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主要实验操作物理实验操作

理科实验操作考试主要实验操作物理实验操作

试题一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
实验要求:
1.安放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并记录待测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3.计算出待测物体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附砝码)1台,量筒1个(100ml),烧杯1个(250ml),待测物体1个,适量水,细线。

主要实验操作:
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二、正确放置天平并调节横梁平衡
三、测物块的质量。

物体和砝码放置正确;用镊子夹取砝码和移动游
码;正确测出待测物体质量并填入表中
四、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正确读出并记录量筒里水的体积
五、用细线将物块放入量筒并浸没水中,正确读出并记录水和物块的总体积
六、正确计算出物块的体积
七、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该物体密度
八、整理器材:实验完毕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
试题二探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
实验要求:
1.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实像并记录相应的物距和像距;
2.改变物距和像距,再次得到缩小的实像并记录物距和像距;3.分析数据并得出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
光具座1套,凸透镜(f=10cm)1只,蜡烛1支,光屏1个,火柴1盒(或打火机1个),污物缸1个。

主要实验操作:
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二、蜡烛、光屏、凸透镜能按照正确的顺序安放在光具座上
三、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蜡烛火焰
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四、能准确迅速地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火焰清晰的缩小的实像
五、正确记录此时的物距和像距
六、改变物距和像距,再次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并记录此时的物距
和像距
七、熄灭蜡烛,分析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物距和焦距的关系
八、分析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像距和焦距的关系
九、整理器材:实验完毕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
试题三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要求:
1.画出F=1/3 G的滑轮组实验装置图;
2.按实验装置图组装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
3.测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器材:
单滑轮2个,细线1根(长度适宜,两端系好绳套),铁架台1个(安装好悬挂定滑轮的支架),钩码若干,弹簧测力计1个,刻度尺1把。

主要实验操作:
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二、正确画出实验装置图
三、测出并记录要挂的钩码的重力
四、组装F=1/3 G的滑轮组
五、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绳子,使物体匀速上升一段距离,记
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物体上升的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六、计算出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七、实验完毕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
试题四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
实验要求:
1.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
3.记录有关数据并计算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实验器材:
干电池3节,电池盒1个,小灯座1个,小灯泡()1只,电流表1只,电压表1只,开关1只,滑动变阻器(20Ω)1个,导线若干,小螺丝刀1把。

主要实验操作:
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二、观察电压表、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零,如不指零,用螺丝刀调零
三、按电路图连接并检查电路。

连接时开关断开,变阻器接法正确,
电流表选择量程,电压表选择0-3V量程,两表接法正确
四、先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值,再闭合开关
五、慢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观察电压表,使电压表指针指
在位置,并记录电压值
六、观察此时电流表的读数并记录
七、断开开关
八、计算并记录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九、整理器材:实验完毕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
试题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要求:
1.调节杠杆水平平衡;
2.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记录此时的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3.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重新调节杠杆水平平衡,记录有关数据;4.分析数据,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1套,细线2根,相同质量的钩码6-8个,弹簧测力计1把。

主要实验操作:
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二、调节杠杆水平平衡:把杠杆放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三、利用细绳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四、改变杠杆两边的钩码数量,重复上述步骤的操作,再次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五、计算并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值。

六、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七、整理器材:实验完毕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

试题六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实验要求:
1.正确在大白纸上放置玻璃板并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2.在玻璃板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观察并记录像与物的大小关系、两根蜡烛的位置;
3. 改变点燃的蜡烛位置,重做实验并记录两根蜡烛的位置;
4.测量并记录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5.分析数据并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器材:
同样大小的蜡烛2支,火柴1盒(或打火机1个),玻璃板1块,玻璃板支架1个,大白纸1张,三角板1对,刻度尺1把。

主要实验操作:
一、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二、在水平桌面上铺上大白纸,放置好支架,将玻璃板竖直地放到支
架上,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三、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蜡烛在玻璃板后的像的大小和
位置
四、在玻璃板后移动未点燃的蜡烛,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标
记两根蜡烛的位置,记录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五、改变点燃的蜡烛位置,重复上述(三)(四)步骤,记录有关数
据和现象
六、分别测量并记录每次蜡烛和它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七、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八、整理器材:实验完毕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