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PPT课件
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 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据北京和上 海有关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月薪 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月,毕业生 的期望值显然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也导致 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假招聘
▪ 有效招聘信息数量减少 ▪ 一些企业利用当前大学生供过于求的
分析:
▪ 小王的思想在当前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 性。不少毕业生过于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地 区的中心城市,最低的期望也是回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中 心城市。他们只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 面,而忽视了人才济济、相对过剩的一面,择业期望值 居高不下,甚至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主观愿 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 象小王这样过分看重单 位所在地的毕业生不在少数。根据一份毕业生的抽样问 卷调查,在衡量单位是否符合自己的标准时,有92%的 毕业生要选择效益好、工资高的单位,超过85%的毕业 生要求单位地处大中城市,愿意到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区 和艰苦行业的毕业生仅占2%。
什么是就业??
▪ 就业实际上就是先解决生活的问题,也就 是当你个人的生活需要你靠就业来维持的 时候,你先要就业,也就是先解决生活, 先解决吃饭的问题。
什么是择业??
▪ 择业就是你在有就业的前提下找更好的工 作,这就是解决发展的问题。
先就业,后择业
▪ 当活着和发展发生碰撞的时候,我们首先要选择 活着,就像马克思说的,首先是吃饭,是活着, 然后是艺术、生活、教育及其其他更高的发展。
在现在的学习和两年之后的择业过程
中请大家思考下面问题:
▪ 问一问: ▪ 看一看: ▪ 想一想:
自己想干什么? 自己能干什么? 社会需要什么? 岗位要求什么? 自己该干什么?
就业还是择业???
▪ 许多人为了找工作不管什 么行业只要能先录用就去 干,以后再跳槽选择自己 喜欢的工作
▪ 也有人认为不管就业形势 如何严峻也不能随便对待 自己的前途,一定要找个 自己喜欢的行业,哪怕工 资很低也愿意接受。
选材难
▪ 应届生就业不吃香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 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一企业投资 管理有限公司每年招收的1000名员工中, 只有40名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一印刷有限 公司的代表说,“尽管我们公司的栋梁和 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 生,但是,我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 生”。
▪
人 山 人 海
的 招 聘 市 场
▪
貌 似 只 招
一 名 老 师
案例
▪ 毕业生小王来自云南罗平,直到当年3月 份他还未落实工作单位。刚好罗平有一家 制药厂要他,专业对口,又是家乡,然而 他本人的择业意向却是:单位地点必须在 昆明市,至于到昆明的什么单位、具体做 什么工作都无关紧要,除此以外,什么单 位都不考虑。在这种心态下,结果自然难 以如愿。
年份
目前就业形势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1月 2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2012年城镇需就 业的劳动力达2500万人,比“十一五”时期的 年均数多100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其中高 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是本世纪初的6倍 多。
▪ 今年680万毕业生,加上往年的未就业的150万, 再加上市场上的大量未就业农民工,一组组庞大 的数字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怕吃苦
▪ 不愿从基层做起 ▪ 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
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 苦耐劳精神,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 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某人才市场招聘现场招聘职位:
1、贵阳市某重点中学英语教师一名; 2、贵阳市某上市公司车间主管一名; 3、贵阳市某旅游公司导游二名; 4、贵阳某高等专科学校辅导员一名; 5、贵阳市某私立幼儿园教师一名; 6、贵阳市某民营企业普通员工一名。
我只想说:
那是相当的严峻啊 !!
小组介绍
就业现状
▪ 高校的入学率不断提高,毕业生逐年增加
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人数
800 600 400 200
115
145
212
250
338
413
500
559
611
631
650
700
万人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2年2以01后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 供需差 ▪ 选材难 ▪ 专业同 ▪ 薪酬低 ▪ 假招聘 ▪ 缺经验 ▪ 怕吃苦
供需差
▪ 岗位增36%学生增130% ▪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
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从2001年 至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 到338万,是扩招前的3倍;北京地区从 6.6万人增加到15.4万人,是扩招前的2.3 倍。但是同期北京市所属单位上报需求毕 业生数量(不含国家和中央在京机构)只 是从4.2万人增加到5.7万人,仅为扩招前 的1.36倍。
专业同
▪ 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 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
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 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任 占忠认为,对于近年来盲目上马、目前就 业较困难的专业,应坚决按教育部规定, 区别具体情况减少或停止招生
薪酬低
▪ 市场只给1700元/月 ▪ 这次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
先就业有何不可??
▪ 专业是否对口,你已经掌握了什么知识, 对于你的意义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大;迟 迟不能就业,就不能在工作中得到锻炼 (知识和情商上),从而导致自身的落后。
形势,推出假招聘,先给出诱人的待遇条 件,然后以培训等名义收取费用,再以试 用不合格等理由辞退学生。大学生就业的 招聘信息表面看渠道多,但有效的、实用 的信息并不多,大学生获取真实有效的信 息少,导致就业难
缺经验
▪ 教授多“教练”少 ▪ 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
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 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 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 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 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 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