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钩及缓冲装置检修工艺

车钩及缓冲装置检修工艺

车钩及缓冲装置检修工艺
1.引用标准及适用范围
引用标准:《HXD3C型电力机车检修技术规程(C1-C4修)》、《HXD3C型电力机车维修手册说明》。

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HXD3C型电力机车车钩及缓冲装置检修。

2.材料
木楔、小枕木、汽油、棉丝、铁道锂基脂。

3.工艺装备
3.1工具:专用扁销、钳工工具。

3.2量具:钢直尺、游标卡尺。

3.3设备:980~1470kN压力机、手动砂轮机、专用升降小车、专用手推液压缸(检修缓冲器)、5吨天车、专用压具。

4. 基本技术要求
4.1限度表:
车钩及缓冲装置

号名称原形
C4修限

禁用限度
号名称原形

1
锁闭后钩舌尾部与锁
铁垂直面的接触高
≥40 2 钩舌与锁铁间的间隙≤6.5≤6.5 3
钩舌与钩锁之间的贯
通间隙
≤18≤18 4
锁闭后钩锁铁向上活
动量
5~22
5 钩舌销孔的直径φ424.0
≤φ46 6
钩舌销与销孔的间隙
(以短轴计)
1.2~
2.6 ≤3 7
钩舌与钩耳上下面的
间隙
1~6 ≤8
号名称原形

8 车钩的开度锁
闭状态

开状态
112~122
220~235
110~127
220~245
9 车钩的中心高度880±10 820~890<815或>890
10 钩尾销尺寸(宽×厚)(100±1
)×
(40±1)
≥96×36
11 钩尾扁销孔1103
+×44
2
+
≤115×49
12 尾框扁销孔长度1063
+≤111

名称
原形

13 钩尾销与销孔的间隙 前后之和
两侧之和
9~14 3~7
≤20 ≤8
14 钩尾部与从板间隙 0~8 0~8 15 尾框厚度 2821
+-
≥25 16 钩舌厚度
72
≥68
17
缓冲器、从板及尾框组装后中心偏差 ≤5
18
变形吸能单元安装面至端板垂直高度 28010
+
≤275
4.2基本技术要求
4.2.1车钩“三态”作用良好。

4.2.2组装后各部尺寸及配合尺寸均须合限度要求。

4.2.3钩体、均衡梁吊杆、钩尾销、钩尾框磁粉探伤,不许有裂纹。

4.2.4车钩从板与前从板座、缓冲器与变形吸能元件立板之间不许有1mm以上贯通间隙。

车钩尾部与从板间隙须符合限度要求。

4.2.5车钩防跳凸台高度为16~18mm。

4.2.6缓冲装置螺杆及螺母不许有松动,从板及预压板磨耗量不大于3mm。

拆下变形吸能单元检查端板不许有翘曲、变形、裂纹或倾斜,压缩尺寸不许超过原形尺寸5mm。

同一组两个吸能元件自由高度差不大于1mm。

4.2.7缓冲装置,外观检查缓冲器箱体不许有裂纹,胶泥不许有泄漏。

前磨耗板不许有裂纹、变形。

缓冲器与从板间不许有贯通间隙。

变形吸能单元端板不许有翘曲、变形或倾斜。

4.2.8车钩各零部件有下列情况禁止焊修:
4.2.8.1钩体上的横向裂纹,扁销孔向尾部发展的裂纹;
4.2.8.2钩体上距钩头50mm以内的砂眼及裂纹;
4.2.8.3钩体上长度超过50mm的纵向裂纹;
4.2.8.4耳销孔处超过该处端面40%的裂纹;
4.2.8.5上、下钩耳间(距钩耳25mm以外)超过30mm 的纵横裂纹;
4.2.8.6钩腕上超过腕高20%的裂纹;
4.2.8.7钩舌上的裂纹;
4.2.8.8车钩尾框上的横裂纹及扁销孔向端部发展的裂纹。

5.工艺过程
5.1解体前的检查
车钩解体后先检查车钩装置的“三态”作用及其它各项数据,并作好记录作为修理的依据。

5.2解体
5.2.1将钩舌置于全开位、分解钩提杆装置。

5.2.2拆下钩舌销下端开口销,取出钩舌销、钩舌、钩锁铁、钩舌推铁。

5.2.3拆解与牵引装置的连接后,用天车吊出车钩,放于指定地点。

5.2.4拆下缓冲装置。

5.3车下检修
5.3.1清扫擦洗干净车钩装置。

5.3.2磁粉探伤检查钩体、均衡梁吊杆、钩尾销、钩尾框,不许有裂纹。

有裂纹的部位按探伤规定处理。

5.3.3提杆和提杆座的整修。

清除不正常的弯曲变形,可用氧气热调恢复原形;焊修提杆及座孔的磨耗面,达到手提杆在落槽位拨动时不顶锁铁。

5.3.4外观检查缓冲装置,外观检查缓冲器箱体不许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