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学竞赛辅导课件微生物的控制(共44张ppt)

高中生物学竞赛辅导课件微生物的控制(共44张ppt)

抗微生物剂(antimicrobial agcnt) 抗代谢物 (antimetabolite) 抗生素 (Antibiotic)
2020/5/18
25
抗微生物剂是一类能够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 质
根据它们抗微生物的特性可分为:
抑菌剂 杀菌剂
用机理是这类物质结合到核糖体上抑 制蛋白质合成,导致生长停止,由于 它们同核糖体结合不紧,它们在浓度 降低时又会游离出来,核糖体合成蛋 白质的能力恢复,使生长恢复
2020/5/18
18
2020/5/18
19
• 紫外线 • X—Ray、ß—射线、γ—射线
2020/5/18
20
原理—细胞DNA吸收能量,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干扰DNA 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设备:紫外灯(30~40W) 适用于空间及物品表面的消毒
缺点:穿透力弱,不能透过玻璃,UV照射可产生臭氧(有 害)。
▪ 抑制蛋白质合成;
如: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等
▪干扰核酸代谢;
2020/5/如18 :利福霉素、新生霉素、丝裂霉素、灰黄霉素
40
抗药性
抗药性(drug resistance)是指在微生物或肿瘤细胞多次与药 物接触发生敏感性降低的现象,是微生物对药物所具有的相 对抗性。对同一种微生物和肿瘤细胞而言,抗药性与敏感性 是相对的,抗药性增强,则敏感性降低。抗药性的程度一般 以该药物对某种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来衡量。
• 消毒剂的性质和作用方式 • 微生物种类 • 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时间 • 环境因素
2020/5/18
31
各种抗微生物化学制剂杀菌能力的比较标准
在临床上最早使用的消毒剂----石炭酸
石炭酸系数: 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剂能杀死全部供试菌
的最高稀释度和达到同效的石炭酸的最高稀释度的 比率。一般规定处理时间为10分钟,而供试菌定为 Salmonella typhi(伤寒沙门氏菌)。
溶菌剂
2020/5/18
它们是紧紧地结合到细胞的作用靶上, 即使在浓度降低时也不能游离出来, 因此生长不能恢复
能抑制细胞壁合成或损伤细胞质膜 26
抗微生物剂通常又将它们分为
消毒剂
可以抑制或杀灭微生物,但对人体也可能产生有害 作用的化学试剂.—主要用于抑制或杀灭物体表面、器械、 排泄物和环境中的微生物。
2020/5/18
37
抗生素的效价
效价=样品的抗菌活性/标准品的抗菌活性
测定方法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微生物学方法(法定)
2020/5/18
38
• 稀释法 • 比浊法 • 琼脂扩散法
2020/5/18
39
抗生素作用机制
▪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如:青霉素
▪ 破坏细胞膜功能;
如:多粘菌素可作用于膜磷脂使膜溶解
✓药物作用靶改变 ✓合成了修饰抗生素的酶
遗传机制
✓自发突变即+药物选择 ✓抗药基因的转移
2020/5/18
43
应用抗生素注意
• 第一次使用的药物剂量要足; • 避免在一个时期或长期多次使用同种抗生素; • 不同的抗生素(或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 对现有抗生素进行改造; • 筛选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
2020/5/18
16
低温维持法(LTH) 63℃/30min
高温瞬时法(HTST) 72℃/15s,82℃/3s。
2020/5/18
17
设备:灭菌锅(autoclave)
灭菌条件
✓113℃/115℃(8磅/10磅)20~30min,适用于含糖培 养基。
✓121℃ (15磅)20~30min,一般耐高温物品。
表 0.05%—0.1%

新洁尔灭
活 0.05%—0.1%

杜灭芬
剂2020/5/18
蛋白变性、破坏细胞 皮肤、粘膜、器械 膜
皮肤、金属、棉织 品、塑料
29
类型 名称及使用方法
醇类 70%—75%乙醇
醛类 酚类
氧化剂
0.5%—10%甲醛 2%戊二醛(pH=8)
3%—5%石炭酸 2%来苏儿 3%—5%来苏儿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化学疗剂(therapeutic agents)
用来治疗微生物感染的药物,具有选择毒性;
2020/5/18
3
控制微生物的物理方法
• 滤过除菌
• 热力灭菌法
• 辐射
• 超声波(ultrasonic)
• 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
2020/5/18
4
• 细菌滤器—材料为玻璃棉,陶瓷,石棉等。
2020/5/18
11
• 巴氏消毒法 • 煮沸法 • 流通蒸汽灭菌法 • 间隙灭菌法 • 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温对培养基的影响及其防止措施)
2020/5/18
12
高温对培养基的不利影响:
形成沉淀物(有机沉淀物如多肽类,无机沉淀物如磷酸 盐);破坏营养;提高色泽(褐变如产生氨基糖等);改变 培养基的pH值;降低培养基的浓度
❖降低微生物表面张力,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 胞发生破裂或溶解.如来苏儿等酚类物质.
2
28
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应用
类型 名称及使用方法 作用原理
应用范围
重 0.05%—0.1%升汞 蛋白质变性、酶失活 非金属器皿
金 2%红汞
皮肤、粘膜、伤口
属 0.1%—1%硝酸银 变性、沉淀蛋白
皮肤、新生儿眼睛
盐 0.1%—0.5%硫酸 蛋白质变性、酶失活 防治植物病害 类铜
2020/5/18
14
• 物品在水中煮沸 15min,可杀死所有营养细胞和一部分 芽孢。
• 在水中加入1%的 Na2CO3或2-5%的碳酸效果更好。 此法适合注射器和解剖用具的消毒。
2020/5/18
15
是食品(牛奶)酿造(啤酒)工业中常用的方法。 具体做法
优点:即可杀死病原微生物。又不致损坏营养, 可保留食品饮料原有用味。
D 值:利用一定温度进行加热,活菌数减少一个 对数周期(即90%活菌被杀死)所需的时间
Z值:在加热致死曲线中,时间降低一个对数周期 (即缩短90%的加热时间)所需要升高的温度
2020/5/18
7
• 多数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营养细胞和病毒在50-65 ℃, 10 min可以致死。
• 一般噬菌体65-80 ºC致死。
2020高中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
1
微生物控制的意义
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防止食品和药物等的微生物污染 防止微生物对原材料的破坏(腐败和变质)
2020/5/18
2
概念
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
消毒(disinfection)
杀灭病原微生物;
防腐(antiseptic)
2020/5/18
44
36
抗生素的单位
重量单位
以抗生素活性部分的重量为单位,1mg=1000 U
类似重量单位
以抗生素盐类重量,1mg=1000 U
重量折算单位
青霉G钠盐:1mg=1667u(以50ml肉汤中抑制金葡菌生长的最 小青霉素量为1 U)
特定单位
Hale Waihona Puke 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分发
标示量
抗生素制剂标签上的标量(单位或重量)
消除有害影响的措施
采用特殊的加热灭菌法 过滤除菌法 加入螯合剂
2020/5/18
13
是用常压蒸汽反复几次进行灭菌的方法。
主要用于不宜高压灭菌的培养基,不耐热的药物 和营养物等
方法是将待灭菌物品置于蒸锅内加热到沸腾维持 15-30min,杀死营养细胞,取出冷却后在37ºC 恒温培养24小时,使芽孢萌发,再用此法灭菌, 反复三次,即可达到灭菌目的。
种类: 磺胺药——对氨基本甲酸 ; 6 - 巯基嘌呤——嘌呤;
5 - 甲基色氨酸——氨基酸;
2020/5/18
异烟肼——吡哆醇。
33
细菌需要利用对氨基本甲酸合成生长所需的叶酸:
二氢蝶啶
+
对氨基本甲酸
二氢叶酸
四氢叶酸
二氢叶酸合成酶
二氢叶酸还原酶
辅酶F
磺胺药
核酸合成
磺胺对人体细胞无毒性,因为人缺乏从对氨基苯甲酸合
2020/5/18
41
• 天然不敏感性(过去常称为固有抗药性) • 获得抗药性 ✓多重抗药性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DR) ✓交叉抗药性(cross drug resistance) ✓耐受性(tolerence)
2020/5/18
42
抗药性的产生机制
生化机制
✓细胞质膜透性改变,使抗生素不进入细胞或进入细 胞后被细胞主动排出
• 滤膜 ✓材料为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聚砜; ✓孔径为0.22微米,0.45微米; ✓应用—啤酒,饮料,药物(对热不稳定的,如蛋白质等)。
2020/5/18
5
2020/5/18
6
微生物耐热性大小的几种表示方法:
热力致死时间:在特定的温度及其它条件下,杀死 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F值:在一定的基质中,温度为121.1℃,加热杀 死一定数量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2020/5/18
32
抗代谢药物:
有些化合物在结构上与生物体所必需的代谢物很相似, 以致于可以和特定的酶结合,从而阻碍酶的功能,干 扰代谢的正常进行,这些物质叫抗代谢物,用于疾病 治疗,称抗代谢类药物,如:磺胺类药物。
机理:作为细菌菌细胞基本生长因子的竞争性抑制剂 (与相应酶竞争性结合)而阻止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 利用,因而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只有当正常代谢 产物的量少或不存在时,抗代谢物才有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