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给学生观察

教给学生观察

教给学生观察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
说起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界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得,早就想进一步走近他,去了解他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苦在一直没有机会。

就在今年寒假,学校终于发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这本书,于是我利用几天时间去仔细拜读,我发现有这么一条:教给学生观察。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和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

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儿童需要理解和实际的东西越多,他在周围自然界和劳动中看到的各种关系和相互关系就越多。

我是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几乎占了语文教学的一半。

说起作文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于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

其实我认为作文教学也需要观察。

小学生作文、其材料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亲自经历获取的、观察获取的、听获取的、阅读获取的、思考和想象获取的。

其中,观察获取材料的局限性最小,获取材料的途径最广阔。

而且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

故作文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观察的作用。

有很多同学在拿到作文题目时都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觉。

这是因为他没有很好的进行写作前的积累,也就是说没有进行好好观察。

作文是学生借助自己对自然、社会及人生的观察和理解而独立完成的一种综合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因此,它要求学生对生活仔细留心观察并要有一定的体验和感悟。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小学作文教学要求方面,特别重视观察的作用,强调了要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指出了观察指导的途径,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中,要指导学生“学
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学生如果没有亲身体验感悟生活,写出的作文就会脱离生活,脱离社会,不符合现实,例如一个学生在描写春天雨景的作文中有这么一段话:“突然,天空阴云密布,一阵闪电过后,大雨倾盆而下。

”很显然,这位学生没有真正去观察春天雨景的特点,所以才犯了如此荒谬的错误。

于是我要求学生在观察时要做到边看、边想、边记录。

比如观察春景时要观察有代表性的景物如:春天到了,燕子从南方飞回来,柳书抽嫩芽了,小草偷偷的钻出了小脑袋。

观察的顺序则要求学生先观察春景全貌,再任选一个侧面进行重点观察。

学会观察,学生写作文也就不难了。

让我们领着孩子一起去观察生活观察自然吧,因为它可以交给孩子更多的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