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影像诊断
肝右叶结节型肝癌(增强)
巨块型肝癌
巨块型肝癌
巨块型肝癌 (增强)
小肝癌
特殊类型肝癌--纤维板层样肝癌
年轻,15-35岁 无肝硬化,AFP多正常 左叶多见 膨胀性生长,纤维包膜完整 中心低密度纤维灶无强化 周围有小卫星灶 动静脉瘘和癌栓少见
纤维板层样肝癌
胆管细胞癌
多无肝炎肝硬化,AFP阴性 好发于左叶 延迟强化 侵犯血管、癌栓形成相对少见。
肝癌影像诊断
❖ 1.块状型:
肝癌影像诊断
❖ 块状型
肝癌影像诊断
❖ 2.结节型:
肝癌影像诊断
❖ 结节型
肝癌影像诊断
❖ 3.弥漫型:
肝癌影像诊断
❖ 弥漫型
肝癌影像诊断
三、肝癌的分型及分期
2. 根据病理细胞学: n 肝细胞型 n 胆管细胞型 n 混合型
肝癌影像诊断
影像学检查方法
❖ 血管造影 ❖ CT检查 ➢ 常规CT检查 ➢ 螺旋CT检查 ➢ 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门脉期, ➢ CT血管造影:CTA,CTAP ➢ CT灌注检查:BV、BF、MMT、PS
化程度以及病灶内金属含量如铜等有关 小肝癌出现高信号的几率达50%
原发性肝癌--MRI诊断
包膜
约70%-80%,分化越好,假包膜出现的几率越 高
包膜内层为纤维组织,外层为受压的血管和新生 胆管
对包膜的显示:T1WI>PDI>T2WI
原发性肝癌--MRI诊断
T2WI
信号改变
等低信号占10%,高信号占90% 镶嵌征(mosaic pattern):癌结节被薄的隔
影像学检查方法
❖ MR检查
➢ 常规MR检查 ➢ 动态MR增强检查 ➢ 造影剂应用 ✓ 细胞外液非特异性造影剂:Gd-DTPA ✓ 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Mn-DPDP ✓ 网状内皮细胞特异性造影剂:SPIO ✓ 血池对比剂:AMI-227
影像学检查方法
❖ 门脉系统CTA和MRA检查
➢ CTA ➢ 容积扫描 ➢ 三维重建:MIP、MPR、VR ➢ MRA ➢ 2D TOF ➢ 2D PC ➢ 3D DCE MRA
脂肪密度HCC
肝癌影像诊断
肝癌CT漏诊原因
病灶 技术 主观
< 2cm、等密度病灶、脂肪肝、 肝硬化 扫描范围?增强?层厚?窗位? 体位?造影剂使用? 对不典型肝癌、所用机器性能认 识不足
肝癌影像诊断
原发性肝癌--MRI诊断
T1WI 信号改变
等低信号占2/3,高信号占1/3 高信号与病灶内出血、脂肪变性、肿瘤细胞的分
肝癌影像诊断
肝癌影像诊断
肝癌影像诊断
三、肝癌的分型及分期
1. 根据大体标本观察:
n 结节型:最常见,多伴肝硬化,常为多个结节,
n n
巨弥块漫型型::大例多成少小波为,见不及单较,一全个少为,肝癌肝广分。结硬泛布节化分广或,布泛多切的,个除小有癌机结半结会节数节多癌以融。灶上合,病而肉眼
下难与结节性肝硬化区分。
2、间接征象: 肝硬化、门脉高压、门脉主干癌栓、 肺转移
3、代表性特点 增强后呈“快进快出” 的表现, 即动脉期强化,延时后为低密度。
肝癌影像诊断
肝癌影像诊断
如何理解肝癌的“快进”?
1、何谓“快进”? 比肝脏强化幅度大。
2、哪些疾病有“快进”特点? HCC、MHC、HHE、FNH
3、哪些肝癌没有“快进”? 癌栓、动静脉瘘、少血供HHC
正常MRI表现
肝实质
T1WI均匀等信号,略高于脾脏、肾 T2WI均匀低信号,明显低于脾脏、肾
肝内血管 条状或点状无信号,分布均匀,走行 规则
胆管
正常不显示
胆囊
T2WI呈均匀高信号;T1WI信号强度与 内部成分有关,可为低、等、高信号
几个注意点
肝左叶可跨越中线,达左侧腹壁,甚至可卷曲脾 脏;尾状叶可缺如
尾状突在横断面上可显示为孤立的与肝脏不相连 的假象,易误为肿块或肿大的淋巴结
Reidel 叶:肝右叶向下扩大成球形 Ivemark综合征:对称肝呈倒V型,合并右位心
和脾脏缺如 肝副叶 肝动脉的变异较多
原发性肝癌(HCC)CT表现
1、直接征象: 平扫:边缘模糊的略低密度灶 增强:“快进快出”式强化,包膜征
肝癌影像诊断
快进快出
肝癌影像诊断
肝癌影像诊断
肝癌影像诊断
典型病例分析
肝癌影像诊断
典型病例分析
肝癌影像诊断
HCC不典型表现
形态 弥漫型、癌栓型、外生型
密度 等密度、高密度、囊性
强化特征 充填式、轻度强化
肝癌影像诊断
癌栓型HCC
肝癌影像诊断
外生型HCC
肝癌影像诊断
相对高密度HCC
肝癌影像诊断
膜或坏死分隔,隔膜为纤维组织,在T2WI上 为低信号,整个病灶信号不均
原发性肝癌--MRI诊断
肝癌MRI诊断要点小结
结合T1WI、T2WI信号特点 巨块合并卫星灶 假包膜征 镶嵌征 病灶内脂肪变性 血管受侵 合并肝硬化 AFP持续增高
肝 右 叶 结 节 型 肝 癌 ( 平 扫 )
肝癌影像诊断
肝脏外科实用解剖
❖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
肝脏有三个主裂:正中裂,左叶间裂,右叶间裂 正中裂将肝脏分成左半肝和右半肝 左叶间裂将左半肝分为左外叶和左内叶 右叶间裂将右半肝分成右前叶和右后叶加上尾状叶,
一共将肝脏分成五叶 以肝静脉和门静脉在肝内的解剖分布为基础,将肝脏分为8
段。
肝癌影像诊断
肝癌影像诊断
肝癌影像诊断
肝癌影像诊断
一、肝癌的流行病学
1. 肝癌的发病率:
① 南非60~100/100,000 ② 亚洲3~5/100,000,最高达40/100,000
2. 其它流行病学特点:
① 男女发病:3~8:1 ② 中青年发病率高,平均年龄43.7岁
肝癌影像诊断
慢性肝病、肝硬化发病机理
肝癌影像诊断
二、肝癌的发病机理
鉴别诊断
肝血管瘤
1、直接征象: 平扫:边缘锐利的略低密度灶。 增强:“快进慢出 / 慢进慢出” 的“充填”式强化。
2、间接征象:占位征相对较轻。
正常CT表现
平扫:实质均匀等密度,血管分布走行均匀, 密度略低,肝内胆管不显示 平扫:肝>脾>肾
增强:肝<脾、肾 动态增强表现: ❖ 动强化,CT强化值在10-20Hu ❖ 门静脉期:60s 主动脉与腔静脉密度趋向一致
,肝实质开始强化,CT值达140-150Hu ❖ 平衡期:2min 左右,肝实质密度与静脉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