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作业
一、填空
1、词的本义是(),引申义是()引申出来的,更正确地说是从()发展出来的。
2、文字学家主要是凭()来辨析本义。
许慎《说文解字》主要是凭()来说明词的本义。
二、下面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有别,试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
《孟子•告子上》
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左传•僖公四年》
3、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左传•庄公十年》
4、一兔走.,百人逐之。
《商君书•定分》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左传•僖公三十年》
6、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张俞《蚕妇》)
7、云髻半偏睡觉
..。
(白居易《长恨歌》)
三、翻译句中加“•”的词,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左传•隐公元年》
2、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
3、子犯清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左传•僖公三年》
4、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左传•僖公三十年》
5、君子引.而不发。
《孟子《左传•僖公四年》尽心下》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信”字,并指出哪是本义,哪是直接引申,哪是间接引申,哪是假借义。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
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论语•公冶长》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4、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5、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
《孟子•告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