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例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例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例
标签: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1 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女,26岁,育1-0-0-1。

因“停经62 d,腹痛2 d,加重伴阴道出血1 d”于11月8日入院。

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腹部压痛,不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

妇检:阴道见少量鲜红色血液,宫颈Ⅰ度糜烂,无举痛,子宫平位,如孕50 d,质软,活动度可,压痛明显,右侧附件压痛反跳痛明显,未及明显包块;左侧未及明显包块,无压痛。

B超(11月8日本院)提示:(1)子宫增大,宫内未见孕囊;(2)右侧卵巢内侧扭曲状囊块。

血β-hCG(11月8日)32 680.00 mIU/ml;β-hCG(11月9日)32 680.00 mIU/ml;血β-hCG(11月11日):39 890 mIU/ml。

复查B超(11月11日)示:右侧卵巢前方见39.0 mm×36.0 mm×23.0 mm囊性为主的混合性团块,似见孕囊样回声,考虑宫角妊娠可能。

B 超反复确认后,考虑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急诊手术治疗。

术后病理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病例2,患者,女,28岁,已婚,育1-0-2-1。

因“人工流产术后30 d,突发性下腹痛2 h”于2012-06-19入院。

患者平素月经规则,末次月经2012-04-21,性状如常。

5月19日因“早孕”在当地医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术后阴道出血淋漓不断至今,无腹痛,术后未予复查。

入院前2 h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突发下腹痛,伴有肛门坠胀感、体软乏力,伴头晕、眼花,略感胸闷、心悸,无晕厥。

入院查体:P 70次/min,BP 70/40 mm Hg,面色苍白,表情淡漠,四肢湿冷,贫血外观,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膨隆,压痛及反跳痛明显,肝脾肋缘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阳性。

妇检:外阴发育良好,阴道畅,宫颈光,宫颈举痛,触痛明显,盆腔触诊不满意。

子宫附件B超示:子宫左侧混合性包块,伴盆腹腔大量积液。

考虑“(1)异位妊娠;(2)腹腔内出血;(3)失血性休克”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游离血液及血凝块约3500 ml,子宫正常大小,略饱满,左侧宫角部膨大约3.0 cm×3.0 cm×2.0 cm,表面呈紫蓝色,质软,并见2.0 cm×2.0 cm大小破裂口及活动性出血,左卵巢及右侧附件外观无殊,遂行左侧宫角楔形切除术。

术后病理报告:(左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

2 讨论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经过子宫壁的输卵管内。

实际输卵管间质部全长约2 cm,位于子宫角,是输卵管通向子宫的交界处[1]。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虽少见,但后果严重,其结局几乎均为输卵管妊娠破裂[2]。

由于输卵管间质部管腔周围子宫肌层较厚,血运丰富,因此破裂常发生于孕12~16周,其犹如子宫破裂,症状极严重,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低血容量休克症状,危及生命。

其临床症状体征与其他部位的输卵管妊娠相似,但阴道出血较少见,仅25%左右的患者有阴道出血[2]。

并且孕8周以前的输卵管间质部妊娠难以和宫内妊娠区别,极易误诊,上述病例即可佐证。

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的治疗显的特别
重要。

通过上述病例可知:(1)诊断早期妊娠要慎重,对妊娠部位不明确的,动态监测hCG及反复多次复查B超非常有必要,对于人流术后持续阴道出血、腹痛、hCG持续阳性的应该高度警惕输卵管间质部妊娠;(2)B超检查对明确妊娠部位提供重要价值,但仅供临床医生参考,应结合临床不能盲目信任;(3)考虑疾病时不能因发生率极低而忽略;(4)作为全科医生碰到以上情况应及时转诊。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27.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1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