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命题人:蔡同军)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小题包含6题,共1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档.dàng次氛.fēn围飞流急湍.tuān 刮.guā垢磨光lěi 冠.B.鬈.quǎn发憎.zēng恨伤痕累累..guān冕堂皇C.伛偻.lǚ炫.xuàn耀残羹冷炙.zhì载.zǎi舟覆舟D.脑髓.suí烙.lào印命途多舛.chuǎn 以偏赅.gāi全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取缔绯红盛气凌人一泄千里震耳欲聋B.愧怍栏厩心荡神弛层峦叠嶂全付精力C.宣泄坐落浮想联翩云蒸霞蔚孤芳自赏D.吸摄颓垣遗笑大方犬豕鸡豚不胜杯杓的一项是()(3分)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B.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C.每年到了深秋时节,北雁南飞之时,活跃于田间草际的许多昆,让你难睹它们的身姿.虫都会销声匿迹....,走亲戚,通常要带点礼品,以示礼貌,作D.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为回馈,被访者通常也会还礼,以示感谢。

的一句是()(3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A.最近两年,冬季暴雪严重影响了北方农牧民的生活,今年元月1日至2日,温家宝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牧区看望各族干部群众,并提出了“建棚院牛羊有地住、储饲草受灾能应急、修道路牧民能出入”.B.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对创造美国国内的就业和保持本土的低通胀水平有利,但这一不负责任的做法,不仅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伤害,而且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冲击。

C.在重新入主克里姆林宫的“新普京时代",普京能否实现“自我超越”,从某种角度讲也是俄罗斯能否进人一个“新发展期”的重要节点。

D.物业税,通常被称之“不动产税”或“地产税”,是抑制房地产价格增长过快的一种有力的税收杠杆,主要针对土地、房屋、不动产等方面.的一项是()(3分)5.下列各项作家作品常识表述正确....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

共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

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西汉末年。

B.舒婷,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致橡树》等。

她和北岛、顾城都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C.《左传》相传是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原名为《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

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所著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集中体现了庄子在哲学、社会、人生等多方面的主张。

6.阅读下面文字,请用平实简洁的语言为这段文字进行总结.答案不超过25个字。

(4分)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啊".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啊"。

▲▲▲▲二、文言文阅读(本小题包含4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

②傥:假如.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叩:通“扣",拉住B.时.然后出言时:看准时机C.天之报施.善人施:措施D.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宗:尊奉8.下列各项中,每句话都能表达司马迁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质疑的是()(3分)①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②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③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④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⑤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⑥举世混浊,清士乃见A.②④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①③⑤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便征讨纣王,又认为周伐纣是不仁之举,后来便“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

C.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D.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10.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0分)(1)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3分)▲▲(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4分)▲▲三、古诗词鉴赏(本小题包含2小题,共7分)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湘江杜审言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当时被贬去僻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此时.(1)有人说:“‘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极富匠心,令人倍感愁意。

”试从艺术手法上作简要分析(4分)。

答:▲▲▲▲(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本小题包含,共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________▲__________.(张溥《五人墓碑记》)⑵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⑶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⑷有善始者实繁, ▲。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⑸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⑹恩所加,________▲__________;罚所及_________▲_________。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⑺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

(司马迁《史记》)五、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包含4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父亲的烟杆郑能新父亲拥有一杆如尺的旱烟杆,铜头子,玉石嘴。

烟杆子是指头粗细的水竹子做成的,圆溜溜的,泛着紫红紫红的色泽,光可鉴人。

母亲后来跟我说:她嫁到郑家,父亲就只有这唯一的家产。

母亲还说:“那是郑家的传家宝哩!”是的,这烟杆传到父亲手上已是第三代了。

父亲视它如同家珍。

每每悠悠然抽罢了一杆,就用一块柔软而有些油腻的布儿轻轻擦拭一番。

父亲处理烟灰也不像别人那样,对准硬物蛮磕,而是掏出随身携带的挖勺,慢条斯理地掏。

那样子,就像一个艺术家在料理一件艺术品哩!父亲吸烟的姿势很优雅,左脚跷起压住右脚,左手曲起托着烟杆,右拐子支在左腿上,目光慈祥地注视着远方,轻轻吸入一口,经肚内循环然后从鼻孔喷出,不紧不慢,犹如行云流水……在地坪河里,羡慕父亲烟杆的人,比羡慕他儿子的人还要多。

十三叔曾以五块大洋为代价,想换下这个“宝物"。

父亲却说:破“四旧"那会儿,他提着篮子收“银器”,大洋、手镯子、项圈满满一篮子,白花花地耀人眼目,他都不曾动过心哩。

四爹仗着长辈的份上,拿出一个铝嘴的烟杆子和一个墨黑墨黑的烟斗跟父亲周旋,好话歹话说了一箩筐,也没有夺走父亲之爱。

吸过父亲那烟杆的人都说,不管烟叶质量如何,只要从那烟杆里过过身,味道就大不一样哩!如是,父亲握着那根烟杆就像是握着一轮太阳.父亲晚年得子.五十岁才结了我这个“秋葫芦”。

父亲前半辈子在金戈铁马中闯荡,九死一生后才幡然猛醒地跑回家里草草成了个家哩。

地坪河里的人羡慕得要死,说父亲一人两件宝。

父亲也说:“祖传的烟杆晚到的崽,给个金伢子也不卖。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家里无半点可吃的东西下锅,母亲就望定父亲那杆如尺的烟杆出神。

队上的保管垂涎欲滴,他说他要以100斤红芋换它。

保管家不缺吃,保管家不缺钱,保管家就缺父亲手中这根烟杆。

“换了吧,能填半个月的肚子哩。

”母亲说。

父亲好久没有出声.临末了,狠狠地抽了一口,“噗"地喷将出来.烟窝子也不再掏了,拿到门坎上“咚咚”地磕,倒出一窝子烟灰,然后把烟杆往背后一插,扛着锄头上山了.父亲的锄头就是“眼睛”,能在山上找到吃的。

他挖出“葛根”,一捶一漂就变成白花花的粉粉。

虽难以下口但毕竟保住了几条性命。

光阴似箭,转眼我就初中毕业了。

接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跑到队上向正在挣那不值钱的工分的父亲和母亲那里及时报告了这一喜讯。

可是,母亲并不为这个全村唯一的高中生高兴,相反脸色沉沉地显不出一丝快活来。

我知道家里已欠下队里“缺粮款"一百多元了。

那时候,一百多元就是两个劳力一年的收入啊!晚上,母亲还在长吁短叹,我睡在床上听她跟父亲商量:“让伢子学裁缝去吧,这年头有门子手艺比读书强。

”父亲默不作声,烟窝子吸得“叭叭”响.我这是第二次听他这么吸烟了.他平时吸烟是很斯文的,轻轻吸入,慢慢吐出……“你倒是说话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