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 化学 期中试卷 2017.10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6O 和18O 互为同位素B .漂粉精、液氯、干冰均为混合物C .稀硫酸、氨水均为电解质D .溶于水能电离出H + 的物质一定是酸 2.下列化学用语或名称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的分子式:C 6H 12O 6 B .HCl 的电子式:C . 的名称:2-甲基丙烷D .含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可表示为:8O 3.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胶体和溶液 B .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100 nm 之间C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FeCl 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D .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发现均不能通过滤纸孔隙 4.下列应用与盐类的水解无关..的是 A .纯碱溶液可去除油污 B .NaCl 可用作防腐剂和调味剂 C .TiCl 4溶于大量水加热制备TiO 2D .FeCl 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Fe(OH)3胶体5.氯霉素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 .能发生水解反应C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 .能发生催化氧化6.常温下,1mol 化学键分解成气态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用E 表示。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H 3—CH —CH 3 CH 3共价键H—H F—F H—F H—Cl H—IE(kJ·mol-1) 436 157 568 432 298 A.432 kJ·mol-1>E(H—Br)>298 kJ·mol-1B.表中最稳定的共价键是H—F键C.H2(g)→2H (g) ∆H=+436 kJ·mol-1D.H2(g)+F2(g)=2HF(g) ∆H=-25 kJ·mol-1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OH-中含有9N A个电子B.28 g的CO气体中含有N A个氧原子C.1 L 1 mol/L的AlCl3溶液中含有N A个Al3+D.常温常压下11.2 L的甲烷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8.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g)+O2(g) 2SO3 (g) 达到平衡。
缩小容器容积,对反应产生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平衡常数K增大B.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使SO3的浓度增大D.使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9.关于常温下pH=2的醋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CH3COOH)=0.01mol·L-1 B.c(H+)=c(CH3COO-)C.加水稀释100倍后,溶液pH=4 D.加入醋酸钠固体,可抑制醋酸的电离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方法最合理的是物质杂质试剂方法A 苯苯酚溴水过滤B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澄清石灰水洗气C 氧化铁二氧化硅氢氧化钠溶液过滤D 乙酸乙酯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蒸馏11.已知:①把水加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收集产生的气体②把红热的铁丝伸入①中产生的气体中,有黑色固体生成③把②中产生的固体放入盐酸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①中反应,过氧化钠作氧化剂,水作还原剂B.②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放热反应C.③中的实验现象证明溶液中不含有Fe2+D.将①中所得溶液加入到③的溶液中,静置,溶液颜色加深12.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铁溶于稀盐酸:2Fe+6H +=2Fe 3++3H 2↑B .氯化铝溶液中加过量氨水:Al 3++3NH 3·H 2O =Al(OH)3↓+3NH 4+C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足量氢氧化钠并加热:NH 4++OH -△H 2O+NH 3↑D .氯气通入水中,溶液呈酸性:Cl 2+H 2O2H ++Cl -+ClO-13.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液A 的溶质是NaOHB .阴极附近溶液pH 升高C .气体a 为氯气,其电极反应为2Cl --2e-Cl 2↑D .与产生气体b 的电极相连的是电源的正极14.可逆反应A +a BC +2D (a 为化学计量数),已知B 、C 、D 为气态物质。
反应过程中,当其他条件不变时,C 的百分含量(C%)与温度(T )和压强(p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 2>T 1,p 2>p 1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 .若a =2,则A 为固态或液态物质D .增加B 的物质的量,该反应的∆H 增大15. 若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6.72LNO 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 B .18gD 2O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C .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中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N AD .a g 某气体含分子数为b ,c g 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22.4ab /(c N A ) L 。
16.现有5种短周期元素X 、Y 、Z 、Q 、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X 原子半径最小;X 和W同主族;Y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Q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Y <Q <W B .ZX 3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C .X 、Z 、Q 3种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D .X 2Q 2、Y 2X 6 2种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化学键种类都相同17.锅炉水垢是一种安全隐患,除去水垢中的CaSO 4,可先用Na 2CO 3溶液处理,使之转 化为易溶于酸的CaCO 3,而后用酸除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Na +溶液A精制饱和食盐水阳离子 交换膜 H 2O(含少 量NaOH)淡盐水abA .CaCO 3的溶解度小于CaSO 4B .沉淀转化的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C .沉淀转化的难易与溶解度差别的大小无关D .CaSO 4到CaCO 3的沉淀转化中并存着两个沉淀溶解平衡1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 =1的溶液中:K +、Fe 2+、MnO 4-、SO 42-B .c (Fe 3+)=0.1 mol·L -1的溶液中:K +、ClO -、SO 42-、SCN -C .c (H +)/c (OH -)=1012的溶液中:NH 4+、Al 3+、NO 3-、Cl -D .与铝反应生成氢气的溶液中:NH 4+、K +、Cl -、SiO 32- 19. 有0.1 mol·L-1的三种溶液:①CH 3COOH 、②NaOH 、③CH 3COO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①中,c (CH 3COO -)= c (H +)B .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 (CH 3COO -)等于溶液③中的c (CH 3COO - )C .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 (CH 3COO -)+c (CH 3COOH) = c (Na +)D .溶液①、③等体积混合,混合液中c (Na +)> c (CH 3COO -)> c (H +)> c (OH -)20. 铅蓄电池反应原理为:Pb(s) + PbO 2(s) +2H 2SO 4(aq) 2PbSO 4(s) + 2H 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 2e - === Pb 2+ B. 放电时,正极得电子的物质是PbO 2 C. 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硫酸浓度减小D.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SO 4 – 2e - +2H 2O === PbO 2 + 4H + + SO 42- 21.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 的4种钠盐溶液pH 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四种溶液中,Na 2CO 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B .NaHSO 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 NaHSO 3 = Na + + H + + SO 32- C .向氯水中加入少量NaHCO 3(s),可以增大氯水中次氯酸的浓度D .常温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 2SO 3、H 2CO 3、HClO ,pH 最小的是H 2SO 3充电 放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22.(17分)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饮用水消毒剂。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用工业废铁屑(含铜、碳、硅等)制取高铁酸钠的工艺流程,其中X、Y、Z是含铁化合物。
(1)废铁屑中加入碳酸钠热溶液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写出上述过程中X转化为Y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l2将Z氧化为Na2Fe O 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高铁酸钠消毒后的还原产物具有净水作用,解释净水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化学法制备高铁酸钠采用铁片作阳极,浓Na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如下图所示),试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电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某种气体标况下为3.36L,则获得高铁酸钠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阳极区周围溶液的pH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3.(8分)室温下,将0.1 mol·L-1盐酸滴入20 mL 0.1 mol·L-1氨水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NH3·H2O的电离方程式是。
(2)b点所示溶液中c (Cl-) c (NH4+)(填“>”、“<”或“=”)。
(3)c点所示溶液pH<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d 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24.(10分)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洁净煤技术”,通过向地下煤层“气化炉”中交替鼓入空气和水蒸气的方法,连续产出高热值的煤炭气,其主要成分是CO 和H 2。
“气化炉”中主要反应有:C(s)+H 2O(g)=CO(g)+ H 2(g) ΔH = +131.3 kJ·mol -1 CO(g)+H 2O(g)=CO 2(g)+ H 2(g) ΔH = -41.2 kJ·mol -1(1)气化炉中CO 2与C 反应转化为CO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