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排初中女生体育课
初中体育教学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他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除了身体形态、机能发展有明显特征外,身体素质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据可靠资料考证,对青少年体质调查结果表明,五项素质指标速度腰腹肌力量,静力性力量耐力,弹跳和耐久力,女子各项指标均出现两次高峰,除仰卧起坐一项在第一高峰出现,其他四项均在11-14岁第二次高峰出现。
女生在初中阶段,从她们的成长情况来看各种素质是处于停滞和下降的趋势,为克服女子素质薄弱环节,就要在这个阶段给女生打好身体素质基础,就要安排好体育课与教材的衔接。
为了把上述不利因素变成有利因素,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和完成各阶段的体育教学课任务,本人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对各种资料所查证的情况谈谈自己的意见。
为了合理安排初中女生体育课和上好体育课,就必须了解各阶段女生的素质发展程度和发展项目,合理安排好教材,采取与训练方法相应的教学手段,才能使初中女生能在这个阶段的素质发展保持上升趋势。
由于初中女生正是在身体素质发展过程中,也就是各种素质增长有快有慢,时间有早有晚。
女生在进入青春期后,15-17岁相应的各方面都有增加,如:灵敏,速度,耐力,下肢爆发力等。
同时也有相应的不同程度的停滞和下降趋势,如臂肌静力,耐力增长等。
据资料查证这和青春期女子身体形态发生的变化有关,作为我们每一位体育老师,都必须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变化和学生的身体成长规律,加强对薄弱素质方面的训练,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初中女生一般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特征明显变化,大部分的学生在体育课上不爱活动,其中原因:
(1)对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和意义缺乏应有的认识。
(2)部分学生素质太差,小学基础未打好,相应学习技术动作就很吃力。
(3)教学内容单调枯燥。
(4)部分女生不愿意在男生面前作练习。
为此,我们应采取相应的上课安排措施:
(1)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2)改进课的组织,包括:①做好课前准备;②注意教材的运用;③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带头作用。
(3)课的内容要多样,教法要新颖:①给学生以多表扬,多鼓励的形式;
②循序渐进,重视分解教学;③多用竞赛和游戏形式练习;④愉快的结束课。
(4)教师要发挥自身的表率作用。
同时,我们在初一新生入学时,先了解学生的素质情况,给学生讲明上课练习时的目的,并给她们每人建立一份体育档案,并对初中三年的五项素质情况,达标体育课成绩等逐年填写。
为了克服女生在初中阶段的各种素质的薄弱环节,初中阶段各学期均要安排速度、耐力和力量的训练。
既要以田径教材为主,也可以把艺术体操韵律操列入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内容;既能取得实际锻炼效果,又有利于情操教育,并适当安排篮、排、足球类,发展女生的快速反应和应变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当前在体育教学中男女生的身心差异的影响,也就是为解决这种现象,特别是用同一个教材时,我们可以把女生分成男、女1、女2、女3四个组进行,也就是为了解决女生运动能力上的差异,当然,男女生之间生理差异并不能作为男女生的绝对差异。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了解掌握初中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不失时机地发展她们的身体素质,虽然初中女生(青春后期)这阶段在不受训练因素影响的自然增长情况下,除力量素质柔韧性以外,其他素质都具有下降趋势,但只要教师合理的安排好体育课,加强对学生薄弱素质的教学和训练,加大耐力和力量素质的练习比重,就能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要重视并善于掌握女生自身的发展的敏感期,抓住有利时机合理安排教材,争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教学手段,得到最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