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及实行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经济体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特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运动方
式。它包括社会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制度、形式、方法以及经济运行机制。广义地
说,经济体制还包括社会的所有制结构和经营方式。一定的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
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的占统治地
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同一个经济制度可以采取不同的经济体制;而不同的经济制
度可以采取相似的经济体制。当经济制度建立以后,经济体制选择得是否正确,对
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原有的经济体制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逐步形成的。这种经济体制,一
部分是参照原苏联的做法,一部分是在总结解放区管理经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自己
创造的。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经济联系的日益广泛发展,这种体制的
弊端就日益显露出来,主要有: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企业缺乏应有的
自主权;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经济形式和
经营方式也比较单一等,这就造成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和职工吃企业的“大
锅饭”的局面,严重抑制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
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活力。因此,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客观上必然
要求改革原有的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是指社会如何把有限的经济资源配置到社会
需要的众多领域、部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中去,产生最佳的效益,以最大限度地
满足社会需求。
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要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
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
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映比较灵
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针对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国家对
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同种产品的生产者要在市场上比较衡量各自的劳动消
耗,将个别劳动消耗通过市场还原为社会必要劳动消耗。市场正是在将个别劳动消
耗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消耗的过程中,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
低劳动消耗。同时,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要通过市场比较和衡量各自生产的使用
价值的社会规模的需要量,在市场上用社会的需要评价自己生产的产品是否有用,
从而使个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市场正是在比较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的使用价值的
社会规模的需要量的过程中,调节社会劳动在各部门的分配,合社会生产和社会需
要保持应有的比例,使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