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
期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和整理分析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的
护理经验。

方法:对本院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应用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物
4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过胸腔镜辅助的纵隔肿物切除,患者围手
术期恢复平稳,可以达到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并且创伤小,恢复快。

结论:
对纵隔镜下纵隔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成功,促进
患者康复。

关键词:胸外科;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术是胸外科临床中的一种新型手术治疗方式,
技术成熟,安全性较高,可操作性较强。

在临床中,就现有治疗情况来看,该手
术创伤小、切口小、比较美观,预后良好,可以治愈病症。

但每种手术都具有一
定的风险,不论是患者自身身体因素或者是手术操作的外部影响因素都可能影响
治疗效果。

而要想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改善预后,降低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必须要在围术期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

但由于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会产生不同的
护理效果,如何选择制定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便是关键。

本研究为研究实施胸腔
镜胸外科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除术患者在围手术期采取护理的效果,特对本院
48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笔者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9月至2021年8月
应用胸腔镜治疗纵隔肿物48例相关患者,其中男性30例,女性18例,年龄
25~69岁,平均年龄(35.9±21.5)岁。

术前常规行胸壁X线、CT检查、痰细
菌检查、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必要时行MRI、PET-CT检查。

1.2 方法
(1) 术前护理干预:根据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术前禁食6 h, 禁水2 h, 无
糖尿病患者术前2 h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 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减轻术
中饥饿感。

(2) 术中护理干预:麻醉前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树立信心,保持放松;注意术中保温措施,以免低体温;加强胸管固定以免晃动脱落;提醒外科医生手
术关胸前用0.2%盐酸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阻滞镇痛预处理。

(3) 术后护理干预: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向医生反馈问题;控制患者的饮食,术后6 h
饮用少量温开水,注意观察有无呛咳表现。

若无恶心呕吐等反应,即可摄入适量
的流质,以补充手术期间丢失的能量;采用多模式镇痛管理,术后医护患三者共
同参与患者疼痛评估,指导患者根据疼痛评分,操作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以免疼
痛影响有效咳嗽咳痰、下床活动和休息质量,疼痛评分较高时请疼痛科或麻醉科
会诊,达到止疼效果确切、用药剂量小、作用时间长、胃肠功能影响小;做好呼
吸道管理,因手术创面较大,气管道内淤血积痰较多,监督患者咳嗽咳痰,术后
2 d内将肺内淤血积痰基本咳出,但避免剧烈咳嗽导致肺残端漏气,影响愈合;
鼓励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促进身体的机能恢复,利于胸腔积液积气排出;对于肥胖、冠心病等易形成血栓高危患者,术后予常规穿着弹力袜,联合充
气加压泵气压治疗,并根据患者胸管引流颜色和引流量,酌情再给予低分子肝素
钙皮下注射抗凝;术后每隔2 d复查血液指标及床边胸片,根据血液指标及胸片
结果,尽早停药,尽早移除胸管,减少患者呼吸不适感。

(4) 出院护理指导:详
细交代出院注意事项,建议关注科室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
术后健康宣教视频或信息。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48例患者进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物切除,我们分别在手术前1 d、手术后1 d以及手术后3 d进行相关分析。

在48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存在吸
烟史,并且吸烟史平均18~25年,平均一天1包。

其中15例患者在手术前遵循
医嘱已经戒烟。

48例患者在手术前1 d都已经进行了相关的呼吸训练,例如深呼
吸训练、咳嗽训练、吹气球训练以及爬楼训练,并且都已经进行了正确的雾化吸入。

其中38例患者在手术前进行相关肺功能训练较好,已经完全了解了如何进
行有效咳嗽。

在手术后1 d,34例患者通过拍背或者环甲膜刺激来促进排痰,并
且胸部X片显示肺部膨隆良好,并且可以下床进行活动。

在手术后3 d,患者下
床活动次数平均6~8次/d,并且患者自主咳嗽情况良好,胸腔引流液性状良好。

其中有10例患者自主咳嗽能力较差,不能自主进行排痰,并且由于伤口疼痛刺
激等因素,排痰效果较差,环甲膜刺激效果欠佳,因此进行气管镜下辅助排痰。

与此同时增加患者雾化吸入的次数,鼓励患者多下床进行运动,注意运动时间以
及每天运动的次数,患者肺部逐渐恢复正常状态,预后较好。

3 讨论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和工作压力
由于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而不断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不良生活习惯,各种
疾病频发,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医疗技术的研究备受社会大众关注。

而电视
胸腔镜手术是近几年才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新的胸外科治疗方法,就纵隔
肿物的治疗来看,通过胸腔镜纵隔肿物切除术往往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
无法完全避免危险性,需要辅助精心的护理干预。

手术室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为手术及抢救的关键性场所,对患者生命健康
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实践发现,手术治疗效果通常会受手术室护理质量影响,而
常规护理模式实施过程中,未考虑患者的心理状态问题,严格遵照护理规范操作,影响护理效果,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影响患者睡眠质量。

故在胸腔镜下纵隔
肿瘤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强化护理干预,对其临床疗效及预后的改善具有重
要意义。

在本次回顾性分析中,笔者发现胸腔镜下进行纵隔肿物切除可以有效降低患
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提高患者的预后能力,这与近来相关的研究结果相似。


此同时,戒烟对于患者术后恢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有报道指出,吸烟者术后
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3倍。

吸烟不仅会刺激呼吸道产生更多的分泌物,还会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的几率,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

传统的开胸手术会由于长时间的麻醉而导致患者呼吸道内积聚大量的分泌物,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导致患者发生较为严重的术后肺部并发症。

与传统的胸外科
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口较小,损伤的肌肉也较少,并且不会造成骨骼损伤,不会损伤患者胸口正常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对患者正常肺功能影响较小。

与此同时患者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较少,并且术后护理比传统开胸手术更加容易。

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心,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既节约了时间,也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针对胸腔镜治疗患者要对患者进行耐心和细致的护理,在手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同时加强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减少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参考文献:
[1]郭晓娟.手术室护理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评价[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11):1986-1987.
[2]郑毅飞.手术室护理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中的效果及睡眠质量评价[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6):808-809.
[3]吴淑端.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04):157-159.
[4]朱雪娟.胸腔镜纵隔肿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01):83-84.
[5]罗爱华,兰月凤.胸腔镜下后纵隔肿物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0):2605-26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