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d打印基础知识

3d打印基础知识

3d打印基础知识3D打印机英文“3D Printers”,3D打印机这个名称是近年该产品来针对民用市场而出现的一个新词。

其实在专业领域他有另一个名称“快速成形技术”。

快速成形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简称RPM)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被认为是近20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

它集机械工程、CAD、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于一身,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

即,快速成形技术就是利用三维CAD的数据,通过快速成型机,将一层层的材料堆积成实体原型。

RPM技术是在现代CAD/CAM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的基础上集成发展起来的。

不同种类的快速成型系统因所用成形材料不同,成形原理和系统特点也各有不同。

但是,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分层制造,逐层叠加",类似于数学上的积分过程。

形象地讲,快速成形系统就像是一台"立体打印机",因此得名“3D 打印机”。

3D打印机的原理3D打印机可以根据零件的形状,每次制做一个具有一定微小厚度和特定形状的截面,然后再把它们逐层粘结起来,就得到了所需制造的立体的零件。

每个截面数据相当于医学上的一张CT像片;整个制造过程可以比喻为一个"积分"的过程。

当然,整个过程是在电脑的控制下,由3D打印机系统自动完成的。

不同公司制造的3D打印机所用的成形材料不同,系统的工作原理也有所区别,但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分层制造、逐层叠加"。

这种工艺可以形象地叫做"增长法"或"加法"。

3D打印机的制作过程我们举个例子:例如我们制作一个塑料材质的苹果,首先我们需要在电脑上使用3D软件制作出一个苹果的3D模型文件,然后把它转换成3D打印机支持的文件格式。

接下来需要给3D打印机放入塑料耗材,现在3D打印机就可以制作了。

这个过程是不是像我们的平面打印机的操作呀!好下面说重点:打印系统在制作的时候会从这个苹果3D 模型底部开始切成很多片(多少片呢?这个要根据打印机的技术指标它所支持的“层厚”来决定。

)也就是我们上面说的截面图。

最先开始制作的是苹果模型的最底部的那一个截面,也就是苹果最底部的一层,这时候系统会控制激光器(或喷嘴)在这一层截面图的范围烧结原料(或挤出原料——不同的打印机技术制作方式也有区别这个下面我们会提到),这一层做好后是第二层依此类推。

这样这个塑料苹果就一层层的“生长”出来了。

3D打印机的技术现在市面上已经有十几种不同的3D打印机的技术,其中比较成熟的有UV、SLA、SLS、LOM 和FDM等方法。

我们将在下面介绍4种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技术:SLA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SLA是"Stereo lithography Appearance"的缩写,即立体光固化成型法。

用特定波长与强度的激光聚焦到光固化材料表面,使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顺序凝固,完成一个层面的绘图作业,然后升降台在垂直方向移动一个层片的高度,再固化另一个层面。

这样层层叠加构成一个三维实体。

SLA是最早实用化的快速成形技术,采用液态光敏树脂原料,工艺原理如图所示。

其工艺过程是,首先通过CAD设计出三维实体模型,利用离散程序将模型进行切片处理,设计扫描路径,产生的数据将精确控制激光扫描器和升降台的运动;激光光束通过数控装置控制的扫描器,按设计的扫描路径照射到液态光敏树脂表面,使表面特定区域内的一层树脂固化后,当一层加工完毕后,就生成零件的一个截面;然后升降台下降一定距离,固化层上覆盖另一层液态树脂,再进行第二层扫描,第二固化层牢固地粘结在前一固化层上,这样一层层叠加而成三维工件原型。

将原型从树脂中取出后,进行最终固化,再经打光、电镀、喷漆或着色处理即得到要求的产品。

SLA技术主要用于制造多种模具、模型等;还可以在原料中通过加入其它成分,用SLA 原型模代替熔模精密铸造中的蜡模。

SLA技术成形速度较快,精度较高,但由于树脂固化过程中产生收缩,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应力或引起形变。

因此开发收缩小、固化快、强度高的光敏材料是其发展趋势。

SLA 技术的优势1. 光固化成型法是最早出现的快速原型制造工艺,成熟度高,经过时间的检验。

2. 由CAD数字模型直接制成原型,加工速度快,产品生产周期短,无需切削工具与模具。

3. 可以加工结构外形复杂或使用传统手段难于成型的原型和模具。

4. 使CAD数字模型直观化,降低错误修复的成本。

5. 为实验提供试样,可以对计算机仿真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与校核。

6. 可联机操作,可远程控制,利于生产的自动化。

SLA 技术的缺陷1. SLA系统造价高昂,使用和维护成本过高。

2. SLA系统是要对液体进行操作的精密设备,对工作环境要求苛刻。

3. 成型件多为树脂类,强度,刚度,耐热性有限,不利于长时间保存。

4. 预处理软件与驱动软件运算量大,与加工效果关联性太高。

5. 软件系统操作复杂,入门困难;使用的文件格式不为广大设计人员熟悉。

6. 立体光固化成型技术被单一公司所垄断。

总结:SLA 的发展趋势与前景立体光固化成型法的的发展趋势是高速化,节能环保与微型化。

不断提高的加工精度使之有最先可能在生物,医药,微电子等领域大有作为。

SLS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选择性激光烧结(以下简称SLS)技术最初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arlckard于1989年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的。

后美国DTM公司于1992年推出了该工艺的商业化生产设备Sinter Sation。

几十年来,奥斯汀分校和DTM公司在SLS领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设备研制和工艺、材料开发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德国的EOS公司在这一领域也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并开发了相应的系列成型设备。

国内也有多家单位进行SLS的相关研究工作,如华中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北大学和北京隆源自动成型有限公司等,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RAP-I型激光烧结快速成型系统、北京隆源自动成型有限公司开发的AFS 一300激光快速成型的商品化设备。

选择性激光烧结是采用激光有选择地分层烧结固体粉末,并使烧结成型的固化层层层叠加生成所需形状的零件。

其整个工艺过程包括CAD模型的建立及数据处理、铺粉、烧结以及后处理等。

SLS技术3D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整个工艺装置由粉末缸和成型缸组成,工作时粉末缸活塞(送粉活塞)上升,由铺粉辊将粉末在成型缸活塞(工作活塞)上均匀铺上一层,计算机根据原型的切片模型控制激光束的二维扫描轨迹,有选择地烧结固体粉末材料以形成零件的一个层面。

粉末完成一层后,工作活塞下降一个层厚,铺粉系统铺上新粉。

控制激光束再扫描烧结新层。

如此循环往复,层层叠加,直到三维零件成型。

最后,将未烧结的粉末回收到粉末缸中,并取出成型件。

对于金属粉末激光烧结,在烧结之前,整个工作台被加热至一定温度,可减少成型中的热变形,并利于层与层之间的结合。

SLS技术的特点与其它3D打印机技术相比,SLS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它所使用的成型材料十分广泛。

从理论上说,任何加热后能够形成原子间粘结的粉末材料都可以作为SLS的成型材料。

目前,可成功进行SLS成型加工的材料有石蜡、高分子、金属、陶瓷粉末和它们的复合粉末材料。

由于SLS成型材料品种多、用料节省、成型件性能分布广泛、适合多种用途以及SLS无需设计和制造复杂的支撑系统,所以SL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总结:SLS技术3D打印机技术中,金属粉末SLS技术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

实现使用高熔点金属直接烧结成型零件,对用传统切削加工方法难以制造出高强度零件,对快速成型技术更广泛的应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望未来,SLS形技术在金属材料领域中研究方向应该是单元体系金属零件烧结成型,多元合金材料零件的烧结成型,先进金属材料如金属纳米材料,非晶态金属合金等的激光烧结成型等,尤其适合于硬质合金材料微型元件的成型。

此外,根据零件的具体功能及经济要求来烧结形成具有功能梯度和结构梯度的零件。

我们相信,随着人们对激光烧结金属粉末成型机理的掌握,对各种金属材料最佳烧结参数的获得,以及专用的快速成型材料的出现,SLS技术的研究和引用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LOM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分层实体制造法(LOM——Laminated Object Manufacturing),LOM又称层叠法成形,它以片材(如纸片、塑料薄膜或复合材料)为原材料,其成形原理如图所示,激光切割系统按照计算机提取的横截面轮廓线数据,将背面涂有热熔胶的纸用激光切割出工件的内外轮廓。

切割完一层后,送料机构将新的一层纸叠加上去,利用热粘压装置将已切割层粘合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切割,这样一层层地切割、粘合,最终成为三维工件。

LOM常用材料是纸、金属箔、塑料膜、陶瓷膜等,此方法除了可以制造模具、模型外,还可以直接制造结构件或功能件。

Lom技术的特点该技术的特点是工作可靠,模型支撑性好,成本低,效率高。

缺点是前、后处理费时费力,且不能制造中空结构件。

成形材料:涂敷有热敏胶的纤维纸;制件性能:相当于高级木材;主要用途:快速制造新产品样件、模型或铸造用木模。

FDM技术3D打印机的原理熔积成型(FDM——Fused DepositionModeling)法,该方法使用丝状材料(石蜡、金属、塑料、低熔点合金丝)为原料,利用电加热方式将丝材加热至略高于熔化温度(约比熔点高1℃),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喷头作x-y平面运动,将熔融的材料涂覆在工作台上,冷却后形成工件的一层截面,一层成形后,喷头上移一层高度,进行下一层涂覆,这样逐层堆积形成三维工件。

FDM技术的特点该技术污染小,材料可以回收,用于中、小型工件的成形。

下图为FDM成形原理图。

成形材料:固体丝状工程塑料;制件性能:相当于工程塑料或蜡模;主要用途:塑料件、铸造用蜡模、样件或模型。

Ps:目前国内常见的个人级3D打印机多用此技术除了上述4种最为熟悉的技术外,还有许多技术也已经实用化,如三维打印技术、光屏蔽工艺、直接壳法、直接烧结技术、全息干涉制造等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

(其实是我也不太了解了。

嘻嘻)3D打印机技术的优点制造快速3D打印机技术是并行工程中进行复杂原型或者零件制造的有效手段,能使产品设计和模具生产同步进行,从而提高企业研发效率,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极大的降低了新品开发的成本及风险,对于外形尺寸较小,异形的产品尤其适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