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美学、哲学理论
但丁的美学思想
上帝是美的本体,万物之美源于上帝 对西方美学的重要贡献:对人和尘世生活 有了更多的肯定,因而开始突破了神学美 学。 肯定人和现实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但丁的贡献
但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摆脱中世纪 神学观念的影响,但人文主义的新思想在 他那里已初见端倪。他的思想为后来文艺 复兴时期,美学思想摆脱神学的束缚,把 美从天国拉回到人间,奠定了的基础。
托马斯对美的界定
“凡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的” 1、美是通过感官使人愉快的东西——是否使人愉快 就成了判断事物美丑的标准之一 2、并非所有使人愉快的东西都是美的,只有在观赏 时直接使人愉快的才是美的。
——总之,托马斯认为,美是可感的,是认识的对 象,只涉及形式,不涉及内容;只引起快感,不 涉及欲念,没有外在的实用目的。
中世纪末期最大的神学家,经院哲学体系 的完成者。 主要著作:《反异教大全》和《神学大全》
托马斯的美学思想
与奥古斯丁美学思想的异同 相同:1、同为神学美学;2、上帝至美。一 切感性事物的美都源于上帝。 不同:在上帝的美之外,对人的审美活动和 感性事物的美有了更多的肯定和研究。— —即肯定了人对美的可认知性
教父哲学
何为教父哲学? 基本内容: 代表人物:德尔图良、奥古斯丁 对教父哲学的评价:愚弄和欺骗劳动人民 的精神鸦片,是为罗马奴隶制统治服务的 工具。
经院哲学
何为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的特点: 经院哲学的最高权威——托马斯· 阿奎那 对经院哲学的评价:经院哲学视为基督教 教义做论证的哲学。它是维护封建统治阶 级统治地位的工具,从而毒化下层人民的 思想。
奥古斯丁对后世美学思想的影响
奠定了后世神学审美的基础,影响后世的 理性主义美学和形式主义美学。 他对音乐的一些看法
奥古斯丁对音乐的看法
既肯定音乐的教化作用,又对音乐带给人 独立的内心体验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担忧— —矛盾的音乐审美思想
托马斯· 阿奎纳 (Thomas Aquinas,1226-1274)
奥古斯丁(Augustins 350-430)
中世纪初期基督教神学的主要代表,号称 “教会之父” 中世纪早期最重要的美学家,官方教会艺 术的理论家 主要著作:《上帝之城》、《忏悔录》、 《论自由意识》等——都涉及到一些美学 问题
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皈依基督教之前:认为美是整一或和谐, 是物质的美。 皈依基督教之后:美的根源只在上帝,美 是非物质的美。 对数的绝对化和神秘化,使之成为美的基 本要素。 对“丑”的阐释。 对世俗艺术的厌恶和反对。
对托马斯美学思想的评价
包含了合理的因素,但其哲学基础是完全 错误的,是为了维护教会统治而服务的, 在历史上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
但丁(1265-1321)
“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 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 人物就使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 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 诗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美学思想主要包含在《筵席》篇、《致斯 加拉大亲王书》、《论俗语》等书中
中世纪美学、哲学理论
王妍 00239201
中世纪: 从公元五世纪末到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至 十四世纪,是西欧社会形成、发展和繁荣时期, 历史上一般称作中世纪。
1、恩格斯的描述。 2、中世纪的西欧罗马的基督教占据至高无 上的地位。 3、中世纪的文化:基督教文化
中世纪哲学思想
此时期哲学思想产生的背景:西欧封建制 的形成和发展 基督教的统治地位 主要哲学思想:教父学、经院哲学
正是在这种极具神学色彩的哲学背 景下,作为哲学思想延伸的中世纪 美学理论也相应地呈现出了浓重的 神学色彩
中世纪美学思想
从古代到中世纪,西方美学发展到了一个 新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美学已被纳入神学, 其中心任务是论证“上帝至美”。 突出特点:神学美学 中世纪最重要的美学代表人物: 奥古斯丁、托马斯、但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