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频谱激电法SIP(复电阻率法CR)ppt
频谱激电法SIP(复电阻率法CR)ppt
5. SIP法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从1983年开始引进SIP 法。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和 地矿部第一物探大队进行 十多年研究和开发, 十多年研究和开发,达到 国际领先水平。 国际领先水平。
国际领先水平的标志之一
1. 发表了两部重要著作 发表了两部重要著作: : • 频率域激电法原理, 频率域激电法原理, 地质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1988
数据处理
(1)数据转录: 数据转录:将野外观测数据录入计算机中, 将野外观测数据录入计算机中,组 成C文件——标定数据文件和E文件——实测数据 文件和M文件——标定文件。 标定文件。 (2 ) 底数校正: 底数校正 : 用标定数据( 用标定数据 ( M 文件) 文件 ) 对实测数 据(E文件) 文件)进行仪器和观测装置底数校正, 进行仪器和观测装置底数校正,校正 后的结果记入L文件中。 文件中。 (3)去藕校正: 去藕校正:用两个Cole-Cole模型或改进的 Cole-Brown模型拟和野外实测数据, 模型拟和野外实测数据,确定代表激 电效应的视频谱参数: 电效应的视频谱参数:ρs0,ms,τs和cs。 (4)提取电磁效应参数: 提取电磁效应参数:REM参数ϕm / ϕm0和电磁 视电阻率ρω。
3.观测仪器和装备
V-8(加,凤凰) 凤凰)是目前的最佳仪器
绘制拟断面 图的记录点
V8系统 SIP法轴向偶极- 法轴向偶极-偶极测深剖面布极图
I%
复电阻率频谱
ϕ (ω ) s
角 频 率 ω= 2π f
§1. 频谱激电法SIP(复电阻率法CR)
的基本原理
频谱激电法SIP
用常规电阻率法的电极装置 用常规电阻率法的电极装置作观测 电极装置作观测 工作在超低频段 工作在超低频段上 超低频段上(f = 10-2 - n 102 Hz ) 观测视复 观测视复电阻率频谱 电阻率频谱
零频视电阻率ρs0 激电视充电率ms,即激电极化率ηs 视时间常数τs 视频率相关系数cs
可为识别异常提供补充信息
3、研究电磁效应可获得两 个新参数: 个新参数:
①剩余电磁效应( 剩余电磁效应(REM)参数
0 ϕm/ϕm
②电磁视电阻率ρω 可更灵敏地反应地下导电性异常
4、SIP通常采用多极距 通常采用多极距的 多极距的
频谱激电法SIP(复电阻率法CR)
罗延钟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
§1. 频谱激电法SIP(复电阻率法CR) I 的基本原理 M 什么是SIP(复电阻率法CR)?
A
∆U
B
电极装置: 电极装置:与常规电阻率法相同 N 供电电流: 供电电流:超低频交流电 超低频交流电(f = 10-2 - n 102 Hz ) % (iω ) 观测内容: 观测内容:交变供电电流强度 交变供电电流强度 I % ∆ U (iω) MN极间 交变电位差 MN极间交变 极间交变电位差 A (ω ) ∆ U% s 计算参数: 计算参数: ρ s ( iω ) = K
•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SIP,SEG,1998
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 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 • 电化学机理 • 正演问题 • 反演问题 • 实际应用
国际领先水平的标志之二
2. 研制了SIP法的数据处理和 解释软件系统SFIPXSFIPX-SW 国际上唯一的实用系统, 国际上唯一的实用系统,广 泛用于国内外SIP法生产和 科研实践( 科研实践(国内已有近20 套)。
1、视复电阻率频谱 视复电阻率频谱
只存在激电效应 存在激电效应( 激电效应(IP)时
电阻率是频率f或角频率ω =2π f的复变函数, 的复变函数, 复电阻率频谱ρ(iω),满足Cole-Cole模型: 模型:
1 ]} ρ (iω ) = ρ 0{1 − m[1 − c 1 + (iωτ ) 1 ρ = {1 − m[1 − ]} c 1− m 1 + (iωτ )
偶极偶极装置, 偶极装置,以偶 极距为点距, 极距为点距,沿测线作 剖面观测。 剖面观测。
频谱激电法法野外观测示意图
观测结果用六个 观测结果用六个参数的 六个参数的拟断 参数的拟断 面图表示 面图表示, 表示,反映地电构造沿 反映地电构造沿 剖面和 剖面和随深度的变化 随深度的变化 SIP法在空间域 法在空间域和 空间域和频率域的 频率域的 高密度测量, 高密度测量,使之具有较常 规方法丰富得多的信息量
§ 2. SIP法工作程序
• • • • • • • 工作设计 野外工作 数据处理 图件绘制 推断解释 访问甲方 编写报告
SIP法的工作设计
• 确定测区、 确定测区、测网( 测网(测线方向、 测线方向、测 线距和测点距); 线距和测点距); • 选择观测装置类型和极距; 选择观测装置类型和极距; • 规定野外观测技术; 规定野外观测技术; • 明确数据处理、 明确数据处理、成图和解释方法 • 安排各阶段工作完成时间和提交 工作成果报告时间。 工作成果报告时间。
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每天完成5-10个排列, 个排列,1-2公里剖面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每公里剖面约0.50.5-1万元。 万元。
§3. SIP的野外工作方法和技术 1. 勘查任务和测区、 勘查任务和测区、测网选择 SIP法的低生产效率和高成本 决定了其主要应用领域: 决定了其主要应用领域: • 固体矿产评价激电异常; 固体矿产评价激电异常; • 评价已知圈闭的含油气性。 评价已知圈闭的含油气性。 工作方式以剖面性工作为主 工作方式以剖面性工作为主。 以剖面性工作为主。
频谱参数的数值变化规律( 频谱参数的数值变化规律(4)
可利用分离出的EM频谱计算 • 剩余电磁效应( 剩余电磁效应(REM)参数ϕm/ϕm0 • 电磁视电阻率ρω 它们比常规视电阻率ρs更灵敏地反应地 下导电性异常。 下导电性异常 。
2、通过反演视复电阻率频 谱,可获得激电视谱参数: 可获得激电视谱参数:
2.装置类型和电极距选择
• 为减小电磁耦合干扰, 为减小电磁耦合干扰,通常都选用 偶极- 偶极-偶极装置AB-MN。 • 为详细探测地电断面, 为详细探测地电断面,大都采用多 大都采用多 个电极距作观测 个电极距作观测。 作观测。 • 一般选用AB=MN=测点距a;AB 也可选取为MN=a的数倍。 的数倍。 • n=BM / a称为“隔离系数” ,可选n =Hmin / a,(Hmin / a)+1,……, 2Hmax / a。
野外工作
• 获得SIP法野外观测数据。 法野外观测数据。 • 野外工作( 野外工作(最终体现在观测数据) 最终体现在观测数据) 的质量, 的质量,是获得好成果的基础。 是获得好成果的基础。 • 劣质、 劣质、甚至虚假的观测数据, 甚至虚假的观测数据,注定 会导致SIP工作的失败。 工作的失败。 • 所以, 所以,野外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 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认真、 认真、负责地工作。 负责地工作。
SIP法实测的视电阻率是频率f或角频率ω =2π f的复变函 数ρa(iω),并且可表示为两个 并且可表示为两个Cole-Cole模型之和 模型之和: 之和:
1 ρ a (iω ) = ρ a 0 {1 − m1[1 − 1+ (iωτ
1
)
c1
1 ] ± m2 [1 − 1+ ( iωτ
2
)
c2
]}
式中, 式中,ρa0频率为零时( 频率为零时(包含IP效应) 效应)的视电阻率; 的视电阻率; m1, τ1和c1分别为IP效应的充电率 效应的充电率, 的充电率,时间常数和频率相关 系数; 系数 ; m2, τ2和c2分别为EM效应的充电率 效应的充电率, 的充电率,时间常数和频率相 关系数。
同时存在IP和EM效应时的频谱曲线
图件绘制 • 绘制频谱曲线图 • 绘制小频谱图 • 绘制拟断面图
推断解释
• 电性解释: 电性解释 : 在拟断面图的基础上, 在拟断面图的基础上 , 推断 地下电性体( 地下电性体 ( 导电体和极化体) 导电体和极化体 ) 分布 — —绘制定性地电断面图。 绘制定性地电断面图。 • 定量解释 定量解释: : 对视电阻率和视激电参数做 反演, 反演,获得地下 “真电阻率”和“真极化率” 分布——绘制“真参数”地电断面图。 地电断面图。 • 地质解释: 地质解释:根据( 根据(A)岩矿石电性测量结 果 , ( B ) 已知的地质、 已知的地质 、 物化探资料, 物化探资料 , 按 照 “ 从已知到未知 ” 的原则, 的原则 , 确定所划分 出的电性体的地质含义 —— 绘制地质推 断断面图。 断断面图。
C1 >0.4,极化体内极化颗粒较均匀, 极化体内极化颗粒较均匀, <0.4,极化体内极化颗粒较不均匀。 极化体内极化颗粒较不均匀。
据此, 据此,可按结构区分极化体。 可按结构区分极化体。
频谱参数的数值变化规律( 频谱参数的数值变化规律(3)
1.τs/τ1(视时间常数与真时间常数之 比)随极化体深度增大衰减较慢; 随极化体深度增大衰减较慢; 2.不同岩矿石之间τ 的差别较大。 的差别较大。 故利用τs找深部矿较有利。 找深部矿较有利。
~ ∆U ρ s ( iω ) = K ~ I
As (ω ) ϕ (ω ) s
频谱激电法产生的背景
• 上世纪50年代以来, 年代以来,激电法已成为金属矿勘 查的重要方法, 查的重要方法,主要优点是“有矿就有异常” • 常规激电法的主要问题是: 常规激电法的主要问题是: 1. 装置笨重; 装置笨重; 2. 存在大量非矿异常。 存在大量非矿异常。 • 为解决装置笨重问题, 为解决装置笨重问题,发展了频率域激电法 但又产生新问题: 但又产生新问题:电磁耦合干扰。 电磁耦合干扰。 • 频谱激电法就是为解决 1. 电磁耦合; 电磁耦合; 2. 激电异常区分 两大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激电法。 两大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激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