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民营实体书店生存现状和发展思路的调研和思考

关于民营实体书店生存现状和发展思路的调研和思考

关于民营实体书店生存现状和发展思路的调研和思考——一些民营实体书店倒闭、破产的主要原因,能否改变这种状况近几年来,全国近50%的民营实体书店关张,且这一趋势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尤其是2011年以来,国内一些知名书店,风入松、季风书园、光合作用相继歇业,一些民营小书店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悄然关门。

曾经在全国赫赫有名的长三角出版物市场如今的人气和销量也已经跌至冰点,不少经营者纷纷要求退出,这是市场开业20年来的第一遭。

全国著名学府南京大学附近曾经环绕着着众多的民营书店,如,先锋书店、万象书坊、唯楚书店、品雨斋书店、复兴书店、洞庭书店、潇湘书院、学人旧书店等等。

几年前这里曾经热闹非凡,来这里读书、选书、淘书的老师和学生,文人和学者接踵而来,络绎不绝。

先锋书店和万象书坊的独特品位,唯楚、品雨斋、复兴、学人等旧书店因其经营的文史哲类图书数量多、品质高还吸引了许多外地的淘书者。

有读者说他在走访了十几个城市的旧书店之后,觉得只有南大周边的旧书店的书品质最高,在全国旧书店圈中实属翘楚。

可眼下这样的境况早已变成了美好的回忆。

先锋书店几年前就搬走了,万象书坊也搬了几次家,这两家书店虽然离南大不算远,可毕竟早已不是原址。

不知什么时候,潇湘书院、洞庭书店消失了,复兴书店也要和学人旧书店合并了,据说至少还有七八家书店已经不见了踪影。

就连一度经营状况良好开在北京东路市政府和南京外国语学校附近的南京春秋书店去年也悄然关闭。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书店倒闭、破产或者搬离原址呢?笔者走访了这些书店并做了一些分析和思考。

一、一些民营实体书店倒闭、破产的主要原因(一)行业内的不公平竞争,网上书店的低价倾销是致命的因素之一网店的低价倾销使书店沦为网店的样本室,虽然书店平时并不缺少读者,可是看得多买的少,网店超低的价格自然成为读者的购买理由。

可网店除了赔本赚吆喝外,也有不少书是盗版的。

笔者有位在新闻出版部门工作的朋友就不小心给自己的孩子买了盗版图书,看文字印刷一点不输正版,可看看插图就露出了马脚。

有关部门对实体书店的监管一直比较规范,一些出版物市场如南京的长三角出版物市场还有出版物进场销售前的审读制度,可网店的出版物销售前有人审查吗?售卖盗版出版物谁来查处?谁来监管?(二)经营成本尤其是房租、人力资本的不断攀升成了压垮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小书店的最后一根稻草出版物发行业是一个微利行业,近几年无论是用工成本还是经营费用都在不断增长,致使书店房租支出、人工费的支出在费用比例中的份额越来越大。

在偏远的郊区过去租一间库房一个平方8元,现在要16元,甚至20元;在市口并不是很好的大学校区,比如有个学术书店,130平方的店面,去年一年租金是18万,今年涨到了26万。

一年的销售如果只有200万,毛利约80万,人员(4人)工资12万,税负7万,水电费运杂费等3万,给读者打折让利40万(暂且按8折计算),去年的结果利润为零,今年就要亏损8万。

品雨斋书店是位于南大附近的一家旧书店,面积约50平米,每年的租金高达10万元。

年销售40万元,毛利如果按照50%计算,去掉房租、税费、水电、运杂费、通讯费已经所剩无几,几乎雇不起员工了,其实毛利往往达不到那么多。

唯楚书店因为房租和收购旧书成本的压力没有雇员工,年迈的父母就是他们的义务帮工,他们甚至连录书目的员工都找不起。

这几年他们收购了很多很有价值的旧书,可旧书的周转率比不了畅销书,一不小心资金就得压上去一两百万。

南京外国语学校附近的春秋书店也是因为难以承受的高昂房租无奈关门的。

然而,年均收入3万元的工资,并不能让雇员满意,房租、水电、运杂费也面临着随时上涨的危险。

由于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实体书店的员工普遍工资水平不高,致使书店招工难、用工难,也导致员工队伍的不稳定,企业乃至这个行业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隐忧。

(三)过重的税费让实体书店雪上加霜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出版发行行业都实行了低税或者免税政策,这个行业本来就是个利润微薄的行业,由于进入门槛较低,使得行业内的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这几年网店的价格战,又将本来利润就薄的行业逼入绝境。

因此,过重的税费使实体书店不堪重负。

与国有书店相比,民营实体书店未曾享受任何优惠政策,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各种附加费一点也少不了。

虽然,现在国家对小微企业实行了月营业额2万以下的免税政策,可目前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少之又少,能享受到免税政策的民营实体书店实在太少了,即便有,一年也只是数千元,相反如果为了维持每月不超过2万元的营业额又不可避免地遏制了民营书店创新发展的积极性。

(四)资金短缺是民营书店的发展瓶颈民营书店缺乏自有发展资金,进货渠道窄,融资渠道难,发展空间小,想要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做一些营销活动,既缺乏资金更缺乏资源。

二、民营书店的生存和发展既需要政府的扶持,也需要自身的努力既然民营实体书店经营如此困难,那是不是就该顺其自然让他们自生自灭呢?民营实体书店真得就没有发展空间了吗?NO,答案是否定的!实体书店是城市的文化符号,一座城市要有文脉,文化的文脉,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能没有书店的!一座城市既要有大型书城,有很好的专业书店,也要有遍布街角、学区、老百姓生活集聚区的各类型的书店,其中也包括很有特色的民营小书店。

要改变这个现状,既需要社会的涵养和政府的扶持,也需要民营书店自身的努力。

(一)民营实体书店希望政府做什么?1、整顿行业秩序,建立公平、公正、规范的行业规则。

没有一个惠及产业链各方利益的,符合时代精神,公平合理的产业政策,不能建立健康、有序、公正、公平、诚实、守信的行业秩序,即使有再多的优惠政策也只能是只治标不治本,只解决一时之需,解决不了行业发展的长远问题。

与此同时,民营书店也应享受和国有书店同等的国民待遇;制止网上书店的不良竞争,像查处实体书店中的非法经营、售卖盗版图书那样去监管网店。

2、倡导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重要国策,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发出了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的号召,倡导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并落到实处就显得更加重要。

世界读书日活动,每年的各个城市的读书节活动,设立国家阅读日,甚至为阅读立法,然而,这只是形式。

倘若国家以及各级政府能够真正的介入这些活动,并把推广阅读、阅读进社区、进村落、进家庭、进校园、进企业班组等活动作为工作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就会极大地提升阅读推广的力度和进度。

同时,国家和各级政府也可以拿出一点资金来对这些阅读活动开展得好的单位、社区、书店进行表彰、奖励和资助,这也会极大地调动基层政府、社区、学校、企业和书店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为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书店免税减负。

目前实体书店要缴纳的税费有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教育费附加、社会保险费等。

人民日报《中小企业税费负担调查近半利润上缴做梦盼减税》一文中披露,“中小企业的实际税负已超过30%。

再加上我国税制结构不合理,增值税、营业税等流转税占税收比重超过60%。

”据报道,我国实行的13%的增值税率,大大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

过高的税负政策不但使企业不堪重负,也不符合出版发行行业原本就是明码标价、“保本微利”的实际情况。

因此,我们认为政府支持实体书店的发展,减免税负势在必行,同时也希望民营实体书店可以享受与国有书店同等优惠的政策,以实现公正公平。

4、对实体书店的网点建设留余地,对有特色,受到读者喜爱的民营实体书店给予一定的房租补贴。

当下,商业用房的租金在不断攀升,这已成为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实体书店的刻骨之痛。

今年初有个民营小书店的经营者给市委领导写了一封信,他说,“南京的文化氛围位居全国前列,然房价水平亦居于前列,经营成本年年攀升,而图书的利润却日益微薄,种种困难迟滞了我们发展的步伐。

然而,读者的期待和国内同业的鼓励使我们不能放弃,任重而道远。

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对我们进行指导和支持,使我们能够以南京为中心,以专业的力量对外展示南京的文化坐标。

”我们认为对城市中的部分特色书店、地标书店进行房租补贴是个好办法。

对那些如南京的先锋书店、万象书坊、唯楚书店、品雨斋书店、学人旧书店、春秋书店等在读者中有较好的口碑,在社会上也有广泛影响的特色书店、专业书店,建议政府给予一定的房租补贴,让城市的街道上,不只充溢着商业和消费,也留下一些涵养文化的空间。

去年,柳斌杰署长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提到“将国有书店的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所有城市的繁华街道必须给书店预留位置,社区新建的地方都要留出书店经营的位置”。

我们认为这些政策措施非常好,无论你是谁,每个人都是社区的一份子,都生活在社区中,因此,建立更多的社区书店更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涵养城市的文化品位,方便读者购买和阅读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过,建立社区书店不仅国有书店有这样的资格,符合条件的民营书店也应有同等资格才好。

同时,我们更希望这些说法不要只停留在报纸上和领导的讲话中,而能真正落实到实际生活中。

5、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建议政府每年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通过行业检查、行业监督、行业评优对坚持方向、服务社会,遵纪守法、接受监督,优质服务、读者满意,业绩优良、效益突出,诚信经营、注重信誉的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实体书店进行表彰和奖励。

通过表彰和奖励让实体书店学习有榜样,前进有方向,服务有热情,经营有底气,创新有思路,未来有奔头。

(二)民营实体书店自身应该做什么?除了政府的扶持,民营实体书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绝不能依赖政府的扶持而停滞不前,突破、创新、转型应该是民营实体书店自救和发展的主要课题。

1、细分读者,准确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领域和服务对象,做专业书店、特色书店、个性书店、社区书店。

书店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得以生存,尤其是独立书店、民营实体书店。

在实体书店的转型突围中,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实体书店更应向“专、精、特”方向转型。

如,南京的先锋书店将自己定位为学术书店,南大的第二图书馆,在大学的老师和学生,全国各地的作家和文人学者中拥有众多的支持者。

江苏都市文化书店的经营理念是锁定小众,做精做深。

都市文化书店总经理孙长茂迈出的改革第一步就是建立自主品牌,这使得已经有20年历史的书店逐渐焕发新颜,他们所经营的产品基本涵盖了艺术图书、美术用品、音像制品等艺术所有科系。

2、业态创新,引进多元业态,经营延伸产品,打破书店只能单一经营的思维禁区。

书店光靠卖书已经难以为继,而通过主业加副业的模式,不仅可以盈利,让书店生存下来,副业还能带动书业,从而提高图书销售,起到保护图书与书店的目的。

例如,南京先锋书店找到了能够给书店造血的产品———“文化创意产品”。

所谓“文化创意产品”,就是那些与图书相关的笔记本,放图书、杂志或报纸用的藤篮,秉烛“夜”读的香烛,咖啡杯、艺术相框、纸质书架、雨伞、个性文化衫、手工玻璃,以及红色经典系列布包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