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兰亭集序●画语导入尝年之前的那个暮春,惠风和畅,一群文人于兰亭饮酒作诗。
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其乐融融,自不待言;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仰观俯察,极视听之娱。
其中有一位书法家,感于事过境迁、死生无奈,挥笔写下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他就是“书圣”王羲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王羲之,去体会他那字里行间所渗溢着的旷达的情怀吧!●【字词梳理】1.正音癸.丑() 修禊.()流觞.() 娱.乐()游目骋.怀() 契.合()彭殇.() 形骸.()契券.() 遏.制()答案:ɡuǐ,xì,shānɡ,yú,chěnɡ,qì,shānɡ,hái,quàn,â。
2.辨音会.稽() 会稽.() 联系.()会.计() 稽.首() 系.鞋带()会.面()答案:kuài,kuài,huì;jī,qǐ;xì,jì。
3.辨形急(tuān)符(qì)不安(zhuì)而不舍(qiâ)测(chuǎi)答案:湍,惴惴,揣;契,锲。
【词语积累】词语释义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群英荟萃、人才济济的兴旺景象。
游目骋怀:舒展眼力,开畅胸怀,形容身心开阔舒畅。
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的束缚。
【文言整理】1.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同(2)虽趣舍万殊同答案:(1)“悟”同“晤”见面(2)“趣”同“取”取向2.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今义:种类(3)或取诸怀抱..古义: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4)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今义:文雅;指文化或文人答案:(1)它(曲水)的旁边的地方(2)指天地万物(3)襟怀抱负(4)这次集会的诗文3.词类活用(1)映带.左右()(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3)齐.彭殇为妄作()(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5)足以极.视听之娱()(6)所以游.目聘.怀() ()答案:(1)名词作动词环绕(2)形容词作名词贤士;年轻的人,年长的人(3)形容词作动词把……看成平等(4)数词作动词把……看作一样(5)副词作动词尽(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奔驰4.一词多义(1)于当其欣于所遇得复见将军于此长于臣(2)之及其所之既倦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夫人之相与足以极视听之娱(3)向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沛公北向坐秋天漠漠向昏黑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向使三国各爱其地(4)修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5)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6)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7)临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8)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答案:(1)介词,对介词,在介词,比(2)动词,往,文中指得到指示代词,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3)副词,往昔、过去介词,朝着动词,接近、临近动词,奔向连词,如果、假若(4)高长修建整治、治办(5)注定周约定(6)情致达到招致(7)面对迎面对将要(8)地方下一等按次序行军途中驻地5.特殊句式(1)死生亦大矣(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3)当其欣于所遇(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5)不能喻之于怀答案:(1)判断句(2)介宾短语后置句(3)介宾短语后置句(4)定语后置句(5)介宾短语后置句【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王羲之(公元321~379),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世居会稽山阴。
是东晋也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书法家。
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王右军”。
早年从卫夫人学习书法,其书法艺术影响之大,在书家之中,罕有能与之相比者,故有“书圣”之称。
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
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或以散驭骈的作家之一。
2.背景展示兰亭,地处绍兴城西南25华里的兰渚山下。
兰渚山为越王勾践种兰之地,汉代置驿亭,名曰兰亭。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好友谢安、孙绰等四十余人修禊于此,泛觞赋诗37首,王羲之即兴撰书《兰亭集序》,被后世称为“书法绝品”、“天下第一行书”,兰亭亦因此成为中国书法圣地。
今兰亭为清康熙十二年(1673)重建,1980年整修。
兰亭为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
3.文体知识《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
“序言”简称“序”,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
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
不论是古代还是今天,都有一种叫作“序”的文章,比如描述文人雅集的《兰亭集序》、记述高阁盛宴的《滕王阁序》、自勉励人的《送东阳马生序》、交代写作因由的《〈呐喊〉自序》等等。
●【图解文本】1.文章第1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说说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探究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是:(1)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3)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一是“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一是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2.在文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种看法?探究本文感情曲折深沉,脉络清晰。
开头写宴集之“乐”;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由聚想到散,人生苦短且无法把握,不禁“痛”从中来;又由“兴感之由”与古人“若合一契”,借此批判了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联想到后人视今人之文,亦会同慨死生之大,然而生命不能永恒,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故作序希望兰亭宴集的诗文能引起“后之览者”的感慨与共鸣。
文章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最后以“悲”叹作结,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表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强烈关注,这在当时流行“一死生,齐彭殇”消极思想的社会背景之下,是敢于直面人生的客观现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3.文章第一部分言乐,第二部分忽然言悲,是不是显得突兀?为什么?探究不突兀。
因为兰亭聚会,自然是乐事,但是有聚必有散,世间“没有不散的筵席”。
聚会难而短,分散易而长。
这种欢聚难常的感触已经使人情绪低落;而由聚散再想到人生之短促、死生的悬隔,更令人悲从中来。
其实,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描述聚会的欢乐后,因感人生无常而转入悲伤的例子,俯拾即是。
可见聚散生死这股悲凉之雾,始终笼罩着文学家的心灵。
本文由乐转悲,也就不足为怪了。
而且作者在深沉的悲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念和热爱,与上文的乐生之旨契合无间。
4.《兰亭集序》中表达的思想和老庄思想一致吗?探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但是,他的生命观不同于老庄的道家思想。
在王羲之看来,对生的执著、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就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而树立了自己的生命的意识——“死生亦大矣”。
5.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描述了生命的不同状态,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同时蕴涵着深深的“悲情”,作者悲从何处来呢?思路提示一人生如白驹过隙,美好却短暂。
一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自由地生存在社会上,好静者常在室内清谈佛老,好动者喜爱纵情山水,遇上喜欢的事物就心满意足,因为乐而忘了忧愁,竟然“不知老之将至”。
思路提示二来自生命本体的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
当人们“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但转眼之间,“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这就是说,人的欲望,人对美的感受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得到的东西即使很好,很快也会厌倦,感慨也随着产生了。
思路提示三“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时间快速流逝,事物的急剧变化,更显出生命的脆弱,所以“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更何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生命最终要归于毁灭,这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人生之大悲啊!悲来自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洞察和对时间无情的恐惧。
●文苑小憩霞光灿烂,赏读经典书卷——感悟【含英咀华】兰亭名联清响拟丝竹;真契齐古今。
——沙孟海题绍兴山阴兰亭惠日朗虚室;清风怀古人。
——钱君匋题绍兴山阴兰亭此地有崇山峻岭;是日也天朗气清。
——绍兴山阴兰亭(集《兰亭集序》句)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座放言无古今。
——绍兴山阴兰亭竹荫满地清于水;兰气当风静若人。
——绍兴山阴兰亭深林闲数新添笋;曲治时现旧放鱼。
——绍兴山阴兰亭俯仰之间,已成陈迹;少长咸集,畅叙幽情。
——绍兴山阴兰亭修竹风吟,似闻群彦咏;清流雾结,想见大王书。
——王遽常题绍兴山阴兰亭寄傲林丘,三春陶和气;散怀山水,千载挹遗芳。
——杨思树题绍兴山阴兰亭临内史书,每抚斯文多感慨;入山阴道,得逢胜地且勾留。
——杨昌浚题绍兴山阴兰亭斯地占有情风月,无尽湖山,胜会记千春,不识几经癸丑岁;何人继两晋衣冠?一时觞咏,清游追上巳,可能重返永和年。
——张荣培题绍兴山阴兰亭兰亭序周杰伦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牧笛横吹黄酒小菜有几碟夕阳余晖如你的羞怯似醉摹本易写而墨香不退与你共留余味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迭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弹指岁月倾城顷刻间烟灭青石板街回眸一笑你婉约恨了没你摇头轻叹谁让你蹙着眉而深闺徒留胭脂味人雁南飞转身一瞥你噙泪掬一把月手揽回忆怎么睡又怎么会心事密缝绣花鞋针针怨怼若花怨蝶你会怨着谁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迭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而我独缺你一生的了解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手书无愧无惧人间是非雨打蕉叶又潇潇了几夜我等春雷来提醒你爱谁●【美文欣赏】王羲之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我读《兰亭集序》白坤峰王羲之也认识到人总是要死的,“修短随化,终期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