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酸碱中和滴定图像题】一、需要掌握的知识1)三大守恒、 等量或比例关系的存在①电荷守恒:各种溶液都存在电荷守恒,如强酸、弱酸、强碱、弱碱、不水解的盐、可水解的盐、混合溶液等,②物料守恒:各种溶液都存在某元素的各种存在形式的总量守恒,②不同元素的总量之间存在总量上的大小或比例关系;如强酸、弱酸、强碱、弱碱、不水解的盐、可水解的盐、混合溶液等,实例、互动略。
③质子守恒:即水电离产生的[H +]和[OH -]总量相等。
若是单纯的可水解的盐溶液可以直接快速得出质子守恒的等量关系,也可以由电荷和物料守恒进行等量代换而慢慢间接得出。
若是复杂的混合溶液则可由电荷和物料守恒进行等量代换而慢慢间接得出。
2)一个不等式:主要微粒>次要微粒①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含水解和不水解)溶液主要以电离产生的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②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弱离子的水解程度极小、弱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极小。
④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讨论酸式酸根水解和电离相对大小⑤混合溶液的处理:能反应的物质混合溶液,按照反应后生成物质的比例处理; 不反应的溶液,按照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可水解的盐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混合溶液,讨论水解和电离相对大小,某些题设条件可得出水解和电离的相对大小。
3)恰好中和与溶液呈中性的区别:一定浓度或一定pH 值的酸碱中和反应时,恰好中和、酸过量、碱过量时溶液的酸碱性的讨论。
恰好中和是反应物质的量的关系,溶液呈中性是溶液的[H +]和[OH -]量的关系。
【解题关键】1、 先分析图像各点的成分和溶液酸碱性2、 再用守恒法、不等式(先主次、后大小)【典型例题】3COOH 溶液 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A .C(CH 3COOH)>C(CH 3COO -)>C(H +)>C(Na +)>C(OH -)B .点①所示溶液中:C(CH 3COO -)+C(OH -)=C(CH 3COOH)+C(H +)C .点②所示溶液中:C(Na +)= C(CH 3COOH)+ C(CH 3COO -)D .点③所示溶液中:C(Na +)>C(OH -)>C(CH 3COO -)>C(H +)【解题思路】A 项用极值思维,一桶酸(碱)与一滴碱(酸) B 项点①是酸碱按照2:1混合,看生成物,即醋酸和醋酸钠为1:1的溶液,再用守恒不等式法C 项点②是中性的点,即酸稍微过量的点,醋酸和醋酸钠,再用守恒不等式法D 项点③是中和的点,即醋酸钠盐溶液,再用守恒不等式法针对性巩固练习知识梳理【答案】A【变式1】22.常温下,用mol·L-1NaOH溶液滴定 mL mo l·L-1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①所示溶液中:c(CH3COO—) +2 c(OH—) =c(CH3COOH) + 2c(H+)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 <c(CH3COO—) + c(CH3COOH)C.点③所示溶液中:c(Na+) >c(OH—) >c(CH3COO—) > c(H+)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CH3COOH) >c(H+) >c(CH3COO—) >c(Na+) >c(OH—)【答案】AB【变式2】22.在/L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L醋酸溶液,曲线如下图所示,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正确的是()。
A.在A、B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 > c(CH3COO-) > c(OH-) > c(H+)B.在B点,a>,且有:c(Na+) = c(CH3COO-) > c(OH-) = c(H+)C.在C点:c(CH3COO-) > c(Na+) > c(H+) > c(OH-)D.在D点:c(CH3COO-) + c(CH3COOH) = c(Na+)【答案】BC【变式3】20、20℃时向20mL ·L-1醋酸溶液中不断滴入·L-1NaOH(aq),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此过程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错误的是A.a点:c(Na+)>c(CH3COO-)>c(H+)>c(OH-)B.b点:c(Na+) = c(CH3COO-)>c(H+) = c(OH-)C.c点:c(H+) =c(CH3CO OH) + c(OH-)D.d点:c(Na+)>c(CH3COO-)>c(OH-)>c(H+)【答案】AC【变式4】21、常温下,向 mol1L-⋅(NH4)2 SO4溶液中逐滴加入 mol1L-⋅NaOH时,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不考虑挥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a所示溶液中:c(NH+4)>c(SO2-4)>c(H+)>c(OH-)B.点b所示溶液中:c(NH+4)=c(Na+)>c(H+)=c(OH-)C.点c所示溶液中:c(SO2-4)+ c(H+)= c(NH3·H2O )+ c(OH-)D.点d所示溶液中:c(SO2-4)>c(NH3·H2O )>c(OH-)>c(NH+4)【答案】AC【变式5】27. 室温时,向100 mL mol/LNH4HSO4溶液中滴加 mol/LNaOH溶液,得到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1)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pHV(NaOH)/mL71020...abc.d导电能力Oabc____________;(2)在b 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3)在c d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7.(1)a ;(1分) (2)c(Na +)>c(SO 42-)>c(NH 4+)>c(OH -)=c(H +);(2分)(3)NH 4+ + OH - → NH 3·H 2O ;(2分) 【变式6】15.将L 氢氧化钠滴入等体积、浓度均为L 的盐酸和醋酸中,能正确反映溶液pH 变化曲线的是(实线表示盐酸,虚线表示醋酸))【答案】B【变式7】16.25℃,向一定体积L 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 溶液,溶液中c (H +)与c (O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A .M 点所示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Q 点B .N 点所示溶液中c (CH 3COO ―)>c (Na +)C .Q 点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等于醋酸溶液的体积D .M 点和N 点所示溶液中H 2O 的电离程度相同【答案】D【变式8】20. 已知某温度时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
该温度下向LCH 3COOH 溶液中逐滴加入L NaOH 溶液,其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点表示的溶液中c(CH 3COO —)=10—3 mol/L 点表示的溶液中c(Na +)> c(CH 3COO —) 点表示CH 3COOH 和NaOH 恰好反应完全、d 点表示的溶液中c(CH COO ) c(H )-+3c(CH COOH)3均等于K【答案】BC【变式9】22.常温下,向20 mL mol/L H 2A 溶液中滴加 mol/L NaOH 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其中I 代表H 2A ,II 代表HA -,III 代表A 2-)。
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V (NaOH)=20m L 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 (Na +)>c (HA -)>c (H +)>c (A 2-)>c (OH -) V (碱) pH14 7 1V (碱) pH 14 7 1V (碱) pH 14 7 1V pH 14 7 1A B C Dc (OH —)(mol/L)c (H +)(mol/L)10—710—710—510—5Q M N V (NaOH)/mLOB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 溶液与H 2A 溶液混合,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的大C .向Na 2A 溶液加入水的过程中,pH 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D .NaHA 溶液中:c (OH -)+c (A 2-) = c (H +)+c (H 2A)【答案】AD【变式10】21. 25℃时,取浓度均为 mol/L 的醋酸溶液和氨水各20 mL ,分别用 mol/LNaOH 溶液、 mol/L 盐酸进行中和滴定,滴定过程中pH 随滴加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 曲线I:滴加溶液到10 mL 时c(CH 3COO -) > c(Na +) > c(H +) > c(OH - ) B. 曲线I:滴加溶液到20 mL 时c(Cl -) > c(NH 4+) > c(H +) > c(OH - )C. 曲线II:滴加溶液在10 mL~20 mL 之间 存在:c(NH 4+)=c(Cl -)>c(OH - )=c(H +)D. 曲线II:滴加溶液到10 mL 时c(CH 3COO -) -c(CH 3COOH) =2[ c(H +)-c(OH - )]【答案】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