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教案设计全集

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教案设计全集

第一课认识Excel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启动、退出Excel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Excel窗口的组成。

3.使学生掌握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

4.使学生掌握如何建立一简单的工作表。

5.使学生掌握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技能方面:1.使学生建立数据处理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查找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的概念。

2.工作表、工作簿的建立和保存。

三、教学难点建立工作表。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观察法。

3.自学法。

4.启发式。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续表八、板书第一课认识Excel一、启动Excel二、认识Excel窗口三、几个概念1.单元格2.工作表3.工作簿三者的关系:单元格组成工作表组成工作簿。

四、建立简单的工作表五、保存文件六、退出Excel第二课数据的输入、修改和计算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输入数值、文本、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

3.使学生学会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技能方面:使学生学会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意识。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重点1.输入数值、文本、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2.修改数据的方法。

3.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三、教学难点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观察法。

3.自学法。

4.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八、板书续表第二课数据的输入、修改和计算一、数据的输入1.输入数据的两种方法2.输入数值3.输入文本4.输入日期和时间二、修改数据三、利用公式计算1.公式的组成2.输入公式第三课自动填充功能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选定单元格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应用自动填充功能填充数据。

技能方面:1.使学生掌握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把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自动填充数据。

三、教学难点自动填充数据。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观察法。

3.启发式。

4.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好测验和练习用的表格。

六、课时安排1课时。

续表续表八、板书第三课自动填充功能一、选定单元格二、自动填充单元格1.自动填充相同数据2.自动填充有规律数据3.自动填充单元格中的公式第四课函数的使用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求和函数、求平均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求最大值函数、求最小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技能方面:1.使学生掌握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管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重点1.求和函数、求平均值函数的使用。

2.求最大值、最小值函数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求和函数、求平均值函数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观察法。

3.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的表格素材。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八、板书第四课函数的使用一、求和函数1.使用SUM函数2.使用自动求和工具按钮二、求平均值函数三、求最大值函数四、求最小值函数五、其他函数介绍第五课工作表行列的设定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改变表格列宽和行高的操作方法。

2.使学生掌握在表格中插入行或列的操作方法。

3.使学生初步掌握隐藏行或列的操作方法。

技能方面:1.使学生掌握表格的编辑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改变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2.插入行或列。

三、教学难点改变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观察法。

3.自学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八、板书第五课工作表行列的设定一、改变表格的列宽和行高1.改变表格的列宽2.改变表格的行高二、插入行或列1.插入行2.插入列三、隐藏行或列第六课排序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排序的操作方法。

2.使学生了解排序的几种类型。

技能方面:1.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排序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置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排序。

四、教学方法1.讨论法。

2.演示法。

3.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的表格。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续表八、板书第六课排序一、排序的方法1.利用工具按钮2.利用菜单操作二、排序的种类1.按数值排序2.按笔画排序3.按字母顺序排序第七课数据的复制、移动和引用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复制数据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移动数据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概念及应用。

技能方面:1.培养学生管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复制。

2.数据的移动。

三、教学难点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

四、教学方法1.自学法。

2.演示法。

3.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续表八、板书第七课数据的复制、移动和引用一、数据的复制二、数据的移动三、数据的引用1.引用: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2.相对引用例:=C3+C53.绝对引用例:$A$8,$B$6第八课查找和替换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查找数据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替换数据的方法。

技能方面:1.培养学生管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查找。

2.数据的替换。

三、教学难点数据的替换。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自学法。

3.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的表格素材。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续表八、板书第八课查找和替换一、数据的查找二、数据的替换第九、十课设置单元格和修饰单元格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设置单元格格式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合并单元格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设置单元格对齐方式的方法。

4.使学生掌握设置单元格字体、字型和字号的方法。

5.使学生掌握设置单元格边框和底纹的方法。

技能方面:1.培养学生设置和修饰表格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1.设置单元格格式。

2.修饰单元格。

三、教学难点单元格的设置与修饰。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

2.演示法。

3.自学法。

4.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的表格素材。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续表续表八、板书第九、十课设置单元格和修饰单元格一、设置单元格格式二、合并单元格三、单元格对齐方式设置四、设置字体、字型和字号五、设置边框和底纹第十一课自动套用格式和条件格式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利用自动套用格式修饰表格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对自动套用格式进行修改的方法。

3.使学生初步掌握应用条件格式对表格中的部分容做特殊处理的方法。

技能方面:1.培养学生管理、编辑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个性。

二、教学重点1.自动套用格式。

2.条件格式。

三、教学难点条件格式。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自学法。

3.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的表格素材。

六、课时安排1课时。

图11-2二、新课1.自动套用格式教师介绍:Excel提供一些成形的表格样式,我们可以直接套用这些格式修饰表格。

教师打开“成绩表”文件,演示利用自动套用格式修饰表格的操作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利用自动套用格式修饰“成绩表”,并观察应用自动套用格式后,以前所做的修饰是否存在。

学生观察教师的演示操作。

学生完成利用自动套用格式修饰“成绩表”的任务,观察表格的变化,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演示后,学生可以顺利掌握用自动套用格式修饰表格的操作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使用条件格式教师布置任务:自学使用条件格式修饰表格的方法,然后将“成绩表”中所有的100分用红色显示。

三、课堂练习1.打开“装机指南”表,用自动套用格式修饰表格。

2.打开“班级财产管理”表,将数值为0的单元格添加边框和底纹(利用条件格式完成)。

学生自学使用条件格式修饰表格的方法,将“成绩表”中所有的100分用红色显示。

学生上机实践,完成课堂练习。

多数学生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对个别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提示。

学生可以顺利完成练习1。

个别学生对练习2需要教师指导。

第十一课自动套用格式和条件格式一、自动套用格式二、使用条件格式第十二课在工作表中插入图片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在表格中插入图片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插入自选图形的方法。

技能方面:1.培养学生修饰、美化表格的技能。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1.插入图片2.插入艺术字三、教学难点插入图片和艺术字。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

2.演示法。

3.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的表格。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八、板书第十二课在工作表中插入图片一、插入图片1.插入剪贴画2.插入其他图片文件二、插入艺术字三、插入自选图形第十三课工作表的操作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如何设定工作表的数目。

2.使学生掌握切换工作表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给工作表改名的方法。

4.使学生掌握移动、复制、删除工作表的方法。

5.使学生掌握在相关的工作表中进行操作的方法。

技能方面:1.培养学生处理表格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习惯。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主动为集体服务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设定工作表的数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