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议论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议论文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和例证法B.例证法和对比法C.对比法和类比法D.类比法和演绎法2.庄子《秋水》(节选)的主旨是()A.阐发为政以德的政治道理B.阐述清静无为的人生哲学C.阐析人的认识有限的思想D.阐明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来揭露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归纳法C.类比法D.对比法4.《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B.“满招损,谦得益”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5.下列四组词语中,最能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是()A.忧劳与逸豫 B.盛与衰 C.天命与人事 D.满与谦6. 庄子用“壘空之在大泽”、“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马体”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 ,这种论证方法是()A. 例证法B. 类比法C. 对比法D. 演绎法7. 下列属于史论的文章是 ( )A. 《秋水》B.《五代史伶官传序》 c. 《寡人之于国也》 D.《赵武灵王胡服骑射》8.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文坛领袖是 ( )A. 欧阳修B. 司马光 c. 王安石 D. 柳宗元9.胡适在《容忍与自由》中认为,缺乏容忍雅量的心理根源是()A.年轻气盛B.狂妄自大C.喜同恶异D.愚昧无知10.《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A.满招损,谦得益 B.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C.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既肯定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又批评“求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风气,这种论证方法是()A.演绎法B.例证法 C.类比法D.对比法12.《吃饭》中,从吃饭想到结婚、想到政治,这种联想方式的基础是()A.时间统一性B.地点统一性 C.相似性D.对比性13.《吃饭》中,用音乐与烹调来阐发“和而不同”的治国道理,这种联想方式是()A.时间统一性联想B.对比联想C.地点统一性联想D.相似联想14.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宗教感情”,指的是()A.对最深奥理性和最灿烂美的执着追求B.对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以忍受C.承认有一个能够赏罚一切的上帝存在 D.相信肉体死亡之后灵魂还会继续活着15.从《我的世界观》看,爱因斯坦的政治理念是()A.崇尚民主,反对专制B.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C.全神贯注,献身科学D.不承认万能上帝存在16.《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蔡元培强调大学宗旨时所批评的不良风气是()A.不正当娱乐泛滥B.求学为升官发财C.不尊重师长学友D.不注重购置书籍17梁启超在《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这几句话被凝缩成的一个成语是()A.劳而无功B.功亏一篑C.事倍功半D.半途而废18.《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A.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B.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C.喜同恶异是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D.必以自己的主张为绝对之是是错误态度19.《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罗素认为:当自己的见解难以验证而又证据不足时,避免偏见的最好办法是()A.坚持科学认知方法B.多听种种不同见解C.克服自我中心主义D.打掉狂妄自大情绪20.《容忍与自由》所体现的基本社会理念是()A.一分为二 B.和而不同 C.言论自由 D.党同伐异21. 近代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A. 蔡元培B. 冰心 c. 梁启超 D. 康有为22. 《论毅力》的文体是 ( )A. 说明文B. 抒情散文 c. 记叙文 D. 议论文23. 在 1917年 , 当时的北京社会所展现出的整个道德情形是()A. 民风淳朴B. 人们都尊老爱幼 c. 人们都以身作则 D. 道德沦丧24. 作者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 , 杀”的故事 , 目的是要说明自己的年纪越大 , 就越觉得 ( )A. 自由比容忍更重要B. 容忍与自由变得都很重要c.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D. 容忍与自由变得都不那么重要25. 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昕一点 , 说咬文嚼字是 ( )A. 斟酌B. 推敲 c. 商量 D. 反复26. 伊尹所辅佐的君主是 ( )A. 周武王B. 汉武帝 c. 秦始皇 D. 商汤27. 《吕氏春秋》又名( )A.《吕览》B. 《吕不韦书》 c. 《春秋》 D. 《战国风云》28. 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家()A. 哥伦布B. 牛顿 c. 爱迪生 D. 爱因斯坦29. 爱因斯坦的“宗教感情”是基于“宁宙无限 , 人的认识有限”理念的献身精神,同样认为“宁宙无限 , 人的认识有限”的中国古代哲人是()A. 庄子B. 苟子 c. 墨子 D. 韩非子30. 下面属于用理论材料作论据的是()A. 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B. 郭沫若改动剧本台词c. 贾岛吟诗斟酌推敲 D. 王若虚将《史记》中有关文字改得更简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比喻说理的有()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E.《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32.下列《秋水》中的论据,通过对比法来证明人的认识有限的有()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C.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D.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E.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33.下列议论文,善于运用类比论证方法的有()A.庄子《秋水》(节选)B.梁启超《论毅力》C.胡适《容忍与自由》D.钱钟书《吃饭》E.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34.下列文章中,体现“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观念的有()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D.《吃饭》E.《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35.欧阳修主张写文章应该()A. 明道B. 致用 c. 无为 D. 事信 E. 言文36.下列有关梁启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主办过《时务报》B. 推动过维新运动c. 极力提倡小说创作 D. 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E 在中国近代最早用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历史37.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倡树立“大学者 , 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宗旨 , 这一宗旨所蕴含的理念是 ( )A. 学术自由B. 两耳不闻窗外事 , 一心只研圣贤书c. 精神独立 D. 研究致富 E 研究高深学问以求做官38.以下属于胡适著作的有 ( )A. 《管锥编》B. 《中国章回小说考证》c. 《尝试集》 D. 《中国哲学史大纲》 E. 《白话文学史》39.《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无论是阅读或者是写作 , 字有 ( )A. 直指的意义B. 含蓄的意义c. 联想的意义 D. 单一的意义 E. 动态的意义40 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演讲词中 , 爱因斯坦阐述了自己的( )A. 人生观B. 政治思想 c. 宗教感情 D. 娱乐方式 E 居住地点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41.弃甲曳兵而走。

4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3.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4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45.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4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47.黎民不饥不寒48.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4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50.邻国之民不加少加:5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闻:52.以为是殆幸运儿殆:53.使人属孟尝君属:54. 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 , 颓然丧矣。

丧:55. 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

猝:56. 盘根错节之既经 , 而随有应刃而解之一日。

盘根错节:57. 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

艳羡:58. 又以为我骞于遭逢。

骞:59. 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 , 常相参伍。

参伍:60. 成败之数 , 视此而已。

天数:四、简析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61. 阅读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五亩之宅 , 树之以桑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鸡豚狗彘之畜 , 勿失其时,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 , 勿夺其时 , 数口之家 , 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 申之以孝悌之义 ,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 黎民不饥不寒 , 然而不王者 , 未之有也A. 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B. 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C. 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62. 阅读庄子《秋水》( 节选 ) 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井挂不可以语于海者 , 拘于虚也 ;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 笃于时也 ; 由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 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 , 观于大海 , 乃知尔丑 ,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A. 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B. 这段话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c. 概括这段话中第一句的主旨和三个分句的大意。

63. 阅读钱钟书《吃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 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 , 其实往往是附属品。

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 , 正如讨阔佬的小姐 , 宗旨倒并不在女人。

这种主权旁移 , 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朴素的人生观。

A. 试举例说出这段话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B. 这段话的主旨是哪一句 ?C.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讨阔佬的小姐”的宗旨是什么 ?64. 阅读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呜呼 ! 盛衰之理 , 虽曰天命 , 岂非人事哉 !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与其所以失之者 , 可以知之矣。

A. 这段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B. 为什么作者认为盛衰之理不只是天命还在于人事 ?C. 根据原文 , 作者认为天命与人事哪一个更重要 ?65. 阅读梁启超《论毅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孔子曰“譬如为山 , 未成一篑 , 止 , 吾止也。

譬如平地 ,虽复一篑 , 进 , 吾往也”。

A. 这段话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B. 这段话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C. 这段话中的论据属于哪种类型 ?66.阅读《论毅力》开头一段文字: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

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请回答:A.从这个开头看,《论毅力》的总论点是什么?B.这个开头有什么特点?C.这个开头体现出《论毅力》怎样的论证方法?67.阅读《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的一段文字:就我所知,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经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