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验收检查表
验收 1 2
外 观 检 查
4 5 6 7 8
模 膛 尺 寸 、 粗 造 度 精 密 锻 模 热 处 理 锻 压 设 备
1 2 3 4 5 1 2 3 1 2 1 2 3 1 2
锻 模 安 装
3 4 5 6
锻 模 预 热 模 具 防 护
1 2 3 1 2 3 1 2
安 全
3 4 7 8
验收标记: 合格 ○ 不合格 × 无此项目 / 验收1:表示第一次验收 2:表示第二次 验收
第一次验收人员: 第二次验收人员:
验收日期: 验收日期:
检验要领
检验方法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尺寸 尺寸 尺寸 尺寸 红丹粉 尺寸 尺寸 尺寸 尺寸 尺寸 尺寸 目视 硬度计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直尺 /目视 直尺 /目视 直尺 /目视 直尺 /目视 直尺 /目视 温度计/目 视 温度计/目 视 温度计/目 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锻模验收检查表
项目名称 调试设备
类别 序号
1 2 3 模具铭牌及杆位置示意 模具颜色 标识(“F”标记、模具重量、箭头标记、模具号等) 模体无明显缺陷 起吊孔的螺纹规格 闭合高度检查 将上、下模合上,检查角对齐,检查曲线分模线局部不密合的程度和锁扣间隙的大小 锻模模块外形尺寸及基准面、分模面间的相对位置,可用万能量具进行测量,其尺寸 精度及形位公差应符合图样和专用技术条件中的规定 将检验合格的样板放在模具指定的位置线上,其基准面应与模具分模面紧靠,检查样 板型面与模具型面的透光间隙,应小于模膛相应尺寸的3/5 锻模模膛的某些部位,如园柱面、园锥面等,可用进行着色检查 浇注样件(铅样或低熔点合金)作进一步检验,样件用万能量具或三坐标测量,以确 定模膛错移量和全部几何尺寸是否符合图样要求 用比较法检验模膛表面粗造度,当模膛表面纹路深度小于或等于标准块纹路深度时, 即合格 用粗造度仪检验模膛表面粗造度 按照图样尺寸绘制坐标点,换算出各测量点坐标值,用三坐标对各测量点进行处理 对比实际测量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差值,根据公差判断是否合格 根据锻模精度选用光学跟踪仪检验(委外) 不允许有裂纹、碰伤、腐蚀和严重氧化等缺陷 模具硬度应符合图样要求 检查锻压设备动作运行状况 检查锻压设备能力,不能偏大、偏小 检查安全、防护措施 锻模在锻压机上的装夹要紧固牢固 上、下模的基面应相互平行,并与运动方向垂直、错移量应减小到最小范围 燕尾槽支撑面应与锻模分型面平行 上、下模分型面应相互平行 燕尾槽支撑面与基准面不允许存在间隙 锤头与导轨的间隙,在保证正常作业情况下应取最小值 锻模预热可以防止锻模破裂,一般预热温度为150~350°C 预热方法:小模具可在炉口烘烤 对安装在锻压机的较大模具预热,把加热到1000~1100°C的钢板放在上、下模之间 烘烤 选用合适的润滑剂,对锻模使用在润滑,减少模具的磨损,便于金属充满模膛和锻件 易于取出,延长锻模使用寿命 必须尽可能去除坯料的氧化皮,延长锻模的使用寿命 按照锻模使用状况和履历,介绍对锻模进行修复,延长锻模使用寿命 起吊孔吊柄,螺栓紧固式吊柄 安全防护板、护罩 模具上下模座连接板 非工作面倒角 模具各部分清洁,无锈蚀 配件齐全
YJ/JS-C-10
零件名称 图号
检验项目 检查 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工序号/名称 模具编号
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按图纸规定 按用户要求 按用户要求 按图纸 按用户要求 按图纸尺寸 按图纸尺寸 按图纸尺寸 按图纸尺寸 无单边接触,无损伤 按图纸尺寸 按图纸尺寸 按图纸尺寸 按图纸尺寸 按图纸尺寸 按图纸尺寸(放大倍数10~20) 按图纸规定 按图纸规定 设备运转正常 设备锻压能力 工作现场5S 手动检查 手动检查 手动检查 手动检查 手动检查 手动检查 按模具相关规定 按模具相关规定 按模具相关规定 按模具相关规定 按模具相关规定 按模具相关规定 坚固,无松动、破损、毛刺 坚固,无松动 符合图纸 按图纸要求 5S 符合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