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练习题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练习题

血液系统疾病用药练习题一、最佳选择题1、维生素K为A、抗贫血药B、抗凝血药C、促凝血药D、抗血小板药E、血容量扩充药2、拮抗双香豆素类过量引起出血的适宜解毒药物是A、维生素KB、氨甲环酸C、氨甲苯酸D、鱼精蛋白E、链激酶3、手术后出血和血友病辅助治疗宜选用A、维生素KB、鱼精蛋白C、氨甲环酸D、硫酸亚铁E、右旋糖酐铁4、下列关于蛇毒血凝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妊娠期妇女出血时,应避免使用维生素K1和蛇毒血凝酶B、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C、用于新生儿出血时,宜在补充维生素K后再用本品D、在完整无损的血管内无促进血小板聚集的作用E、用药期间应监测患者的出血、凝血时间5、有关维生素K的描述,错误的是A、天然维生素K为脂溶性B、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C、对于应用链激酶所致出血有特效D、静脉注射宜缓慢E、较大剂量维生素K1可致新生儿溶血6、新生儿出血宜选用A、维生素B12B、肝素C、香豆素类D、维生素K1E、阿司匹林7、关于氨基己酸的描述,错误的是A、对慢性渗血效果较差B、高剂量直接抑制纤溶酶的蛋白溶解酶活性C、低剂量抑制纤维酶原的活化作用D、口服或静脉给药起效较快E、口服生物利用率较高8、有关华法林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内有抗凝血活性B、作用强且稳定可靠C、能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D、起效缓慢E、过量中毒时可用鱼精蛋白对抗9、与肝素相比,华法林的作用特点不包括A、口服有效,应用方便B、价格便宜C、起效快D、作用持久E、在体外无抗凝血作用10、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血药是A、维生素KB、华法林C、肝素D、达比加群酯E、利伐沙班11、肝素抗凝血治疗引起的自发性出血,宜用的抢救药物是A、氨甲环酸B、维生素KC、鱼精蛋白D、氨甲苯酸E、硫酸亚铁12、不属于肝素的适应症A、肺栓塞B、防治血栓形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蛇咬伤所致DICE、血液透析13、下列关于肝素类药物的抗凝血作用描述正确的是A、仅在体内有效B、仅在体外有效C、体内、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D、口服效果较好E、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维生素K14、过量肝素引起出血的对抗药物是A、氨甲环酸B、叶酸C、硫酸鱼精蛋白D、维生素KE、氨甲苯酸15、下列关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优势描述,错误的是A、选择性高B、有强大抗凝血作用C、治疗剂量下可引起血小板减少D、可预测抗凝效果,无需监测INRE、半衰期长,每日仅服1到2次16、下列关于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抑制凝血Ⅱa和Ⅹa因子B、其作用不依赖抗凝血酶Ⅲ的存在C、能预防溶栓后的再梗死D、与华法林相比较,会增加出血风险E、对结合于血块上的凝血酶也可灭活17、关于达比加群酯的描述,错误的是A、应用期间不能口服奎尼丁类药物B、胺碘酮可使达比加群酯血浆浓度提高50%C、与阿司匹林联用不会增加出血风险D、用药期间应监测凝血功能、肝功能E、无特效拮抗剂18、关于利伐沙班注意事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药期间需定期测定血红蛋白B、如伤口已止血,首次用药应于术后立即给药C、用药过量可导致出血并发症D、对于不同的手术,选择疗程不同E、可在进餐时服用,也可单独服用19、由于不干扰血小板因子Ⅳ和血小板本身,因而导致血小板计数减少症的风险最低的抗凝血药是A、达比加群酯B、依诺肝素C、磺达肝癸钠D、尿激酶E、肝素20、属于凝血因子Xa直接抑制剂的是A、依诺肝素B、肝素C、华法林D、利伐沙班E、达比加群酯21、下列药物中通过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是A、噻氯匹定B、链激酶C、尿嘧啶D、氨甲苯酸E、阿司匹林22、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机理是A、抑制凝血酶B、激活纤溶酶C、抑制环氧酶D、抑制叶酸合成酶E、抑制磷酸二酯酶23、下列从作用机制讲不属于抗血小板药物的是A、噻氯匹定B、氯吡格雷C、双嘧达莫D、氨甲环酸E、阿司匹林24、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A、促进PG的合成B、抑制TXA2的合成C、抑制GABA的合成D、抑制PABA的合成E、抑制PGF2α的合成25、冠状动脉移植术后,应该如何使用阿司匹林A、长期服用,每日100mgB、长期服用,每日150~300mgC、术后一周内服用,每日75mg~150mgD、术后一周内服用,每日100mgE、术后一周内服用,每日150~300mg26、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的患者可选用A、噻氯匹定B、替格雷洛C、氯吡格雷D、替罗非班E、双嘧达莫27、第3代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阻断剂是A、噻氯匹定B、替格瑞洛C、氯吡格雷D、替罗非班E、双嘧达莫28、双嘧达莫最主要的抗凝作用机制是A、抑制凝血酶B、抑制磷酸二酯酶,使cAMP降解减少C、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是cAMP生成增多D、激活纤溶酶E、抑制纤溶酶29、下列药物属于高选择性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的是A、阿司匹林B、双嘧达莫C、替罗非班D、硫酸亚铁E、替格雷洛30、下列对替罗非班的描述,错误的是A、起效快,5min起效B、作用持续时间短,维持3~8hC、与肝素合用有协同作用,但可能增加出血率D、可口服,也可静脉注射E、与伊洛前列素合用会增加出血发生的危险性31、下列关于铁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口服铁剂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B、儿童缺铁可能影响其行为和学习能力C、最容易吸收的铁剂为三价铁D、缺铁性贫血口服首选硫酸亚铁E、吸收的铁一部分储存,一部分供造血32、硫酸亚铁的适应症是A、恶性贫血B、产后大出血C、缺铁性贫血D、巨幼细胞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33、维生素B12主要用于治疗的疾病是A、缺铁性贫血B、慢性失血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贫血E、地中海贫血34、重组人促红素的最佳适应证是A、慢性肾衰竭所致贫血B、化疗药物所致贫血C、严重缺铁性贫血D、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E、恶性贫血35、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引起的贫血的是A、硫酸亚铁B、叶酸C、维生素B12D、重组人促红素E、亚叶酸钙36、下列属于重组人促红素禁忌症的是A、低血压B、心律失常C、中性粒细胞减少D、难以控制的高血压E、贫血37、下列药物中,不会引起粒细胞计数减少的药物是A、阿糖胞苷B、阿莫西林C、吲哚美辛D、腺嘌呤E、磺胺嘧啶38、不属于升白细胞药物是A、肌苷B、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重组人促红素D、非格司亭E、利可君39、可促进白细胞生长、提高白细胞计数的药物是A、尿激酶B、阿司匹林C、对乙酰氨基酚D、维生素K1E、肌苷40、下列哪个不是非格司亭的适应症A、再生障碍性贫血B、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C、减少化疗时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E、与氟尿嘧啶合用治疗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1、放疗时白细胞减少可选用A、肝素B、阿司匹林C、重组人促红素D、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剂E、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刺激因子二、配伍选择题1、A.达比加群酯B.依诺肝素C.华法林D.酚磺乙胺E.鱼精蛋白<1> 、防治各种手术前后的出血A B C D E<2> 、用于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A B C D E<3> 、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防止血栓形成A B C D E<4> 、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预防静脉血栓A B C D E2、A.华法林B.肝素C.达比加群酯D.依达肝素E.维生素K<1> 、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出血可用鱼精蛋白对抗的药物是<2> 、治疗窗窄,严格实行剂量个体化A B C D E<3> 、蛇咬伤所致的DIC无效A B C D E<4> 、用药期间不能口服奎尼丁类药A B C D E<5> 、因作用无相应阻滞剂,一旦发生出血极难处理的磺达肝癸钠的衍生物是A B C D E3、A.利伐沙班B.华法林C.依达肝素D.鱼精蛋白E.达比加群酯<1> 、凝血因子X直接抑制剂是A B C D E<2> 、凝血因子X间接抑制剂是A B C D E<3>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是A B C D E<4> 、维生素K拮抗剂是A B C D E<5> 、可用于解救肝素过量中毒的是A B C D E4、A.瑞替普酶B.尿激酶C.氨甲环酸D.阿司匹林E.酚磺乙胺<1> 、对新产生的血栓溶栓效果较好的药物是A B C D E<2> 、静脉溶栓治疗可首选的药物是A B C D E<3> 、能降低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的溶栓药是A B C D E<4> 、被称为心血管事件一、二级预防的“基石”的药物是A B C D E5、A.替格瑞洛B.肝素C.氯吡格雷D.阿司匹林E.瑞普替酶<1> 、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耐受者,可选的替代药物是<2> 、第一个快速、并在所有急性冠脉综合症人群中均能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抗血小板药是A B C D E<3> 、被称为心血管事件一、二级预防的“基石”的药物是A B C D E<4> 、静脉溶栓治疗可首选的药物是A B C D E<5> 、防止急性血栓形成,对抗血栓的首选药物是A B C D E6、A.阿司匹林B.替罗非班C.双嘧达莫D.肌苷E.奥扎格雷钠<1> 、整合素受体阻断剂A B C D E<2> 、环氧酶抑制剂A B C D E<3> 、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剂A B C D E<4>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A B C D E<5> 、血小板腺苷环酶刺激剂A B C D E7、A.硫酸亚铁片B.琥珀酸亚铁胶囊C.硫酸亚铁糖浆D.硫酸亚铁缓释片E.蔗糖铁<1> 、易使牙齿变黑的是A B C D E<2> 、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的是A B C D E<3> 、需要迅速纠正缺铁的患者宜选用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以维生素K、肝素和香豆素类为代表,临床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或动静脉血栓,过量均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1> 、对抗维生素K过量引起的凝血功能亢进所采用的药物是A、鱼精蛋白B、叶酸C、香豆素类D、氨甲苯酸E、维生素K1<2> 、对抗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所采用的药物是A、鱼精蛋白B、叶酸C、香豆素类D、氨甲苯酸E、维生素K1<3> 、可用于维生素K1缺乏引起的出血的是A、鱼精蛋白B、叶酸C、香豆素类D、氨甲苯酸E、维生素K12、男性,68岁,发热伴咳嗽1周,表情淡漠,气急,近2天全身散在出血点及瘀斑,血压60/40mmHg,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12×109/L,血小板30×109/L,血涂片可见少量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18秒(正常值13秒),骨髓穿刺示增生活跃,巨核细胞多,诊断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