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现存问题及其成因的实证分析
刘显铭(湖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黄石435003)【摘要】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其内部劳资问题也不断出现。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在于劳动力供大于求、资本和劳动者利益对立、劳动法律不健全、地方政府监管不到位、工会职能弱化以及工人素质偏低等。
【关键词】民营企业劳动关系问题成因【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8-0092-01__
一、我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的现存问题改革开放三十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
民营经济在发展迅速的同时,其内部劳动关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若不及时加以调整,不仅会危及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将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一)员工收入较低,分配不规范劳动者的收入高低是最容易引发劳资矛盾的核心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民企员工的收入偏低,一般员工的全国月平均工资大多在1500元左右。
许多民企是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参考来确定职工劳动报酬的。
一些民企员工看起来收入挺高。
也是通过加班加点取得的。
同时,从整体上看,民营企业中普通员工的工资调整周期过长,增长幅度偏低。
其次,民营企业的工资分配还存在很多问题,多数民企并不严格按照法律和政策对工资分配进行规范操作,而是由企业主随意决定企业内部的工资组成与支付方式。
这种分配秩序的不规范给企业主随意更改工资提供了空间。
(二)劳动合同签订率逐渐增高,但合同质量问题突出民营企业为规避其责任与义务,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
尤其是那些劳动环境较恶劣、安全保障措施较差的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
虽然劳动合同的签约率提高了,但往往是形式重于内容。
合同质量问题突出。
主要表现在:第一,劳动合同的内容一般由资方事先拟定,劳动者只能签字确认。
这类格式合同的内容往往有利于雇主,不利于员工,一些合同甚至只约束劳方,对企业没有约束;第二,劳动合同期限普遍较短。
(三)工作时间较长,劳动环境较差多数劳动者的工作环境较差。
许多企业设备简陋,缺少最起码的安全卫生防护设施。
特别是在一些小煤窑、小工厂中,劳动者直接在粉尘、噪音等有毒有害的环境中工作,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职业病发病率很高,因公致残的事故也不少。
(四)社会保险参保率较低,参保面窄社会保险是员工年老、患病、失业等情况下获得保障的安全网。
缴纳社会保险对于民企来说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因此,民营企业一般都不愿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
另外,在参保的企业中还存在参保职工面窄的问题,有些企业把社会保障与职位挂钩,只给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缴纳社保,而不给一线员工投保。
二、娄底市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综上所述,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仍存在诸多问题。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
笔者认为,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一)企业主与
员工之间的利益差别是引发劳资冲突的内在根源在市场经济中,民营企业主和劳动者是两个相互对立的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利益诉求。
资本具有天生的逐利性,企业主作为投资者,必然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目的和市场竞争压力都会促使企业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不惜牺牲工人的合法权益。
而劳动者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工资、福利的最大化。
这种相互对立的矛盾,使劳资冲突具有其内在必然性。
(二)劳动力供大于求是引发劳资问题的现实原因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是资本短缺、劳动力过剩。
一方面,下岗职工、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使得对一般素质的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从而导致劳动力数量明显过剩。
(三)劳动法律不健全是引发劳资问题的制度成因劳动法律法规是政府调控劳动关系最有力的手段。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不断致力于劳动法规建设,当前已经颁布了《劳动合同法》、《劳动仲裁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四)职能部门监管不足、执法不严是产生劳资冲突的外在原因劳动监察是我国政府干预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劳动关系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与政府相关部门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监管不足一方面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基层劳动执法监察力量薄弱。
不但人员少任务重,而且劳动监察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不熟悉劳
动法规,缺乏业务处理能力。
另一方面,执法不严也与地方政府的“政绩观”有关。
(五)工会作用弱化是引发劳资问题的重要原因一些中小民营企业,工会组织还没有成立,大量职工游离于工会之外。
另外,目前民营企业工会的大部分经费仍依赖于企业,当发生劳动纠纷时,工会自然难以超越自身利害关系而全力维护职工的利益。
(六)劳动者素质偏低是引发劳资问题的其他原因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曾经指出:权利不是靠制度规定就能获得,劳动者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决定了其实际地位。
在发生劳动争议时,许多人很难找到维权的渠道。
企业主正是利用劳动者这种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的弱点,采取各种手段来侵害劳动者的权益。
可见,劳动者素质偏低,亦是造成民营企业劳动关系诸多问题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周晓梅,宋春艳.构建吉林省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9(11).
岳志春,张晓蕊,杨晓娟.邯郸市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9(9).
杨萍.我国私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10(4).
龚敏芳.温州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调查[J].台州学院学报。
2010(2).作者简介刘显铭,1971年6月,吉林磐石人,男,硕士研究生,湖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