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课程设计说明书工业工程工厂设计

(最新)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 课程设计说明书工业工程工厂设计

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学号:专业:院系:指导教师:日期:目录简介 (1)第一章基本要素分析 (4)第二章物流分析 (9)第三章作业单位飞物流相互关系分析 (20)第四章作业单位间综合相互关系分析 (22)第五章作业单位间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合并.25第六章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28)第七章绘制工厂总平面布置可行方案 (29)第八章评价择优 (31)参考文献 (32)课程设计题目:减速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是设施规划与物料搬运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分析、发现现有生产企业布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善的工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工厂布置设计工作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1 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学会由产品入手对工厂生产系统进行调研分析的方法。

2 通过对减速器工厂布置设计的实际操作,熟悉布置设计方法中的各种图例符号和表格,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规范设计程序。

3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如何编写有关技术文件。

4 通过课程设计,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减速器厂总平面布置设计》内容与要求如下:1 减速器厂物流分析。

2 减速器厂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3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相当于A3图样的坐标纸一张。

4 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相当于A3图样的坐标纸一张。

5 减速器厂总平面布置图,A1图样二张。

6 评价择优选出最佳总平面布置图。

7 编写设计说明书,工作量不少于5000字。

注:为了便于书写,此说明书部分图表中作业单位用以下代码表示(按需要自行增减)1——原材料库 2——铸造车间 3——热处理车间 4——机加工车间5——精密车间 6——标准件、半成品库 7——组装车间性能实验室 8——成品库9——办公、服务楼 10——设备维修车间 11——锻造车间 12——橡塑车间4、原始条件:见附件5、时间安排:1)产品调查和工艺调查 2天2)工厂平面布置状况调查1天3)物流分析 2天4)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5天5)布置方案图 2天6)编写设计说明书 2天7)答辩 1天第一章基本要素分析现有一建设用地,占地面积为16000m2,南北长为200m,东西宽为80m,所处地理位置如图1-1所示。

该厂职工300人,计划改建成年产90000套减速器产品的生产厂,需要完成工厂总平面布置设计。

2.作业单位划分根据变速箱产品结构及其工艺特点,变速强厂设立如表1-2所示变速箱个作业单位,分别承担原材料存储、备料、热处理、加工与装配、产品性能试验、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各项生产任务。

表1-2 作业单位建筑物汇总表3.变速箱生产工艺过程由于变速箱结构比较简单,因此其生产工艺工程可分为零、组件制作与外购,半成品暂存,组装,性能试验与成品存储阶段。

(1)零、组件制作与外购变速箱上的标准件、异性件如机盖、垫圈等都采用外购、外协的方法获得,入厂后由半成品库保存。

其它零件由本厂自制,其工艺过程分别见表1-3至表1-16。

表中各工序加工前工件重量为:该工序加工后工件重量该工序材料利用率(2)标准件、外购件与半成品暂存生产出的零、组件经车间内检验合格后,送入半成品库暂存。

定期订购的标准件和外协件均存放在半成品库。

(3)组装所有零、组件在组装车间集中组装成变速箱成品。

(4)性能试验所有组装出的变速箱产品均需进行性能试验,试验合格的成品送入成品库,试验不合格的返回组装车间进行修复。

一次组装合格率估计值为95%,二次组装合格率为100%。

(5)成品储存所有合格变速箱产品存放在成品库待出厂。

4.自然气象条件:自然气象等条件按长春的条件加以考虑。

表1-3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4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5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6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7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8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9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10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11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12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13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14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15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表1-16 变速箱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表第二章物流分析1.产品工艺过程分析(1)分析给定的工艺过程表通过对产品加工、组装、检验等各加工阶段及各工艺过程路线的分析,计算每个工艺过程的各工序中加工前工件单件重量及产生的废料重量,并折算成全年重量,如表2-1所示。

表2-1 自制零件工艺过程计算表(2)绘制自制零件及变速器组件的工艺过程图,如图2-1~2-14所示。

图中序号分别是:1—原材料库,2—铸造车间,3—热处理车间,4—机加工车间,5—精密车间,11—锻造车间,12—橡塑车间(3)绘制总的工艺过程图,如图2-15所示。

螺栓0.0050 图2-3 轴端盖工艺过程图通气器废料0.008图2-4 通气器工艺过程图垫片 废料0.0001图2-5 垫片工艺过程图废料0.789废料0.638废料0.051机盖废料1.002废料0.765废料0.061图2-7 机座工艺过程图机座垫片废料0.0001图2-8 垫片工艺过程图图2-9 大齿轮工艺过程图0.020图2-10 轴工艺过程图0.0160.050 图2-11 端盖工艺过程图图2-12齿轮轴工艺过程图0.0290.040图2-14 通透端盖工艺过程图外购件 大齿轮通气器 键 齿轮轴 轴 垫片 销 端盖 螺栓 可穿透端垫片 轴端盖 机座机盖2.物流分析(1)物流强度汇总表根据产品总的工艺过程图计算物流强度,如表2-2所示。

当存在逆向物流时,物流强度等于正逆物流强度之和,统计的结果填入物流强度汇总表中,如表2-3所示。

表2-2 从至表表2-3 物流强度汇总表(2)物流强度分析表根据物流强度汇总表对各作业单位对之间的物流强度进行排序,并绘制物流强度分析表,进行物流分析,如表2-4所示。

表2-4 物流强度分析表表2-5 物流强度等级划分表根据表2-5物流强度等级划分表来划分个作业单位组建的物流强度等级,绘制原始物流相关表,如图2-6所示。

对于在表2-4中未出现的作业单位不存在固定的物流,因此物流强度等级定为U 级。

表2-6 原始物流相关表根据表2-6绘制作业单位物流相关比表,见表2-7表2-7 作业单位物流相关表U I U O I AIE I 6 5 4 3 2 17 序号 作业单位名铸造车间 原材料库 热处理车间 精密车间 机加工车标准件、半成品库组装车间 E U UUUUUUUUUUU UUUUUUUUUUUUUUUUOUUUO明确各作业单位的特点:原材料库、标准件半成品库、成品库属于存储单位,机加工车间、精密车间、组装车间、性能试验室、设备维修车间、铸造车间、热处理车间属于存储单位,办公、服务楼属于服务单位。

分析其作业特点:原材料库、机加工车间、精密车间、组装车间、标准件半成品库、性能试验室、设备维修车间属于无污染作业单位。

铸造车间、热处理车间属于有噪声有污染作业单位。

办公、服务楼属于服务单位应远离污染区。

设备维修车间应靠近作业部门。

由上述分析,确定以下5条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影响因素:表3-1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影响因素根据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因素和下表中的各等级比例关系确定各作业单位对的关系等级,填入非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表3-2 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表3-3 非物流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12 橡塑车间UO/1A/1 E/3A/1I/3X/5X/6UI/3O/1UUUI/3UO X/5X/6UE/2UUUUUUO/8O/4O/4O/1O/4X/5X/6UO/7UUE/2E/2I/2I/2I/1UUX/6U X/6UO/4E/3UUA/3A/3UUUUOUU UUU9 8 6 5 4 3 2 1 7 10 11序号 作业单位名称原材料库热处理车间精密车间机加工车间标准件、半成品库组装车间成品库办公服务楼设备维修车间锻造车间铸造车间A/3第四章作业单位间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合并从作业单位物流、非物流的相关图可知,;两者相互关系不一致。

对于减速器来说,物流因素影响不明显大于其他非物流因素的影响,因此,取加权值m:n=1:1.表4-1 综合相互关系等级与划分比例量化物流强度等级与非物流的密切程度等级,取A=4、E=3、I=2、O=1、U=0、X=-1。

计算量化的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如表4-2所示。

表4-2 作业单位之间综合相互关系计算表根据上表的计算结果,统计各段分数作业单位队的比例,见表4-3表4-3 综合相互关系密级等级划分表4-4 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UUEIO XUU4 3 2 1 序号作业单位名称原材料库热处理车间 机加工车间 铸造车间 A第五章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综合接近程度计算,利用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量化综合相互关系等级并计算个作业单位综合接近程度,按综合接近程度分数由高到低排序。

为了计算个作业单位的综合接近程度,把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表变成右上三角矩阵和左下三角矩阵对称的方针表格,然后来年规划关系密级并按行累加关系密级分式再对其排序,把结果填写在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中。

选择单位距离长度,规定关系密级为A级的作业单位对之间距离为1个单位距离,E级作业单位对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距离,以此类推。

根据表5-1的排序结果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表5-1 综合接近程度排序表图5-2 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分析:由密切度分析4为首要考虑因素,应将其放在中心位置,2、3属于有污染车间应远离办公服务区。

第六章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1)按待布置工厂的复杂程度,选择图幅大小,工厂越复杂则图幅越大。

(2)按图样大小与厂区大小比例选择绘图比例,绘图比例一般为图样长度:厂区长度2图样宽度:厂区宽度或2中的较小值,并圆整成标准值。

(3)将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放大到面积相关图图样上,放大时应使位置相关图居中布置,并在各作业单位之间留有尽量大的空间(4)按综合接近程度高低顺序,将各作业单位面积绘入面积相关图中,若预留空间不够。

则可适当图6-1 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3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七章绘制工厂总平面布置可行方案图考虑修正因素与实际条件因素,修改调整面积相关图。

包括因素如下:(1)厂区占地大小。

(2)根据产品特点,确定物料搬运方法,如采用托盘搬运产品并用电瓶车来实现车间之间的运输。

(3)确定场内外运输方式,一般采用汽车(4)根据厂区地理条件选择道路形式及其技术参数,包括主、次干道路宽度、弯道半径、交叉路口转弯半径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