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051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的选择和验证要点
051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的选择和验证要点
中组分X的色谱峰面积;ΔCx为所加入的已知浓度的被测组分对照品; Ais为加入对照品后组分X的色谱峰面积。 3、专属性 对各种残留溶剂定位和进行混合溶剂的分离度试验,并附代表性图谱。 供试品中的未知杂质或其挥发性热降解产物易对残留溶剂的测定产生干 扰。如果未知杂质或其挥发性热降解产物与被测物的保留值相同(共出 峰),或热降解产物与被测物的结构相同(如甲氧基热裂解产生甲醇) 时,应通过试验排除干扰。对第一类干扰,通常采用在另一种极性相反 的色谱柱系统中对相同样品进行测定,比较不同色谱系统的测定结果的 方法。如二者结果一致,则可以排除测定中有共出峰的干扰;如二者结 果不一致,则表明测定中有共出峰的干扰。对第二类干扰,通常要通过 测定已知不含该溶剂的对照样品来加以判断。 4、其它 可根据是限度检查还是定量测定选择具体的验证内容。 精密度:重复性和重现性,在规定范围内,至少9个测定结果。设计三 个不同的浓度进行测定。一般保留时间的RSD〈1%,峰面积的 RSD〈5%。 线性:至少制备5个浓度,R=0.99。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性图。 检测限和定量限:检测限为信噪比3:1或2: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仪器的 量。定量测定时需验证定量限,其限度为信噪比10:1时相应浓度或注入 仪器的量。同时说明测试的过程和结果,并附图谱。 以上是对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研究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备注
根据制备工艺确定被测有机溶剂的范围。通常应对制备工艺过程中 使用的二类以上溶剂和重结晶用溶剂,以及根据工艺特点要求的其它溶 剂进行残留量的研究。建议对合成最后三步使用的三类溶剂也进行研 究,这样能更好地对未知峰进行归属;对制剂过程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也 建议考察其残留情况,特别是缓、控释微丸包衣过程使用的有机溶剂更 应引起注意。
残留溶剂的限度要求同ICH的规定。 2、选择合适的色谱柱
按照相似相溶的原理选择色谱柱。毛细管柱有极性柱、非极性柱、 弱极性柱和中等极性柱。填充柱有高分子多孔小球或涂渍适宜固定液的 填充柱。
测定含氮的碱性有机溶剂时,由于普通气相色谱仪的不锈钢管路、 进样器衬管等对有机胺等含氮的碱性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致使 其检出的灵敏度降低。通常采用弱极性色谱柱或经碱处理过的色谱柱分
一般选用FID检测器,对含卤素的有机溶剂如氯仿等,采用ECD检测 器可得到更高的灵敏度。
通常可根据药物溶剂的残留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当需要检查 的有机溶剂数量不多,且极性差异较小时,可选择毛细管色谱柱-顶空 进样-等温法。当需要检查的有机溶剂数量较多,且极性、沸点差异较 大时,可选择毛细管色谱柱-顶空进样-程序升温法;也可选择填充柱或 适宜极性的毛细管柱直接进样法。 限度检查(一类、部分二类溶剂)时采用内标法或外标法;定量测定 (含量超过0.1%的二类或需要定量控制的三类溶剂)时采用内标法或 标准加入法。 顶空进样法还要对顶空温度和顶空时间进行选择。 顶空温度应根据溶解供试品溶剂的特性及供试品中残留溶剂的沸点选 择。以水为溶剂及测定低沸点残留溶剂时,顶空温度不宜超过85℃;测
因残留溶剂会影响产品的安全性,故需对其进行研究。 二、残留溶Fra bibliotek检查方法的选择
残留溶剂的测定一般采用气相色谱法,推荐使用毛细管色谱柱-顶空 进样系统,当然也可以使用普通填充柱,溶液直接进样方法。
对不宜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的含氮碱性化合物,如N-甲基吡咯烷酮 等可采用其它方法,如离子色谱法等。
测定残留溶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确定被测的有机溶剂、选择 合适的色谱柱、制备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选择合适的进样方法和 满足检测灵敏度要求的检测器,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确定被测的有机溶剂
对照品的制备方法应与供试品的制备方法相同。在申报资料中发现 对照品(溶液)为直接进样,供试品则为固体直接顶空进样,供试品和 对照品不但制备方法不同,而且进样方法和进样量也不同,无法进行比 较。提请申报单位注意。 4、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浓度的确定 配制供试品溶液的浓度应满足定量测定的需要,一般供试品取样量在 0.1~1g之间。限度检查时对照品溶液的浓度可按规定的限度配制,定 量测定时按实际残留量配制,浓度相差最好以不超过2倍为宜。 5、检测器的选择
定沸点较高的残留溶剂时,通常选择较高的顶空温度;但此时应兼顾供 试品的热分解特性,尽量避免供试品产生的挥发性热分解产物干扰测定 结果。以DMSO为溶剂时,顶空温度不宜超过115℃。例如,在申报资 料中发现,以水为溶剂,顶空温度为100℃,柱温60℃,结果高浓度的 乙腈比低浓度的二氯甲烷的峰面积还小,原因是顶空温度太高,大量的 水被蒸发(或浓度被稀释),随着水蒸汽的凝结,在水中溶解度大的乙 腈的灵敏度下降,产生了与事实不符的实验结果。 顶空时间是要确保供试品溶液的气-液两相达到平衡,一般通过测定顶 空时间与顶空气体浓度的浓度—时间曲线来确定。顶空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为30~45分钟,如果超过60min,可能引起顶空瓶的气密性变差,导 致定量的准确性降低。如果平衡时间选择10分钟,就不能保证气-液两 相达到平衡。 注意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必须使用相同的顶空条件。 甲酰胺、2-甲氧基乙醇、2-乙氧基乙醇、乙二醇、N-甲基吡咯烷酮等 不适宜用顶空法测定。 三、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的验证 1、系统适用性试验 柱效:用被测物的色谱峰计算,填充柱法的理论板数应大于1000,毛细 管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应大于5000。 分离度:色谱图中被测物色谱峰与其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重复性:以内标法测定时,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所得被测物与内 标物峰面积之比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5%;以外标法测定时, 所得被测物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应不大于10%。 2、准确度 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9个测定结果。设计三个不同的浓度进行测定, 计算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含量测定的回收率应大于98%。 进行回收率试验时,由于采用顶空进样系统,供试品与对照品处于不完 全相同的基质中,此时应考虑气-液平衡过程中的基质效应。标准加入 法可以消除供试品溶液基质与对照品溶液基质不同所致的基质效应的影 响,故通常采用标准加入法验证定量方法的准确性。当标准加入法与其 它定量方法的结果不一致时,应以标准加入法的结果为准。 标准加入法为精密称(量)取被测定的残留溶剂对照品适量,配制成适 当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取一定量精密加入到供试品溶液中,根据外标法 或内标法测定残留留剂的含量,再扣除加入的对照品溶液的含量,即得 供试液溶液中残留溶剂的含量;或按下式计算残留溶剂的量。 Cx=ΔCx/[(Ais/Ax)-1],式中Cx为供试品中组分X的浓度;Ax为供试品
析含氮的碱性有机溶剂,如果采用胺分析专用柱进行分析,则效果更 好。 3、供试品和对照品的制备
顶空进样方法通常以水为溶剂,对于非水溶性的药物,可采用 DMF、DMSO或其他适宜溶剂。溶液直接进样方法用水或合适的溶剂溶 解样品。
制备供试品的溶剂的选择应兼顾供试品和被测有机溶剂的溶解度, 且所用溶剂应不干扰被测有机溶剂的测定。水是首选溶剂,特别是顶空 进样系统。因为水中不含有机溶剂,故干扰较少,且在FID检测器上, 以水为溶剂时,各残留溶剂的灵敏度最高。当药物不溶于水时,可加入 适当的酸或碱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最好选用不挥发的酸或碱。以 DMSO等为溶剂时,可加入一定量的水以增加检测的灵敏度,或用盐析 的方法增加灵敏度。测定含氮的碱性溶剂时,供试品溶液应不呈酸性, 以免被测物与酸反应后不易汽化。
发布日期 20050114 栏目 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 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的选择和验证要点 作者 姜连阁 部门 正文内容 姜连阁 一、概述
药物中的残留溶剂系指在原料药或辅料的生产中,以及制剂制备过 程中使用的,但在工艺过程中未能完全去除的有机溶剂。
按有机溶剂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危害,ICH将有机溶剂分为避免使用、 限制使用、低毒和毒性依据尚不足四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