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作业

《生物化学》作业

《生物化学》作业一、单选题:1、蛋白质变性是由于:DA、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的改变B、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改变C、蛋白质肽键的断裂D、蛋白质空间构象的破坏E、蛋白质的水解2、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正确的是AA、温度愈高酶促反应愈快B、存在最适温度C、低温时酶变性而失活D、酶通常应保存在室温的环境中E、温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不大3 、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AA、清蛋白B、α1-球蛋白C、α2-球蛋白D、β-球蛋白E、γ-球蛋白4、关于酶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错误的是DA、血清酶活性的改变能辅助疾病诊断B、遗传性疾病可由于酶蛋白变异或缺失引起C、酶的所有抑制物都可作治疗药物D、血清同工酶变化可反映受损组织部位E、某些酶可作为药物治疗疾病5、胆固醇含量最高的脂蛋白是:BA、乳糜微粒B、低密度脂蛋白C、高密度脂蛋白D、极低密度脂蛋白E、中间密度脂蛋白6、氧化磷酸化进行的部位是BA、内质网B、线粒体C、过氧化酶体D、溶酶体E、微粒体7、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结构属于B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E、空间结构8、Km值是指AA、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B、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浓度C、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温度D、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E、以上都不是9、有关糖酵解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A、机体在缺氧时获得能量的一种方式B、乳酸为其终产物C、全过程均在胞液中进行D、全过程是可逆的E、酵解所产生的能量远较有氧氧化的少10、脂肪酸β-氧化过程的反应不包括EA脱氢B加水C再脱氢D硫解E、脱氧11、饱食时下列哪种激素分泌会增多?A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肾上腺素D、甲状腺素E、糖皮质激素12、不参与组成NADH氧化呼吸链的化合物是EA、CytbB、FADC、FMND、CoQE、NADH13、关于酶的辅酶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AA、与酶蛋白结合牢固B、与酶蛋白结合疏松C、单纯蛋白质类D、单独存在时有催化活性E、与酶作用的专一性有关14、一分子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ATP的分子数为BA、6B、9C、12D、15E、2415、酮体包括:CA、草酰乙酸、丙酮及β-羟丁酸B、草酰乙酸、丙酮酸及β-羟丁酸C、乙酰乙酸、丙酮及β-羟丁酸D、乙烯乙酸、丙酮及β-羟丁酸E、乙酰乙酸、丙酮及β-异丁酸16、不是人体营养必需氨基酸的是:DA、苯丙氨酸B、蛋氨酸C、赖氨酸D、丙氨酸E、苏氨酸17、血氨升高的主要原因是BA、摄入蛋白质过多B、肝功能障碍C、肥皂水(碱性)灌肠,肠道氨的吸收增多D、肾功能障碍E、以上都不是18、下列哪个碱基对会出现在DNA双螺旋中CA、A-UB、A-GC、A-TD、C-TE、G-U19、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BA、由tRNA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B、由mRNA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C、由DNA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D、由rRNA中相邻的三个核苷酸组成E、由多肽链中相邻的三个氨基酸组成20、真核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DA、基因重排B、mRNA的半衰期C、DNA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D、基因转录E、翻译速度21、有关端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线性DNA分子两端B、是3’末端DNA与蛋白质形成的庞大端粒结构C、富含GC碱基重复序列D、在端粒酶的作用下,端粒DNA水解短缩E、端粒在维持染色体稳定和DNA复制完整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22、“翻译”是指:EA、各种方式的蛋白质合成过程B、用化学方法合成蛋白质C、由核糖体指导的蛋白质合成D、三种RNA共同指导的蛋白质合成E、mRNA携带的DNA遗传信息传递为氨基酸的排列顺序23、细胞内受体的化学性质是:DA、糖脂B、磷脂C、核蛋白D、糖蛋白E、DNA结合蛋白24、cAMP可以别构激活BA、蛋白酶B、蛋白激酶C、磷蛋白磷酸酶D、还原酶E、转肽酶25、引起手足抽搐的原因是血浆中:EA、血液偏酸B、蛋白结合钙浓度↓C、不溶性钙盐浓度↓D、离子钙浓度↑E、离子钙浓度↓26、成熟红细胞的唯一供能途径是 BA、糖的有氧氧化B、糖酵解C、氨基酸的氧化分解D、脂肪酸的β-氧化E、磷酸戊糖途径27、脂肪酸β-氧化的基本步骤为:BA、缩合,加氢,脱水,再脱氢B、脱氢,加水,再脱氢,硫解C、活化,还原,脱水,再还原D、缩合,脱水,加氢,再脱氢E、活化,脱氢,加水,再脱氢28、注射胰岛素后将引起下列哪项变化?EA、血糖浓度升高B、血糖浓度下降C、增加血糖去路D、减少血糖来源E、减少血糖来源,增加血糖去路而血糖浓度降低29、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 CA、D-α-氨基酸B、DL-α-氨基酸C、L-α-氨基酸D、L-β-氨基酸E、D-β-氨基酸30、不参与组成NADH氧化呼吸链的化合物是 EA、CytbB、FADC、FMND、CoQE、NADH31、当一分子NADH经呼吸链传递交给氧生成水过程中,通过氧化磷酸化偶联可产生ATP的分子数为 DA、0B、1C、2D、3E、432、关于酶在医学领域中的作用,错误的是 CA、血清酶活性的改变能辅助疾病诊断B、遗传性疾病可由于酶蛋白变异或缺失引起C、酶的所有抑制物都可作治疗药物D、血清同工酶变化可反映受损组织部位E、某些酶可作为药物治疗疾病33、血浆脂类的运输形式为:EA、白蛋白B、球蛋白C、糖蛋白D、脂蛋白E、载脂蛋白34、酶原之所以没有活性是因为CA、酶蛋白肽链合成不完全B、缺乏辅酶或辅基C、活性中心未形成或暴露D、酶原是已经变性的蛋白质E、酶原是普通的蛋白质35、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是因为肌肉组织中缺乏:CA、磷酸化酶B、磷酸果糖激酶-1C、葡萄糖-6-磷酸酶D、丙酮酸羧化酶E、果糖二磷酸酶36、呼吸链存在的部位是BA、内质网B、线粒体C、过氧化酶体D、溶酶体E、微粒体37、某一蛋白质样品含氮量0.4克,此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是:DA、2.0克B、0.8克C、6.4克D、2.5克E、3.0克38、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主键是 AA、肽键B、二硫键C、离子键D、氢键E、磷酸二酯键39、有关酶的概念哪一项是正确的?DA、化学本质是属肽类B、蛋白质均有酶的作用C、有高度催化效率D、对底物都有绝对专一性E、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加40、蚕豆病的病因是:CA、胰岛素分泌不足B、血红蛋白异常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D、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缺乏E、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41能直接转变为α-酮戊二酸的氨基酸为CA、冬氨酸B、丙氨酸C、谷氨酸D、酰胺E、天冬氨酸42、是人体营养必需氨基酸的是:DA、缬氨酸B、鸟氨酸C、瓜氨酸D、丙氨酸E、酪氨酸43、下列哪个碱基对会出现在DNA双螺旋中AA、A-TB、A-GC、A-UD、C-TE、G-U44、DNA 复制时,如模板链为5′-CAAT-3′将会合成哪种互补结构?AA 5′-GTTA-3′B 5′-A TTG-3′C 5′-AUUG-3′D 5′-GUUA-3′45、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中心法则是:EA、蛋白质→RNA→DNAB、RNA→DNA→蛋白质C、DNA→蛋白质→RNAD、RNA→蛋白质→DNAE、DNA→RNA→蛋白质46、关于DNA合成叙述正确的是:EA、DNA的生物合成即DNA的半保留复制B、必须以DNA为模板C、必须由依赖DNA的DNA聚合酶催化D、DNA合成是不连续复制E、DNA合成包括DNA的半保留复制、DNA损伤的修复与逆转录47、真核细胞mRNA转录后加工修饰,不正确的是:AA、加一CCA尾B、5’端加m7Gppp帽C、切除内含子D、连接外显子E、3’端加polyA48、血中不含:AA、CaMB、离子钙C、柠檬酸钙D、碳酸氢钙E、蛋白结合钙49、1,4,5-三磷酸肌醇(IP3)可以EA 促进Ca2+与蛋白激酶C结合B、使细胞膜钙泵活性增强C、促进Ca2+与CaM结合D、促进甘油二酯(DG)生成E、促进内质网中Ca2+释放至胞液50、铁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是:CA、Fe2+B、Fe3+C、Fe3+-运铁蛋白D、Fe2+-运铁蛋白E、Fe2+-白蛋白名词解释: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团在一级结构上可能相距很远,但在空间结构上彼此靠近,组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区域,能和底物特异的结合并将底物转化为产物,这一区域称为酶的活性中心。

糖异生: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

蛋白质变性:有序的空间结构变成无序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退火:变性的双链DNA经缓慢冷却后,两条互补链可以重新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的过程。

G蛋白:具有GTP酶活性,在细胞信号通路中起信号转换器或分子开关作用的蛋白质。

酶的最适温度:酶促反应速率最快时反应体系的温度称为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

生物转化:机体在排出这些非营养物质之前,需对它们进行代谢转变,使其水溶性提高,极性增强,易于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这一过程称为生物转化作用。

氧化磷酸化:即由代谢物脱下的氢,经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释放能量,偶联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是一些碱基、氨基酸或叶酸等的类似物,它们以多种方式干扰或阻断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从而进一步阻止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这些代谢物具有抗肿瘤作用。

血钙:血液中的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桨中。

问答题:1.肝糖原能否直接分解为葡萄糖?简述其理由。

答:肝糖原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

糖原分解习惯上是指肝糖原分解成为葡萄糖。

由肝糖原分解而来的6-磷酸葡萄糖,除了水解成葡萄糖而释放之外,也可循糖酵解途径或磷酸戊糖途径等进行代谢。

但当机体需要补充血糖,如饥饿时,后两条代谢途径均被抑制,肝糖原则绝大部分分解葡萄糖释放入血。

2、酮体生成与利用的部位有何不同?酮体生成有何生理意义?答:生成:酮体在肝细胞中生成:酮体的合成原料是脂酸在肝细胞线粒体中经B-氧化生成的大量乙酰CoA,合成部位为肝细胞线粒体。

利用:酮体在肝外组织利用:肝外许多组织具有活性很强的利用酮体的酶,可将酮体裂解成乙酰CoA,并通过三羧酸循环彻底分解氧化供能。

生理意义:(1)机体用能的另一形式:当葡萄糖不够时,机体动用储存脂,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运至肝,氧化为乙酰CoA,合成酮体,运往肝外组织使用,是脑和肌肉的重要能源;脑组织不能氧化脂肪酸,因此必不可少的第二能源。

(2)有利于维持血糖平衡,节省蛋白质的用量。

3.简述血液的钙、磷代谢状况,如何维持血液中钙、磷浓度的相对恒定?答: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是钙吸收的主要部位,钙盐在酸性溶液中易溶解,凡使消化管内PH值下降的食物均有利于钙的吸收。

维生素D能促进钙和磷的吸收;由于体内大部位钙和磷存在于骨中,所以骨内钙、磷的代谢成为体内钙磷代谢的主要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