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东北师大附中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东北师大附中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东北师大附中九年级语文一模试题(含答案)2015-2016学年下学期初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杜牧《泊秦淮》)4.□□□□□,□□□□□,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再次表达自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无意于功名利禄的句子是:□□□□□□□,□□□□□□□。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莺燕争春的景象,生动传神地展现出西湖早春勃勃生机的诗句是:□□□□□□□,□□□□□□□。

7.陆游曾说“位卑而未敢忘忧国”,可见报效祖国是每一个热血男儿矢志不移的人生理想。

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忠君为国、战死沙场的豪迈之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同样表达此意的诗句是:□□□□□□□,□□□□□□□。

8.乡愁是马致远“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羁旅之思;乡愁是王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雁足传书;乡愁是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家念亲;乡愁是崔颢《黄鹤楼》中的“□□□□□□□?□□□□□□□”的凝望愁绪。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本文的作者是孟子,名,字子舆,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蹴尔而与之()③贤者能勿丧耳()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11.阅读全文我们发现作者谈论的话题是关于“生与义”的,可是开篇却谈到了“鱼和熊掌”的问题,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分)12.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文中第三自然段所举的例子“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却是丧失礼义的不善之举。

你如何理解作者举此例的用意?(2分)13. 南北朝时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写道“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这和本文的阐述相同,都谈到人对于生命应该持有的态度。

请结合文章中的语句谈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生命不可苟惜。

(3分)(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5分)苏轼传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①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②,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③,多作�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缗得二千④,复发橐中⑤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注释】①上供米:给朝廷供奉上缴的粮食。

②赐度僧牒:赐予剃度僧人的牒文。

③粜常平米:出售常平仓的米。

④裒羡缗得二千:收集多余的钱二千缗。

⑤发橐:拿出自己囊中。

1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分)① 母许之否乎()②易米以救饥者()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16.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继任杭州,却遇大旱,饥疫并作,为大大减少因饥饿和瘟疫带来的民众死亡数目,他采取了哪些有力的措施?请概括回答。

(2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金色池塘胡亚才在河南固始县石佛镇南小街临河的我家后院里有一池塘。

池塘面积足有一亩多,占我家后院的大部。

池塘东面的竹笆外的三五步远,便是一条常年流水不断的小河。

多少年后,我仍能记起,我家的池塘在水下有一条细小的暗道与小河相通。

正是这一相通,才保证了池塘之水的清澈富足,保证了池塘之水的鲜活滋润,也保证了池塘在它存在的年代里,别处难以企及的物阜年丰。

池塘里鱼多,鲫鱼、鲤鱼、鲶鱼、鲢鱼、小黄鱼、草鱼、鲂鱼、沙锥、麻骨盹、腰皮、黑鱼,还有黄鳝、龟。

我家的池塘好一派优美风光,优美就优美在塘边生长着枝繁叶茂花开花又落的梨树。

我常想,这么好一口塘引不来鱼,或者说养不了鱼那才叫怪咧! 正午的阳光下,我站在两棵梨树的中间,聚精会神地盯住池塘,就在我眼前的水面上云集了池塘里男女老少的鱼,这种人山人海的场面震撼了我。

它们正在忘我地吮吸着梨花的气息,抚摸着梨花的玉体,品尝着梨花的滋味,无数个大小、圆润、潮湿的嘴在纷纷飘落的梨花中咂吧着,声声不断,竟连成一片,应和成早春浓酽的曲调。

多少年来,我一直认为,梨花盛开而飘落之时,才是我家池塘自然经典的节日,才是池塘里的鱼儿们最宏大的盛宴。

在我家后院的池塘边,我幼小的心似乎永远不知道疲倦,一直沉醉于阳光、花朵、果实、水草、鱼、水的诉说与展示中,并且常常为此而纠缠不清,时常还会掠过一丝战栗。

那是1966年夏季的一个午后,我还不到四岁。

我并没费多大的事儿,甚至没有弄出什么大的声响,就从宅院进入了祖母不许我去的后院。

我的小手在门缝里拨拉几下,门就开了个大缝儿,又用劲儿扒了几下,我便把头伸了过去,身子也随着就过去了。

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怎么这么新奇,怎么这么幽深,怎么有这么多我不认识而又好看的东西呢?是我在滑落池塘里的最后那声并不刺耳的惊叫,为挽救我提供了机会。

奇怪的是,我在水中并未或根本就不知道恐慌,许是那时我还远未知晓恐惧、绝望为何物的缘故。

救我上岸的,是我表奶。

表奶十九岁上嫁给了大她六岁的我的表爷。

表爷常年去汉口、镇江、南京、蚌埠跑生意,慢慢地在石佛镇西三四里的大胜湖边添置了一些田块,日积月累,竟也渐成了气候。

不曾想,解放后一土改,表爷就成了地主,土地分了,房屋分了,表爷想不通,就寻了无常。

表奶便于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被我祖母接到我家,悄悄地住进了后院池塘边的草庵里。

从此,我家便多了一口我叫之为表奶的家庭成员。

后来很长一段时日我用上吃奶的气力回忆,试图电影回放那天表奶救我于生死时刻的情景,可无论怎么回忆都无济于事。

事实上,表奶从水底一把把我抓起,游扑到池塘边,拽着蒲草上岸;随即拎着我的双腿,从我口中倒出灌进肚子里的水,然后把我平放在她盘起的腿上,左手指用力地按着我的人中,右手使劲儿地掐着我的大腿根。

我从窒息的一丝缝隙间千难万险逃出,爆发一声巨咳,紧随其后爆发一声足以让家人终生难忘的,短促而嘹亮的,颇有几分�}人的哭声。

家人狂奔而来时,表奶才瘫倒在地,呕吐不止。

其实,表奶根本就不会游泳,我那声并不尖利的惊叫与接踵而至的落水声,让她来不及有任何思考和顾虑,便抬起三寸小脚,从池塘边的草庵里冲出,平直地扑向池塘。

所有的这一切,我都并不知道,当时我既没看见也没感觉到,即使我能够进行一次生死穿越、时空穿越,也无法描摹是黑暗还是混沌,是空白还是空洞。

但是,这个说不清并且十分短暂的经历,已漫长得像一块铁,牢牢嵌入我的记忆,嵌入我的身体,也嵌入我的生命中。

落水事件后,祖母、母亲妥协于我的好奇心,对我网开一面,院门洞开。

于是,我便乐此不疲,常以后院为家,在表奶的呵护下,与池塘结下了不解之缘,拉开了认识乃至认知池塘内外诸多事物的帷幕。

用麦粒钓小嘴鱼,不知是不是表奶的创造发明。

但截至目前,我所见到或所听到的,的确只有表奶施用其法。

表奶让我将浸泡麦粒的碗端来,然后一手从碗中取出一粒异常饱满的麦子,一手拇指与食指将原本伸展的芦苇篾青轻轻地用力弯曲并扎进麦子的肉里。

如法炮制,一粒粒气宇轩昂的麦子很快便被表奶悬挂在绳子下。

当挂满麦粒的绳子从这面的梨树下扯到池塘对面,被拴牢在一个旧树桩上时,那些麦粒似乎更加兴高采烈。

每到这时,表奶总是长长地、匀称地呼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很重的担子,身子顿时轻松许多。

果真,我就看见了鱼儿们在绳下的水中挣扎。

表奶这一技法,绝就绝在,当鱼儿们抵挡不住诱惑,痴情无限地吮吸并咽下新鲜欲滴、激情四溢的麦粒时,扎在麦粒肉里的芦苇篾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叭”地弹开,紧紧地撑住了小鱼儿的嘴巴。

苦的是,这些鱼儿连报信都来不及。

长大成人后,我谈及表奶当年钓鱼的方法,家人仍忍俊不禁。

祖母自然又是权威披露:“你表奶说过,塘小用网打鱼太贪心,自家塘,用钩钓鱼太狠心。

这样,细水长流,常吃常有。

就是让篾子撑着了,也没伤筋动骨,怜惜了自管取下放了它。

”言罢,祖母又颇有感念似的说了一句让我至今仍在琢磨的话:“你表奶啊,就是那池塘。

” 我曾经为池塘里鱼的来历不明与鱼的数量众多而生的困惑,终究还是被表奶的说法给化解了。

当年,她把我揽在怀里,满脸慈祥,目光充满了温暖与仁爱,她说:“人有人道,鱼有鱼路,古古旧历,有塘就有水,有水就有鱼,有鱼就有很多的鱼。

”当时,我不懂,以后我就琢磨,渐渐渐渐地有了感觉,还就是那个理儿。

后来,我从祖母那里得知,表奶每次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鱼时,都会及时地把最精神和怀孕的鱼送进后院池塘中。

还没有我的时候,表奶就这样做的。

母亲哺乳我的,就是每天吃我家池塘里的鲫鱼催生的奶水。

重回石佛,我已是过客。

我再也无法陶醉于孩童的时光,再也无法看到石佛镇南小街临河我家的院落及院落一直氤氲着的袅袅温馨,再也无法看到曾经给我自由与快乐的池塘以及池塘内外风生水起、撩人心动的景象。

(有删改)17.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吮吸()②掠过()③窒息()④浸泡() 18.文章开篇作者不厌其烦地一一列举池塘里鱼的种类,浓墨重彩地描绘出梨花纷落后池塘内鱼儿竞相吮吸、品尝的动人场景。

请写出作者如此行文的用意。

(4分)19.“表奶救我于生死时刻的情景”已无从回忆,但作者却说“这个说不清并且十分短暂的经历,已漫长得像一块铁,牢牢嵌入我的记忆,嵌入我的身体,也嵌入我的生命中。

”如何理解这里的“短暂”与“漫长”?(4分)20.本文语言亲切质朴,平实生动。

请从语言表达角度体会下面这段话的表达效果。

(4分)如法炮制,一粒粒气宇轩昂的麦子很快便被表奶悬挂在绳子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