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节.子宫输卵管解剖(1)教程文件

第一节.子宫输卵管解剖(1)教程文件


右侧卵巢皮样囊肿
右侧卵巢畸胎瘤,可见钙化影和密度减低区
右侧卵巢畸胎瘤,有18颗牙齿
右侧卵巢实质性畸胎瘤
(七).子宫肌瘤钙化:由于肌瘤退 行性变后,发生钙化, 占2~4%. 盆腔中央可见钙化阴影, 呈成 堆的海绵状钙化阴影或粗颗粒 状不规则钙化影,岩石状或条纹 状.有时肌瘤较大,密度较高时, 可出现软组织影.
左侧输卵管串珠样钙化
双侧输卵管伞端钙化
左侧输卵管伞端钙化呈棒状
(四)卵巢钙化:磷酸盐钙化,可以 是双侧位于盆腔两侧,但以单侧 多见,呈岩石状,蛎壳状,珊瑚状, 斑点状.
(五).静脉石: 盆腔两侧相当于两 坐骨棘周围可见多数圆形致密 影 , 边缘光滑, 锐利, 密度均匀, 直径0.3~0.5cm
(二).禁忌症:
1.急性和亚急性内生殖器炎症, 以免感染扩散.
2.有发热或严重的全身性疾 患, 如心血管疾患,肺部疾患, 有 出血倾向等全身情况不良者 , 体温在37.5度以上者.
3.子宫出血:易形成栓塞.
4.经期及排卵期: 经期子宫内膜 功能尚未恢复.排卵期子宫内膜 增厚,子宫壁张力小, 造影误认 为输卵管不通且此期内膜肥厚, 血管扩张,注油时导管顶端易误 入内膜, 因而引起油剂进入血 管造成油柱.
一.平片摄影:
子宫输卵管为软组织器官,缺 乏天然对比,所以在平片上不显 影,在临床妇产科应用中, 盆腔平 片可以了解骨盆内有无钙化, 骨 化或其他异常致密影, 从而诊断 盆腔内器官的病变, 并能同时观 察骨盆骨质情况,有组于作鉴别 诊断.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盆腔淋巴结钙化:最常见为 盆腔两侧,可能是两侧附件所 属淋巴结或沿腹主动脉,髂总 动脉及两侧髂内动脉两旁淋 巴结及骶中淋巴结钙化 , 呈边 缘不整的圆形,斑点状,颗粒状 钙化灶,其分布主要沿着大血 管周围或大血管分叉处.
2.生殖器畸形:用以显示子宫及输 卵管内腔的大小,形态及位置, 如同时并用盆腔充气造影,更有 助于全面了解整个内生殖器畸 形的情况.
3.子宫不正常出血:寻找子宫不正 常出血原因,了解子解粘膜及内 腔情况,不正常出血是否由子宫 内膜息肉或粘膜下肌瘤所引起.
4.子宫内膜疾患:慢性子宫内膜炎, 结核等.
5.输卵管积水,炎症,结核等.
6.各种与生殖器相通的瘘管,可以 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显示瘘管 与生殖道的关系.
7. 各种绝育措施以后观察输卵管 情况.有时在输卵管结扎术后需 考虑再接通,术前作造影可了解 输卵管情况,以决定是否能作手 术.
8.利用子宫输卵管造影后24小时 碘油在盆腔分布的情况诊断小 骨盆内炎症.
5.妊娠期不宜作,防止流产,感染 或X线损害胎儿.
6.宫腔恶性肿瘤:子宫癌或恶 性绒毛膜上皮癌时,为防止 癌细胞向输卵管及腹腔转 移,以不用为宜.
盆腔淋巴结钙化
髂总动脉旁淋巴结钙化
髂动脉旁淋巴结钙化合并肠系膜淋巴结钙化
(二).输卵管结核钙化 : 盆腔两侧 可见串珠状,蚯蚓状,细带状,棒 状钙化.伞端钙化 可呈桑椹状 . 碎片状钙化可见于结核性输卵 管积脓.
(三).肠系膜淋巴结钙化 : 多位于 盆腔右上方 或右侧髂骨凹处 , 可见大小不等钙化的淋巴结, 位 置可变动 ,说明是随肠蠕动而移 动.
左侧卵巢钙化岩石状(分层)
卵巢钙化呈蛎壳状
左侧卵巢蛎壳状钙化
左侧卵巢珊瑚状钙化
左侧卵巢斑点状钙化

(六).卵巢皮样囊肿或畸胎瘤:壁 层钙化,呈均匀状或不规则状, 蛋壳状钙化. 肿瘤内含有牙齿 或骨骼可以清晰显示. 有时肿 瘤内含有脂肪或皮脂样物质, 可以显示出有清晰边缘的密度 较低的区域, 但很难与肠道内 气体区分.
(十).输尿管结石: 骶髂关节附近 或其内侧可见枣核状钙化阴影 . 呈分层状,其长轴与输尿管走行 一致, 如结石嵌顿在输尿管下 段 , 其形态可呈椭圆.
左侧输尿管下段钙化呈串珠状
在摄取骨盆平片前必须嘱患 者排空尿及粪便,必要时应作清 洁灌肠,以免肠道内粪便或膨胀 的膀胱而影响诊断.
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八).石胎:往往由于陈旧宫外孕所 致.形成过程:输卵管妊娠激发破 裂后,胎儿死亡形成木乃伊,日久 后,逐渐钙化,形成石胎.盆腔中 央或一侧可见胎芽阴影,并可见 胎头阴影,直径约1.5cm,胎头,胎 身,小肢体均钙化.
子宫肌瘤钙化
子宫肌瘤钙化呈岩石状
(九).膀胱结石:盆腔中央下方可 见同心圆形分层状阴影.
(hysterosalpingognaghis)
是用一定的器械将造影剂从 子宫颈内口注入子宫,以显示子 宫颈管,子宫腔及两侧输尿管的 一种X线检查方法.
(一).适应症.
1.不孕症: 子宫输卵管是检查原 发或 激发性不孕原因的常用方 法, 它不但能了解子宫 及 输卵 管有无先天性畸形或病理情况 存在, 还能了解输卵管是否通 畅, 从而了解不孕的原因.有时 输卵管轻度阻塞,造影后可使输 卵管通畅 , 达到治疗目的.
二.输卵管:开口于子宫两侧角部, 正常输卵管柔软似飘带状, 长 8~14cm.由内向外分为四部分:
间质部:穿行于子宫角壁内,开口 于子 宫腔.
峡部:此段细直,壁厚,管腔小.(结 扎术多在此段).
壶腹部:弯曲,管壁薄,管径大,占全 长2/3.
伞端(漏斗):呈漏斗状,漏斗周缘 有许多花瓣样突起---称伞.
第二节.检查方法.
由于影象学的不断发展,常规X线 检查在妇科疾病的诊断中逐渐被取 代,但因价廉,无须昂贵设备, 而且如 子宫输卵管内膜结核或输卵管是否 通畅 , 盆腔异常 钙化影等能全面清 楚地显示 , 仍不能被 其他影象学所 取代, 具有相当的重要作用. 常用的 X线检查方法有平片,子宫输卵管造 影,盆腔充气造影 , 盆腔血管造影及 淋巴影,B超,CT,MR等.
第一节.子宫输卵管解剖(1)
子宫前为膀胱,后为直肠,其位 置可随膀胱与直肠的充盈状态 而变化.
a.当膀胱充盈,直肠空虚时,使 子宫底向上伸直.
b.当膀胱空虚,直肠空虚时,使 子宫底向前移.
子宫正常位置为轻度前倾,前 屈.
a.前倾:子宫体轴与阴道轴相交呈 开向前直角(90~100度).
b.前屈: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弯曲, 为170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