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人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一语文练习 2017年11月7日说明:本试卷共七道大题26道小题,共8页,满分150分。

其中第I卷为必修一基础考核,第II卷为附加考核。

考试时长150分钟;请将全部答案作答在答题纸上。

制卷人:杨扬王彩云审卷人:王艳第I卷(100分)一、本大题共9小题,共27分1.下列各项中加粗的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苔.(tái)匕.首(bì)气慨.婆娑.起舞B.主角.(jué)忸怩.(ní)文采.迥.乎不同C.寥.廓(liào)囚.徒(qiú)笙萧风.华正茂D.惩.创(chéng)解剖.(pāo)和霭.叱咤.风云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从太爷爷到爷爷、父亲,再到自己,四代人都是远近闻名的木版年画艺人,86岁的陈义文老人回道峥嵘岁月....,感慨万千。

B.长得短小精悍....的吕厚民,1950年被调到中南海,专门给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照相,开始了前后12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

C.这次招商引资洽谈会在主客双方共同努力下,始终保持友好和谐的氛围,现在行将闭幕,已经到了图穷匕见....的阶段了。

D.阅读较长的叙事性文章,要注意提要钩玄....,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举目张,化繁为简。

3.对下列对联所指的文学字,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译著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②何事妨心情?问丁香无语,时来多愁雨巷;谁人当风景?挽片云难留,不期再别康桥。

③乘激流以壮志抛家,风雨百龄,似火朝霞烧长夜;讲真话而忧心系国,楷模一代,如冰晚节映太阳。

A.巴金戴望舒、徐志摩鲁迅B.巴金徐志摩、戴望舒鲁迅C.鲁迅戴望舒、徐志摩巴金D.鲁迅徐志摩、戴望舒巴金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B.籍.吏民,封府库籍:户籍C.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遇:对待D.此亡秦之续.耳续:后续者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行李..之往来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太子丹恐惧..D.约为婚姻..6.下列各句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共其乏困B.秦伯说,与郑人盟C.张良出,要项伯D.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7.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一项是(3分)A.范增数目.项王B.发尽上.指冠C.吾得兄.事之D.既东.封郑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臣之.壮也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倚柱而.笑今人有大功而.击之C.不如因.善遇之因.击沛公于坐D.皆白衣冠以.送之具以.沛公言报项王9.下列各项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B.夫晋,何厌之有C.嘉为先言于秦王曰D.得复见将军于此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每空1分)①且群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______,群之所知也。

《烛之武退秦师》②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刺秦王》③项伯亦拔剑起舞,______,庄不得击。

《鸿门宴》④波光里的艳影,______。

《再别康桥》⑤真的猛士,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⑥《沁园春·长沙》中以“______,______”二句写出了雄鹰与鱼儿在秋天里生机勃勃的状态。

⑦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呼唤大众不要再“沉默”,因为“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3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1-14题。

材料一永别了,“卡西尼”号……“卡西尼”号于1997年前往土星,2004年到达轨道,在过去的13年里,这架探测器持续为我们探索着土星系统,早已超额完成任务。

现在,绝唱正在上演——“卡西尼”号会扎进土星大气并在土星的怀抱中消殒,结束其荣耀的一生。

这是人类迄今最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项目之一。

它是第一个将土星、火星、金星以及地球拍进“合影”的设备;它发回了前所未有的土星精确数据;它对土卫二上生命必要元素的确认,让地外生命的猜想接近了现实;它对土卫六的探测将载入史册……而在这个九月,我们永别“卡西尼”号。

13年,代替人类的眼睛北京时间1997年10月15日,“卡西尼”号发射升空,它肩负的使命是要对土星系进行空间探测,包括环绕土星飞行,对土星及其大气、光环、卫星和磁场进行深入考察等。

但如果仅仅依靠火箭的推力直接飞向土星,并像现在这样在7年之内抵达,那么“卡西尼”号出发时携带的燃料就决不能少于70吨。

于是,它采取了“曲线救国”的策略——先后从金星和地球借用行星的引力,再利用木星的引力加速,最后才把目标对准土星。

这让它的旅程延长至35亿千米,是地球与土星实际距离的2.5倍以上。

经过6年8个月,“卡西尼”号终于在2004年7月1日顺利进入土星轨道。

此后的13年里,它代替了人类的眼睛,无数次近距离观测土星。

由“卡西尼”号拍摄的39万张照片,逐一加深了科学家对这个美丽行星系统的了解,而它提供的土星与周围太阳系行星的叠合照,更让世人感到震撼——如果说人类能拿肉眼俯瞰半个星系的话,这照片就和我们看到的景象别无二致。

不朽,职业生涯巅峰土卫二表面被厚厚的冰层覆盖。

但“卡西尼”号2014年发现,这里的冰层下藏着一个海洋。

2015年,“卡西尼”号看见了土卫二喷发的冰,依靠自身搭载的设备加以分析后发现,当中含有大量氢气分子和二氧化碳。

二者存在的最佳解释是,它们由温暖海洋和海底岩层之间的水热反应产生,而这可以为深海微生物提供能量——就和地球数十亿年前诞生、孕育生命的环境非常相似。

由此,土卫二这颗星几乎具备了生命所需的所有条件——水、有机物以及能量来源,那些微生物,或许就“藏身”海床之中!在更早时间,“卡西尼”号还曾向另一颗卫星——土卫六释放了“惠更斯”号着陆器,这是第一艘在太阳系较外侧天体上着陆的飞船,它的调查告诉我们:土卫六上有原理与地球水循环相似的“甲烷循环”,还有湖泊和丘陵,气候则有雾、霾和雨,就像地球上的英格兰一样。

到了2016年,“卡西尼”号又在土卫六表面确认了液态沟渠。

不过这些峡谷不再像英格兰了,而是十分形似早期的美国亚利桑那州沿科罗拉多河一带。

想要真实见证地球早期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卡西尼”号却是一架时光机,让我们领略到一个十分贴近婴儿地球的星体。

这两次不朽的探测,让人类关于地外生命的想法更加接近现实,也有助于我们揭开自身诞生之谜,被视为“卡西尼”号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

落幕,一个时代的终结精彩成就何止一二。

“卡西尼”号探测器还陆续发现了土卫五上富含氧气的大气,土卫十六神秘的F环,土星上的季节性变化和北极的漩涡……它在前所未有的极端环境中开展科学任务,而在这过程中,还一直在向地球提供着来自土星系统的海量素材和珍贵资料。

峥嵘岁月慢慢流逝,“卡西尼”号现已走到尽头。

今年10月15日,正是“卡西尼”号升空20周年纪念日,不过,它是等不到这一天了。

它接到的最新指令是:9月15日自行焚毁。

这架探测器的粉丝认为,“卡西尼”号的落幕,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不过,它的东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却称,这一退役时机合情合理,“卡西尼”号的燃料已慢慢耗尽,它悲情的自我毁灭行为,也是为了确保附着在这一航天器上的任何来自地球的微生物不会污染土星潜在的宜居卫星——如流星般燃烧殆尽,让下一个来此的探测器续写辉煌。

(科技日报编辑:王小龙)11.下列对材料一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搭载”的“载”应该读作“zài”.B.“曲线”的“曲”应该读作“qū”。

C.“考察”的“察”不可以写作“查”。

D.“震憾”的“憾”也可以写作“憾”。

12.对材料一所说的“卡西尼”号“曲线救国”策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2分)A.它依靠火箭的推力飞向土星,出发时携带了至少70吨的燃料。

B.它借用金星、地球、月球、木星等天体的引力,加速飞向土星。

C.在13年里,它代替了人类的眼睛,无数次近距离观测土星。

D.它像一架时光机,让我们领略到一个十分贴近婴儿地球的星体。

材料二卡西尼谢幕“自述”:人类终将前往我不曾得见的远方15日这个普通的初秋夜晚,即使你仰望夜空,恐怕也无从感知十亿千米之外的惊心动魄。

正是在这遥远的土星云端,燃料即将耗尽的我以每小时约12万千米的速度,冲入土星大气。

高热让我开始剧烈抖动,我拼劲全力,想尽可能多地告诉你更多关于土星系的奥秘和传奇。

我努力将手臂指向你所在的方向,传输着最后的数据,直至粉身碎骨、灰飞烟灭。

就在确认我已终结20年太空之旅的那个瞬间,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里的探测项目主管流下眼泪,就要解散的项目团队相拥告别,就连互联网上的人们也在伤感惋惜。

你们都在说:永别了,卡西尼。

与地球的遥远距离,让你们在83分钟后的美国太平洋时间15日凌晨4时55分(北京时间15日晚7时55分)才得以听到我最后的声音。

穿越时空的无线电信号,在时空中长久回响。

说再见,并不容易。

我一遍遍地告诉地球:请不要为我哭泣。

如同流星划过天际,在13年的土星系探测之后,现在,我已与其融为一体。

明天,当你仰望星空,我将是原因之一。

1997年10月15日,我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

前进道路曲折坎坷。

在太阳系最初7年的旅程中,不少天体曾给予我帮助。

我造访过的金星、地球、月球、小行星和木星,都曾用自己的引力助我一臂之力,让我最终于2004年抵达土星轨道;在9月11日吻别土卫六(泰坦)之后,这个老朋友也曾用自身引力推动我前往此行的最终目标——土星大气。

定居土星系的13年间,我曾发现土卫二存在全球性海洋,并探测到这颗卫星具备生命存在所需要的几乎所有条件;我也曾127次飞掠土卫六,探测到这颗卫星存在的液态甲烷环境,并感觉它有点类似我的家乡……我的告别演出开启于今年4月。

从那时起,我连续22次在土星和土星环之间穿越。

在最后一次椭圆形轨道旅行中,我冲向土星,并直接在土星大气中取样,尝试帮助人类揭开行星形成和进化之谜。

项目团队说,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依据我的发现,科学家产生关于在土星卫星存在生命的想象,转变了寻找生命的范式,开启了地外海洋探测的新时代……美国航天局副局长托马斯·楚比兴在一份声明中赞扬我说,近20年间,“卡西尼”探测任务大幅刷新了人类对土星、环境和生命的认识。

与土星相伴的13年间,我曾发给你们大量数据资料,仅图像就差不多40万张。

科学家依据这些信息,已发表了约4000篇科学论文。

中国行星科学家崔峻表示,“我和我的学生们现在手里还有多篇基于‘卡西尼’数据的论文正在修改,我相信在未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项目可以结束,科学永无止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