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作用学案

地质作用学案

4.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2.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一、内力作用自主地带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主要是。

它主要表现为、、。

其中,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2、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和。

水平运动使岩层,常形成和;垂直运动使岩层,引起。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为主,以为辅。

3、内力作用在地表形成、等,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

合作探究【问题探究一】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的类型比较据科学家考察:喜马拉雅山脉原来是一片海洋,按照其上升的速度计算,目前的高度应是20 000多米,但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的结果是8 844.43米。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由海洋变为“世界屋脊”的作用是()A.外力作用B.内力作用C.变质作用D.流水作用(2)导致珠穆朗玛峰只有8 844.43米的主要原因是()A.搬运作用B.内力作用C.地壳运动D.侵蚀作用(3)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发展演变说明了()A.内力作用均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B.内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则削高填低C.内力作用先形成高山,然后外力作用再把高山削低D.外力作用起的作用比较小,对山脉的形成不起主要作用二、外力作用自主地带1.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

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四种方式。

2、在、和等因素的影响下,或的岩石经常发生和,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这种作用叫。

3、、、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进行破坏,叫作用,常在原地形成地貌。

4、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5、外力作用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

合作探究辨析: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从能量来源看可知上述作用都属于 ,它对地表形态影响的总趋势是 。

(2)A 、E 图是 地貌,E 图景观在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高原,成因主要是 ;B 图是最典型的 地貌,如我国的 ;C 、F 图是 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区;D图为地貌。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自主地带1.岩石按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三大类2.岩浆岩是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或喷出地表形成的,可分为_和。

沉积岩是各类岩石经作用形成的。

变质岩是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作用形成的。

3.各类岩石经过作用又形成新的岩浆。

岩浆在一定条件下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形成新的岩浆岩。

周而复始,使岩石圈物质处于之中。

合作探究【问题探究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岩石圈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其过程可归纳为如下模式图: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

据此回答(1)~(2)题。

(1)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2)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跟踪训练一1.形成岩浆岩的作用叫_____作用;形成变质岩的作用叫______作用;形成沉积岩的作用有___________。

(同时填上右图......)2.上述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_______;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用学过的原理,自主探究下列问题:【展示1】新华网伦敦2008年1月8日电:地质学家最近发现,发生在印度洋的强烈地震不仅造成了破坏力惊人的海啸,还改变了印度洋上部分岛屿的位置和地形。

英国伦敦大学的地质专家麦圭尔教授对《自然》杂志记者说:“在几分钟之内,地壳发生了移动。

就苏门答腊岛而言,它已发生了移动。

”麦圭尔表示,这些岛屿在地理上的平面位置不仅有所移动,它们的高度也发生了变化。

此前,印度尼西亚测绘协调机构的专家表示,印尼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可能发生了永久改变。

印尼海岸警卫队司令?波卡里亚尔说,他对该群岛进行的空中调查显示,灾难过后,一个岛可能已分成两半,另一个则一分为三,还有一个岛似乎已经变形。

讨论:上述新闻说明了一个问题:地表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

想一想,是什么力量促使地表形态在不断地变化着?【展示2】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往往反映当地的气候条件,试举例说明。

【展示3】在某地发现某一地层缺失,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按照能量来源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种。

按发生的过程来看,有的地质作用进行得十分迅速,有的却十分缓慢。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地质现象中,从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看,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地震B.火山喷发C.雅丹地貌的形成D.温泉2.下列地质现象中,从地质作用的发生过程看,与其他三者不同的是()A.海啸B.河口三角洲的形成C.地震D.火山喷发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雅丹地貌是形成于干旱地区的风蚀地貌,从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看它属于外力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类型,而其他三者都是在内力作用下形成的。

第2题,河口三角洲的形成是由于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十分缓慢。

而其他三者的发生过程十分迅速。

北美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是一个古老的山地,该地区埋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现在高原海拨只有1 000米左右。

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结果B.外力作用的结果C.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D.以上都不正确4.若阿巴拉契亚山脉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则其外力作用主要为()A.流水的侵蚀作用B.风化侵蚀作用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的堆积作用答案 3.C 4.C解析通过资料可知阿巴拉契亚地区埋藏着大量的煤炭资源,所以可以断定本区的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在很早以前为一古老的地槽,后来由于地壳抬升而形成山地,在第四纪时期北美大陆被冰川所覆盖受到了强烈的侵蚀作用,故海拔较低。

5.下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数码①~⑥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A.①喷出岩②岩浆③侵入岩④变质岩⑤岩浆岩⑥沉积岩B.①岩浆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沉积物⑥喷出岩C.①喷出岩②沉积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岩浆⑥侵入岩D.①喷出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岩浆⑤沉积岩⑥沉积物答案 B解析地幔上部存在着软流层,从软流层喷出的岩浆(如图中①)一部分直接喷出地表,冷凝成喷出岩(如图中⑥);另一部分未上升到地面,便冷凝成侵入岩(如图中②)。

先形成的喷出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等作用在较低的地方堆积起来,形成沉积物(如图中⑤),这些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如图中④)。

喷出岩、侵入岩和沉积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如图中③)。

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

读“风化作用强弱与气候相关示意图”,回答6~7题。

6.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②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7.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A.①B.② C.③D.④答案 6.B7.B解析岩石风化作用与水分和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湿度越大,风化作用越强;但在干燥的环境中,主要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加强;但在湿润的环境中,主要以化学风化作用为主,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从图中的④到①、③到②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

物理风化作用主要受温度变化影响,化学风化作用受温度和水分变化影响都较大,从地表风化壳厚度来看,温度高、水分多的地区风化壳最厚。

8.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内部的岩浆,经过①________过程,形成A__________岩,A受到________作用,形成B________岩。

(2)A和B岩石,在________条件下,发生③________作用,使原来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C________岩。

(3)各类岩石在岩石圈深处或岩石圈以下发生④________作用,又成为新的________。

(4)从________________到形成各种________________,又到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生,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地壳物质的循环运动过程。

(5)在以上地质作用过程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属于内力作用的是________。

(填序号)答案(1)冷却凝固岩浆外力(侵蚀、搬动、堆积)沉积(2)高温、高压变质变质(3)重熔再生岩浆(4)岩浆岩石新岩浆(5)②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变。

从图可以看出,A由岩浆转变而来,故A为岩浆岩。

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A、B、C都经过④变为岩浆,故④为重熔再生。

B、C根据位置可以确定,B在较高的位置为沉积岩,C在较低的位置为变质岩。

则②应为外力作用,③为变质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