接处不得有熔渣、氧化铁、油垢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物。
-253~700
3.10.1拧紧换热器螺栓时,一般应按图1表示的顺序进行,并应涂抹适当的螺纹润滑剂或防咬合剂。临氢、大于200℃、大于1.6MPa的换热器,拧紧换热器螺栓,应选用扭矩扳手或液压拉伸器。
3.11采用防腐涂料的冷换设备
3.11.1宏观检查水冷器涂层,涂层表面应光滑、平整,颜色一致。并无气孔滴坠、流挂、漏涂等缺陷,用5~10倍的放大镜检查,无微孔者为合格。
HGJ 229-91工业设备、管道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检修内容
1检修内容
1.1抽芯、清扫管束和壳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进行管束焊口、胀口处理及单管更换。
1.3检查修理管箱及内附件、浮头盖、钩圈、外头盖、接管等及其密封面,更换垫片并试压。
1.4更换部分螺栓、螺母。
1.5壳体保温修补及防腐。
1.6更换管束或壳体。
三、检修与质量标准
1检修前准备
1.1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1.2准备好必要的检修工具及试验胎具、卡具等。
1.3内部介质置换清扫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2检查内容
2.1宏观检查壳体、管束及构件腐蚀、裂纹、变形等。必要时管板采用表面检测,固定管板换热器管子采用涡流检测抽查或抽管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