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第八章直线方程和圆知识点
直线方程和圆
1.两点间距离公式:
设点A(x1,y1)和点B(x2,y2),则AB的长度为AB = √[(x2-x1)²+(y2-y1)²]。
当x1=x2时,AB = |y2-y1|。
当y1=y2时,AB = |x2-x1|。
2.中点坐标:
设点A(x1,y1)和点B(x2,y2),则线段AB的中点M的坐标为[(x1+x2)/2,(y1+y2)/2]。
当x1≠x2时,M的纵坐标为(y2-y1)/(x2-x1)×(x-x1)+y1.
3.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直线的倾斜角α∈[0,π)。
直线的斜率k=tanα (α≠π/2)。
当α=30°时,k=√3/3;当α=45°时,k=1;当α=60°时,
k=√3;当α=120°时,k=-√3;当α=150°时,k=-√3/3.
4.直线方程:
点斜式:设直线过点A(x1,y1),斜率为k,则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y-y1=k(x-x1)。
斜截式:设直线与y轴交点为b,则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为y=kx+b。
两点式:设直线过点A(x1,y1)和点B(x2,y2),则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为(x-x1)/(x2-x1)=(y-y1)/(y2-y1)。
截距式:设直线与x轴和y轴的截距分别为a和b,则直
线的截距式方程为x/a+y/b=1 (a≠0,b≠0)。
一般式:设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Ax+By+c=0 (A和B不同时为0)。
5.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当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时,若它们的截距不相等,则两直线平行;若它们的截距相等,则两直线重合。
当两直线斜率都存在时,若它们的斜率相等且截距不相等,则两直线平行;若它们的斜率相等且截距相等,则两直线重合;若它们的斜率乘积为-1,则两直线垂直。
当一条直线斜率不存在时,另一条直线斜率存在且不为0时,它们不可能平行或垂直。
当两直线斜率都存在且不为0时,若它们的斜率不相等,则它们相交,且夹角为arctan|k1-k2|;若它们的斜率相等且截
距不相等,则它们平行;若它们的斜率相等且截距相等,则它们重合。
6.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设点P(x0,y0),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为Ax+By+c=0,则点P
到直线的距离为d=|Ax0+By0+c|/√(A²+B²)。
点到X轴的距离为d=|y|,点到Y轴的距离为d=|x|。
两平
行线间距离公式为
圆的标准方程为(x-a)^2+(y-b)^2=r^2,其中圆心为C(a,b),半径为r。
一般方程为x^2+y^2+Dx+Ey+F=(D^2+E^2-4F)/4,
圆心为(-D/2,-E/2),半径为r=√(D^2+E^2-4F)/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圆半径为r,交点个数为1(d>r)、2(d<r)、无穷(d=r)。
圆心坐标
为(a,b),当圆与X轴相切时,则有b=r,当圆与Y轴相切时,
则有a=r。
当圆与两坐标轴相切时,则有a=b=r。
圆被直线截得的弦长为AB=2√(r^2-d^2)。
弦的中垂线必过圆心,圆心和切点的连线与切线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