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
热点一: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
标题: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需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使科技进步法成为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基本法,将鼓励自主创新、规范市场行为和创新行为纳入这些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中。
(2)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主体
针对我国企业发展实际情况,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战略转型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要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壮大自主创新的主体。
要引进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成果,更重要的是要立足自主创新,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3)不断推进教育发展,培育创新人才,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教育能否发挥其培育创新人才、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的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成败的关键。
一是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创新源和科研院所智力源的作用,增强高校科研投入,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批高技能的创新创业人才。
热点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秀美家园: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并明确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生态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社会、经济问题。
生态问题没有处理好,它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又将会制约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所以,解决日益突出的生态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对策:第一,是积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机制。
第二,降低环境执法成本、完善监管监督机制
第三,增加现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生态环保指标权重。
在当前的政绩考核体系中,经济发展指标所占比重过大,许多部门和地方政府以GDP为主导的发展观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导致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热点三:教育:发展教育事业,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离不开教育和人才事业的强力支持。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祖国的各项事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但不可否认,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教育体制的很多弊端显露了出来。
首先完善拨款体制,增加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
中央财政中的教育经费针对基础教育的专项资金投入比例过少,滋生了一部分地区和学校乱收费的现象频发。
因此,政府应该完善拨款体制,加强对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对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对偏远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免费的营养早餐。
其次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均衡师资、监督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公正性公平性,对农村等老少边贫地区的教育资源应不断加大投入,留的住人才,让更多优秀的人加入到教育事业中。
实施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三支一扶”工作,加强支教工作,为支教人员留在农村,为基层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创造一切条件。
再次大学教育和社会挂钩,大量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
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矛盾对我国大学的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新要求,必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学习能力。
因此,学校应该多和知名企业联合,让知名企业多给学生一些实习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加强校企对接工作,为企业招到合适的人才和大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做更多的工作。
最后在学术腐败和教师不尽其责的情况下,整顿教师队伍非常重要。
开展竞争上岗,公开选拨优秀老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不断加强教师的道德建设。
总结:问题从材料找,关于措施中:第一:政府首先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加强监管,
积极宣传,加强引导,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服务业等新兴战略产业,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绿色环保经济。
其次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加强对河流湖泊等湿地的保持力度,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工作。
抓好城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作。
实施农村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防治工矿区重金属污染。
第二: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自律,遵纪守法,对生产的“三废”进行合理处理。
第三:个人要不断增加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节约意识,节约无小事,合理消费,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环保出行,尽量不开机动车,过时过节少燃放烟花爆竹。
第四:社会……第五:主体……。
申论格式:首先明白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政府工作人员,所看问题观点和所提措施要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去看去做。
)
第一段:引用名言,阐明重要意义(是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中国梦,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第二段: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取得了哪些成就,但是,笔锋一转写成绩背后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多么的严重,再不解决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危害,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第三段:把措施总写一下,具体的措施从材料中找,找材料的重点,有的资料有正反两方面的例子,或者国外的一些解决措施,这些都可以加已整理,做为一个措施。
措施主体有政府、企业、个人、社会、主体。
措施有制度措施,监管措施,教育措施,法律措施,措施分点的时候,前后措施要层层深入,不要搞混了。
第四至第几段分开来讲措施,可以用(1)(2)、第一,第二、首先,其次,最后等格式。
最后一段做总结,说明现在这个问题的解决,只要按上面的措施去做,就一定能成功,同时展望一下未来,只要这样做,未来一片光明,只要这样做,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注意:先把提纲写出来,越详细越好,开头和结尾一定要打草稿,吹牛还打草稿呢,考公
务员就更要打下草稿了。
字数控制一下,写到措施中发现字数可能会超过,措施展开来讲的时候字数控制一下;写到措施中字数发现不够的时候,要把措施写详细,从材料中随便找些搬上去凑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