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碘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一、目的及要求
1、掌握孤立法确定反应级数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酸催化作用下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和速率常数。
3、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复杂反应特征的理解。
4、进一步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反应速率的测定
CH 3COCH 3+n H ++I 2=CH 3COCH 2I +(n +1)H ++I - (a) 在实验条件下,丙酮碘化反应将按(a)的方式进行,其速率方程为:
v =-[d )(I 2c /d t ]=k ·
q
r p c c c )(I )(H (2⋅⋅+丙酮) (b) 在酸的浓度较低的条件下,实验证明q =0,即反应(a)的速率与)(I 2c 无关。
因为实验中c (丙酮)»)(I 2c ,)(H +c »)(I 2c ,可认为c (丙酮)和)(H +c 为定值,故
v =-[d )(I 2c /d t ]=k ·
r
p c c )(H (+⋅丙酮)= 常数 (c) 积分(c)式可得 )(I 2c = -k ·
B t c c r
p
+⋅⋅+)(H (丙酮) (d) 在反应(a)的混合溶液中,只有碘在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光吸收,按朗伯-比尔定律:
)(2I c l a A ⋅⋅== lg(1/T )=-lgT (e)
解出)(I 2c : )(I 2c =A /(a ·l )=-lg T /(a ·l ) (f) 根据式(f),测定了已知浓度的标准碘溶液的吸光度A 即可求得(a ·l )。
将(f)代入(d)式整理后得:lg T =k ·(a ·l )·t c c r
p ⋅⋅+)(H (丙酮)-B ·a ·l (g) 可见以lg T 对t 作图为直线,斜率:m = k ·(a ·l ) ·r
p
c c )(H (+⋅丙酮) (h) 比较(c)、(h)式得:v =k ·r
p
c c )(H (+⋅丙酮) = m /(a ·l ) (i)
2、反应分级数p 、q 、r 的确定(孤立法)
(1) p 的确定
由1、2号试液由上述关系求得v 1、v 2后:
v 1/v 2= [k ·
q r p c c c )1,(I )1,(H 1,(2⋅⋅+)丙酮]/ [k ·q
r p c c c )2,(I )2,(H 2,(2⋅⋅+)丙酮]=2p (其中c (丙酮,1)= 2c (丙酮,2);c (H+,1)= c (H+,2);c (I2,1)= c (I2,2) )
上式两边取对数可得:p =[lg(v 1/v 2)]/lg2 (2) r 的确定
由1、3号试液同理可得:r =[lg(v 3/v 1)]/lg2 (3) q 的确定
由1、4号试液同理可得:q =[lg(v 1/v 4)]/lg2,直接求得的p 、q 、r 取整为最接近的整数。
3、速率常数的求算
由上述方法确定丙酮一碘代反应速率方程v = k ·
q
r p c c c )(I )(H (2⋅⋅+丙酮)后,分别代入1—4号试液的v 、c (丙酮)、)(I 2c 等数据,即可求出速率常数k ,取平均值。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秒表、5 mL和10 mL移液管各三支、50 mL容量瓶5个。
2、主要试剂:0.01 mol/L标准碘溶液,1.0 mol/L HCl溶液,2 mol/L丙酮溶液。
四、实验步骤
1、由于分光度计无恒温水夹套,本实验在室温下进行,注意记录开始测定和测定最后一个样品时的室温,取二者平均值为实验温度。
2、预热分光光度计20分钟以上,反复调节分光光度计零点和透光100,直至达到要求。
3、将标准碘溶液(0.0103184 mol/L)稀释10倍,以蒸馏水作参比,选择500 nm为测定波长,测定(a·l)值。
必须重复测定三次,每次均需要换标准碘溶液,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
4、配制1号样品溶液,测定其不同时间的吸光度。
其具体方法是:用不同的移液管分别移取0.01 mol·L-1标准碘溶液10 mL、1 mol·L-1标准HCl溶液5 mL于1号瓶中,再移取2 mol·L-1标准丙酮溶液10 mL迅速加入1号瓶,当丙酮溶液加到一半时开始计时,然后用蒸馏水将此混合液定容至刻度,摇匀。
用此混合液将比色皿清洗干净,将此溶液装入比色皿(计时后的整个操作过程应迅速进行),以蒸馏水作参比,测定不同时间的吸光度。
自第一次读数并记下时间和数据后,每隔2分钟测一次,直到取得10~12个数据为止。
5、按照4同样方法,分别测定2~4号样品溶液不同时间的吸光度。
若测定中吸光度变化较大,则可改为每隔1分钟或更短的时间测一次,记下相应的时间和数据。
6、实验完毕后,洗净实验过程中使用的仪器。
五、数据记录和处理
3、混合溶液时间-吸光度
4、根据实验数据结合实验原理通过以lg T 对t 作图(或一元线性回归法)求出斜率m ,由此得到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k 值——
⑴ 由(i)式计算反应速率v ; ⑵ 确定反应级数p 、r 、q ;
⑶ 计算速率常数k :将上述p 、r 、q 值代入v =k ·
q
r p c c c )(I )(H (2⋅⋅+丙酮),并将四组溶液的v 值和相应反应物浓度代入,可算出四组速率常数k ,取平均值。
六、注意事项
1.由于分光光度计使用过程中会发热,比色皿座舱温度会明显升高,为保证实验温度
确为室温,测定溶液吸光度时,每次测定后,要立即将分光光度计的盖板打开。
2.测定反应混合液不同时间的吸光度时,时间和吸光度读数必须同步。
为此,可在操作时打5秒的提前量。
七、思考题
1.本实验中,将丙酮溶液加入含有碘和盐酸的容量瓶时不立即计时,而在注入比色皿 时才开始计时是否可以?为什么?
2.影响本实验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分光光度计使用中,将蒸馏水从样品池倒出后,若样品架未完全复位,对结果有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