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ppt 16页)
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ppt 16页)
内在自由
“消极自由”(negative)界定为“免 于···· 的自由(free from)”。
“积极自由”(positive)与之相反, 是“做····的自由(free to)”。
(3)两种自由的后果
“消极自由” 被柏林认为是真正的自由, 是好的,即一个人的行为不必服从别人 的干涉或强制,才是自由。所以,“消 极自由”应当予以肯定。
“积极自由”则被认为是不好的,有误导 作用,它实质是一种自主、自决或自治 (self-mastery,self-direction or self-government),即当人是他自己 的主人时,自主才是自由。“积极自由” 是不好的,它可能在“自由”的名义下 引发专制主义 。
3、评价
(1)认清柏林的真实意图 (2)对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关系的误解 (3)意识形态立场
要理解自由,一个有效的途径是从相反 的方面着手,即从不自由来把握 。
从人的外部环境来看,是否受外界束缚
从人本身看 ,有无自我控制权
综合这两个方面,自由是这样一个问题 “我究竟被谁宰制”
2、“消极自由”与“积极自 由”
对于自由有两个不同的提出问题的方式: 一是: “我不受限制的空间有多大?” 二是:“我自己做决定的范围有多大?”
第五讲 价值论
一、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
1、本体论是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基础 2、价值论超出本体论 柏拉图的理念论到康德,善超出存在。
二、康德的价值论:自由
1、绝对的“善”:在动机而不在结果 2、价值与意志自由、自由欲求 3、意志自由是从直接的理性出发决定我
的行为、我的动机
三、尼采的价值论:创造
本讲思考题
1、本体论、认识论与价值论是何关系? 2、如何理解康德关于最高的善与意志自
由的思想? 3、如何理解尼采对康德价值论的批判? 4、如何理解尼采“自由就是创造”的思
想?
(1)“消极自由” negative
“在什么样的限度以内,某一个主体(一 个人或一群人),可以或应当被容许做 他所能做的事,或成为他所能成为的角 色,而不受别人的干涉?”
外在的自由
(2)“积极自由”(positive)
是“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有权控制或 干涉,从而决定某人应该去做这件事、 成为这种人,而不应该去做另一件事、 成为另一种人?”
尼采认为,康德的意志实际上是没有意 志,没有意志就是不自由,那个自由是 形式的,不是实质的。
自由就意味着创造,没有不创造的自由。 自由从摆பைடு நூலகம்、解脱的消极意义变成了创 造的积极意义 。
四、柏林与“两种自由”
1、什么是自由 从思想的角度说,自由是一种价值,是个人
(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而不受干扰的自由境 界。 从法律的角度说,自由是个人具有的、不可侵 犯的权利。 从政治的角度说,自由是个人与权力(国家、 政府、领导人)进行交换的基本条件,是国家 和领导人权力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