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的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1.提问目的明确,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 2.问题有启发性,引导学生去想,去思考 3.问题的设计包括多种水平 4.把握提问时机,促进思维发展 5.问题表述清晰,语言简明易懂 6.有适当停顿,给学生思考时间 7.提问面广,照顾到各类学生 8.对作答能分析评价,强化学习
评价标准 好 中 差 权重
- 学生回答正确:首先,要表示肯定,其次,必 要时给予表扬,或对正确回答作进一步解释, 或追问一个问题,了解学生是否真正理解 -学生回答不完全正确:首先肯定正确的部分, 而后探问,提供回答线索或对问题重新措辞 -学生回答不正确:探问、转问或重新教学
三、提问的基本要求
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 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 新颖别致,注意多样性 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 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 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 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 因材施教,注意针对性
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问的方法:
小资料
哈佛学者尼普斯坦教授经过长期研究,提出 善问“十字诀”的办法,这“十字诀”是: 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 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学生问 答学习; 例:即是多举例; 比: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异同; 替:让学生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
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 么?”; 可:可能会怎么样; 想: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情况; 组:把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会如何; 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 何时、何事、何处、如何。 类:是多和学生类推 各种可能。
0.12 0.10 0.10 0.15 0.15 0.15 0.10 0.13
有效提问的九条建议
小资料
1、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 2、问题的措词必须清晰、明确 3、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 4、要有逻辑地、连续地提问题 5、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 6、问题要紧跟学生的反馈 7、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 8、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 9、鼓励学生提问 —— 崔允漷:《有效教学》,159页
案例:《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片段) 师: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边垂直(例如邻边); 四边形的形状可能发生什么改变?相等时呢? 想一想各种各样的情况;除了边改变,还有什么 替代(例如对角线);会有什么改变?把这些 组合条件形成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特征? 师:比较各种特殊四边形的异同点。
思考题: 1. 提问的功能有哪些?教学中的提问,什 么情况下问?如何问? 2.根据所学专业,选某一教学片断,设计 与众不同的提问方式。
案例
鲁迅的《祝福》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祥林嫂的? 哪些地方写了祥林嫂的衣着?每个时期的衣着 有什么变化? 哪些地方写了祥林嫂的眼睛?每个时期的眼睛 有什么变化?“ 祥林嫂的脸色表情如何?发生过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问的功能:
激发兴趣,启迪思维 了解情况,掌握动向 吸引注意,巩固知能 活跃气氛,提示重点 促进参与,锻炼表达 (激发思维) (反馈调控) (集中注意) (把握关键)) (勇气、敏捷、简洁)
问题的类型:
是非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 复杂问题和简单问题
有关调查表明,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性较低 时,封闭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是7:3; 而当课堂教学内容的复杂程度较高时,二者的最 佳比例以6:4为宜。
提问的层次水平 1、回忆水平提问(谁、什么是、何时…) 2、理解水平提问(怎样理解、怎么样…) 3、应用水平提问(运用、分类、举例…) 4、分析水平提问(为什么、分析…) 5、综合水平提问(综合、归纳、小结…) 6、评价水平提问(评价、对…有什么看法…)
案例
《皇帝的新装》
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笑? 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恨? 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鄙? 读《皇帝的新装》你觉得谁最可爱? 光天化日之下,众目睽睽,骗子行骗为什么一 路绿灯? 这些问题角度各异,深度不同,教师依次提出, 引导学生边读边议,层层推进,把阅读课推向 高潮。
生:他在向大地鞠躬,表示感谢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教师追问) 生:因为风吹过来了。 师:对呀,调皮的风在和他做游戏呢,那么,还有别的想法 吗? 生:因为谷穗熟了。 师:你真聪明!知道谷穗弯弯是因为他成熟了。别的同学呢? (教师表扬学生的回答并转向其他学生)
一次完整地回答要经历:发问、候答、 叫答、学生应答、理答五个环节。
提问技能
甲骨文问字从问从口, 甲骨文问字从问从口,以会问讯之意。口在 门外,是外来之人问门内之人,后来为了字形 的整齐方正,把口子安在门内。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 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 断的活动。” 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第一次系统地 研究了教师的提问,发现教师提问和学 生回答大约占去了一般教学日80%的时 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每分钟约问2-4 个问题。
提问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但并非所有 的提问都必然能够实现这些功能。
不同类型的问题,难度不同,对学生的思 维要求不同,适宜提问的对象不同,需要 师生做出的回应也不同。 教师应当关注课堂提问,提高提问的水平 和对学生参与的反馈能力,使问题成为课 堂教学的纽带。
二、提问的基本过程
案例 《四季》一课的一次完整回答 师:谷穗为什么是弯弯的?(提出问题) (教师给学生时间考虑这个问题,并注意学生 的非言语信息,看是否需要提示。) (学生举手,教师示意一位学生回答。) 生:因为他在鞠躬呀。(学生应答) (教师等着该学生自己或其他学生考虑并肯定 或否定这一回答,学生没有反应,教师回应。) 师:他在向谁鞠躬呀。(教师追问)
提问的目的是什么
小资料
引起学生兴趣和吸引注意力:如果你能到月球上去, 你首先注意什么 发现问题及检查:哪位同学知道拉丁语VIA的意思 回忆具体知识或信息:哪位同学能说出这篇文章的主 要人物 课堂管理:你得到我的允许了吗 鼓励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综合我们所学的知识,那 些家用产品会表现出与钠元素有关的特性 组织或指导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叙述的形式,哪位 同学能告诉我什么是说明句 该使用什么水平的问题: -—— [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 》
等候 候答时间1 等候
教师发问
学生应答
候答时间2
教师理答
建议:对于低难度的问题,候答时间增加到 3—4秒,高认知水平的问题,增加到15秒。
四个阶段:
引入阶段: 引入阶段: 教师用不同的语言或方式表示即将提问, 使学生心理上有所准备。 陈述阶段: 陈述阶段: 陈述所提问题并作必要的说明。
介入阶段:在学生不能回答或回答不完全时才 介入阶段 引入此阶段。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
案例
都德的《最后一课》
文章主人公是谁? 文中出现了哪些重要人物? 上学路上,小弗朗士有那些所见所闻,由此 看出,小弗朗士是怎样的小男孩? 小说中出现几次“可怜”?联系语境思考分 别是什么意思? 小弗朗士是一个贪玩的小学生,可最后一堂 法语课使他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 感情发生了根本变化。你能说出有哪些变化 吗?能说出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吗? ……
课堂“问答现象”大观: “自问自答” 自问自答” 自问自答 有问少答” “有问少答” 有问无答” “有问无答” 有问争答” “有问争答” 有问巧答” “有问巧答” 无趣 尴尬 平淡 活跃 精彩
教学中的提问,什么情况下问?如何问?
一、提问概述
提问的含义:教师运用提出问题的方 法,通过师生相互作用,实现教学目 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
- 核查:核对查问学生是否明白 - 催促:让学生尽快作答或完成教学指示 - 提示:提出问题的重点或答案的结构 - 重复:在学生没有听清题意时,原样重复所提问 题 - 重述:在学生对题意不理解时,用不同的词句重 述问题
评价阶段: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学生的回 评价阶段 答,即理答(重复、重述、追问、更正、评 论、延伸、扩展、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