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2012级《形势与政策》调研报告重庆市轨道交通发展及对市民生活的影响状况指导教师:专业:学院: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5月25日重庆市轨道交通发展及对市民生活的影响状况学院:年级:专业:组长:副组长:调研小组成员:指导教师:导论:城市轨道交通是国内外各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之一,它在现代大城市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明显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了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并对地区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它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及城市发展的需要,突出城市的特点与功能,加速现代化的建设,对城市布局、城市面貌、环境保护、住宅建设市民居住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近年来,重庆市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果断发展本市的经济,与过去几年相比,大大提高了全市人均GDP。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走进城市,进一步促进重庆的交通发展,特别是轨道交通发展最为迅速。
现在轨道交通已连接主城的几个区并辐射到周围区域。
轨道交通的修建直接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状况,例如对居民出行、商业活动、居住地选择、居民的精神生活及生活观念都有影响,促进居民的经济的发展。
随着重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交通设施域城市化发展的矛盾突出,城市道路堵塞非常严重。
发展轨道交通是一项缓解交通堵塞的很好的举措.一、重庆市轨道交通发展历程据重庆历史记载,国民政府起草的《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中第一次提出轨道交通的概念,国民政府规划名称为“高速电车”,也就是现在的地铁,这就说明了当时已意识到轨道交通的重要性。
(一)“畅通重庆”圆梦行动说到重庆轨道交通建设,那就得力于“五个重庆”中的“畅通重庆”这一政策。
而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必须拥有健全的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和作用,也就随着2008年“畅通重庆”建设帷幕的拉开,重庆的轻轨、地铁、铁路、高速公路及乡村公路,犹如一张五线谱在巴渝大地谱写出了一首美妙、动人的乐章。
重庆轨道交通的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也对“畅通重庆”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方便了主城各区市民的出行。
从2005年轻轨2号线的开通运营再到1、3、6号线的相继通车,体现了其建设规模和水平,成为我国中西部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第一,其不仅国内已领先,而且在国际上也赶上和超过了一些一线城市的建设规模。
“畅通重庆”促使进一步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为重庆市加快构建一个安全、舒适、快速、环保城市现代化公共运输骨干交通系统。
(二)重庆轨道交通的主要线路重庆轨道交通最主要的线路是已运营的重庆轨道交通发展初期目标的轻轨或地铁1、2、3、6号线路,中期建设规划目标为轻轨4、5、7、8号线路,这几条也正在修建,到2030年的远期建设规划目标为9、10、17号等几条线路。
1.一号线轨道交通1号线是轨道交通线网中,东西方向上的主干线,也是连接渝中区和沙坪坝区的重要通道,它是从朝天门到大学城,也就是从高端商务圈到高等学府聚集的地方。
2007年6月,重庆市政府在两口举办了轨道交通1号线的奠基仪式,标志着1号线正式开始动工建设,到2012年12月20日已从,建成通车渝中区旳小什字到大学城,还有小什字到朝天门这一小段没建成,而且远期将延伸到璧山县。
1号线与2、3、6号线构成线网骨架,充分发挥容量大,速度快的优势,有效缓解了沿线地面交通。
2.二号线轨道交通2号线于2005年开通运营,它是重庆市第一条轨道交通地铁线路,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
2号线是重庆政府与日本政府合作建成,有很多突出的特点,噪声低是一方面,减少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不良的影响;它在重庆特殊的地貌上能运营自如,其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以及环保性好,并是一条跨座式单轨线路。
轻轨2号线的技术在国内也是可以数一数二的,在国内获得了卓越的成就,例如它已荣获2005年全国十大建设科学成就奖、2006年国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文明线路称号、国家市政工程金杯奖、2007年国家优质工程银奖、2008年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奖等称号。
3.三号线轻轨3号线于2007年4月6日动工建设,该线路横跨渝北区、江北区、渝中区、南岸区和巴南区,已成为重庆主城南北方向上交通的主动脉,全面建成后会极大缓解重庆南北方向上的交通拥堵的状况。
它是重庆最长的单轨线路,它已超越成日本大阪高速铁道成为世界最长的单轨线路,也是世界第一条采用无线电通讯信号系统的轨道交通线路。
3号线在2011年9月29日正式开通运营,于1号线和2号线形成“大”字型的轨道交通网基本骨架,标志着重庆轨道交通已正式开启网络化运营。
3号线的列车内采用不锈钢材质,座椅内部装有调温设备,可自动调节温度,冬暖夏凉,椅面也做了防滑处理,乘客坐在上面不会因列车前行而左右移动,这就是轻轨3号线的一大特色。
4.六号线地铁6号线是继1、2、3号线之后,重庆第四条轨道交通线路,也是第二条地铁线路,使我市轨道交通里程到达90公里,位居我国中西部第一,该线路起于南岸区茶园,终点为北碚区五路口。
5.四、五号线在重庆两江新区2012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三个“百日会战”动员大会上, 2012年的重庆市再掀起新一轮轨道交通建设高潮,年内开工建设4、5号线,4号线为重庆北站至唐家沱,5号线将修建至江津,跨区众多,是我市规划最大的轨道交通线路。
江津新区至渝北园博园的沿线12盘套内 3790起惠27万元。
上述几条轨道交通线路与远期规划中的8、9、17号线路成为重庆的“九线一环”,为重庆交通发展再创佳绩。
二、结果与分析 (一)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调查表 表 1轨道交通对市民的影响年龄 比例 职业 比例 月收入 比例 18岁以下 5% 学生 65% 0元 55% 18-30岁 60% 在职人员 30% 0-2000元 20% 30-50岁 30% 退休人员 5% 2000-4000元 15% 55岁以上5%其他0%4000以上10%我们从被访问者的年龄、职业、月收入等方面的调查,使信息更具准确性;而且我们从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收入人群的调查,说明我们调查范围广,使数据更具普遍性、全面性。
表2 轨道交通对不同年龄段市民的影响调查表40%60%80%比例轨道交通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比例表3轨道交通对不同职业市民的影响调查表表4轨道交通对不同收入市民的影响调查表(二)数据分析 1.对市民出行的影响0%20%40%60%0元0-2000元2000-4000元4000以上比例月收入轨道交通对市民的影响比例0%20%40%60%80%学生在职人员退休人员其他比例职业轨道交通对市民的影响比例从上述调查情况图表可以看出轨道交通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市民都有影响,而各自也不同。
轨道交通对出行影响最大是18~30岁的人群,占各个年龄段市民60%的比例,这部分人群又主要是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和刚步入社会不久的青年,占不同职业市民的65%,而且这些人基本上是自己无收入,占市民中不同收入的55%;对出行影响次之人群是30~50岁之间的在职人员这些人群的收入差不多在0~2000元间,分别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人群占的比例是30%、30%、20%;对出行最小影响的人群是18岁以下和55岁以上的人群,这些主要是退休人员和来渝旅游等的其他人员,另外是收入在2000~4000元和4000元以上的人群,分别占的比例是5%和5%、5%和0%,15%和10%。
可以看出,重庆轨道交通建成后,市民成为直接受益人。
2.对市民商业活动的影响轨道交通对市民商业活动影响最大是18~30岁的人群,占各个年龄段市民60%的比例,这部分人群又主要是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和刚步入社会不久的青年,占不同职业市民的65%,而且这些人基本上是自己无收入,占市民中不同收入的55%;对商业活动影响次之人群是30~50岁之间的在职人员这些人群的收入差不多在0~2000元间,分别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人群占的比例是30%、30%、20%;对商业活动最小影响的人群是18岁以下和55岁以上的人群,这些主要是退休人员和来渝旅游等的其他人员,另外是收入在2000~4000元和4000元以上的人群,分别占的比例是5%和5%、5%和0%,15%和10%。
3.对市民居住地选择的影响轨道交通对市民居住地选择影响最大是18~30岁的人群,占各个年龄段市民60%的比例,这部分人群又主要是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和刚步入社会不久的青年,占不同职业市民的65%,而且这些人基本上是自己无收入,占市民中不同收入的55%;对市民居住地选择影响次之人群是30~50岁之间的在职人员这些人群的收入差不多在0~2000元间,分别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人群占的比例是30%、30%、20%;对市民居住地选择最小影响的人群是18岁以下和55岁以上的人群,这些主要是退休人员和来渝旅游等的其他人员,另外是收入在2000~4000元和4000元以上的人群,分别占的比例是5%和5%、5%和0%,15%和10%。
4.地铁文化对市民精神生活及生活理念的影响地铁文化对市民精神生活及生活理念影响最大是18~30岁的人群,占各个年龄段市民60%的比例,这部分人群又主要是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和刚步入社会不久的青年,占不同职业市民的65%,而且这些人基本上是自己无收入,占市民中不同收入的55%;对市民精神生活及生活理念影响次之人群是30~50岁之间的在职人员这些人群的收入差不多在0~2000元间,分别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收入人群占的比例是30%、30%、20%;对市民精神生活及生活理念最小影响的人群是18岁以下和55岁以上的人群,这些主要是退休人员和来渝旅游等的其他人员,另外是收入在2000~4000元和4000元以上的人群,分别占的比例是5%和5%、5%和0%,15%和10%。
三、发展中的问题这几年重庆发展轨道交通很快,这也是重庆发展轨道交通的初级阶段,难免会遇到各个方面的问题。
(一)管理问题根据调查报告市民的反应,在轻轨或地铁上有非常多的不良的行为,例如有人在车厢内吃东西、大声喧哗、吵闹,而且在上下班高峰时期,更有些人趁着拥挤,对女市民进行性侵犯的不道德行为,亟需治理。
市民表示,车厢内应该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对秩序进行管理。
我们在做调查问卷时,有市民反映等车需要较长时间,也刚好在那几分钟的时间内,他们就会上班迟到,而受到公司处罚,因此市民感到不满。
市民等车时间最长的时候,要等上十分钟的时间,但也是在十分钟以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乘坐轻轨或地铁只需三分钟,这些大城市的轨道交通管理的到位非常值得我们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