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工业工程课程设计

工业工程课程设计*******大学课程设计报告2008 级工业工程专业班级这是我们小组的课程名称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题目纸篮子生产线的工作研究与改进姓名*** 学号指导教师*** 职称二О一О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目录课程设计报告 01 课程设计简介 (2)1.1 选题背景 (2)1.2 工作研究理论及方法 (3)2纸篮子生产线现状分析及其问题分析 (3)2.1 现行方案的流程程序分析 (3)2.2 现行方案现场布局图 (6)2.3 现行方案组装篮子工位的双手作业分析图 (6)2.4存在的问题分析 (9)3纸篮子生产线的改善方案 (11)3.1 改善后流程程序图 (11)3.2 改善后现场布局图 (14)3.3 改善后组装篮子工位的双手作业分析 (14)3.4数据分析 (16)4个人工作描述及总结 (25)参考文献 (27)课程设计答辩评语 (28)1 课程设计简介1.1 选题背景折纸起源于中国,在日本发扬光大。

如今折纸已经发展为一种既富挑战性又能启发思维的有益身心的活动。

折纸技术在考验双手灵活性的同时也是对思维的一种挑战。

折纸篮子即有一定的流程顺序,也对双手动作的合理性有一定的要求。

基础工业工程的主要课程内容就是运用相关的IE手法和技术对生产系统进行设计和改善。

运用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际的生产线进行设计和改进是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

选择对纸篮子生产线的工作研究和改进即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实际运用,同时还锻炼了我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工作研究理论及方法以工业企业中的作业系统为对象,运用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两种技术,对产品设计、作业的程序、材料的使用、工具的运用以及人的操作工作加以分析研究,制定最佳的工作方法,并配以最适宜的标准时间。

方法:一个不忘——不忘动作经济原则ECRS四大原则五个方面——操作、运输、贮存、检验、等待5W1H提问技术2纸篮子生产线现状分析及其问题分析2.1 现行方案的流程程序分析表1 现行方案的流程程序分析2.2 现行方案现场布局图人人5人人 1人人 8人人2人人3人人7图1 现行方案现场布局2.3 现行方案组装篮子工位的双手作业分析图图2 现行方案组装篮子工位的双手作业分析2.4存在的问题分析1、工序数目多,可以利用ECRS原则对一些工位进行简化、重排、合并、取消。

因此把第一个工位和第二个工位即剪成三部分和折篮子合并为一个工序,把计算和剪提手合并为一个工序。

这个减少了中间的搬运时间。

2、第3道工序剪圆和第6道工序粘贴前出现了等待。

用动作经济原则对剪圆和粘贴进行了简化,缩短工位所需要的时间。

3、搬运次数多。

合并工位适当的减少了搬运。

4、使用工人多。

合并工位,根据工位的作业时间和动作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

5、各工位作业时间不均衡。

用ECRS原则在合并了相应工序后,各个工位作业时间不均衡的状况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6、工人操作熟练程度不够。

对工人进行培训。

3纸篮子生产线的改善方案3.1 改善后流程程序图表2改善后流程程序图图 3 流程程序改善前后效果图由图3可见,改善前共用6道工序,而改善后仅用了4道工序,明显比改善前减少了两道工序,降低了人力成本;改善前各工序作业时间差异很大,而改善后各工序作业时间相差很小,实现了工序同期化。

3.2 改善后现场布局图人人4人人1人人2人人6图4 改善后现场布局由图4可知,改善后的现场布局工序和人数均有所减少。

这是运用了5W1H 提问技术对操作、运输、贮存、搬运、等待五大方面进行分析,然后依据ECRS 四大原则进行改善的结果。

3.3 改善后组装篮子工位的双手作业分析图5 改善后组装篮子工位的双手作业分析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组装篮子工序进行了改善:(1)将伸手拿取篮子置于工作台上的动作提前,与伸手拿取圆的工序同步,减少了等待,提高了效率。

(2)将两次拿取胶水涂在提手上的动作合成一步,减少了拿取胶水、放下胶水的动作,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3)改善前是每打开一个,就穿在提手上,改善后先将四个圆全部打开,然后一起穿在提手上,减少了操作的次数,缩短了操作时间,提高了效率。

改善前后相比,等待、持住现象明显减少,操作动作也相对减少,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3.4数据分析1.改善后折纸篮工位的MOD法分析表3改善后折纸篮工位的MOD法分析2.改善后剪圆工位的MOD法分析表4改善后剪圆工位的MOD法分析剪圆部分由两位工人操作,另一工人操作流程与此类似,但时间较少,MOD值为461,标准时间为59.469s。

3.改善后计算工位的MOD法分析表5改善后计算工位的MOD法分析计算工位有两位员工进行计算,另一工人动作的MOD分析与此类似,但时间相对较少,MOD值为409。

4.改善后组装篮子工位的MOD法分析表6改善后组织篮子工位的MOD法分析5.改善后的秒表分析折纸篮工位的秒表分析如下:表7改善后的秒表分析其他工位的秒表分析与折纸篮工位的秒表分析类似,剪圆工位的平均所需时间为98s,计算工位的平均所需时间为96s,组装篮子工位的平均所用时间为67s。

6.改善后的标准工时分析工作说明所需时标准工时间/s表8改善后的标准工时分析标准工时=正常时间*(1+宽放率)第一个产品下线的时间=399.8s当生产线运行起来后,每个产品下线的时间为所有工序最长的时间,即是107.8s日产能=(7*60*60-399.8)/107.8=230.0575个4个人工作描述及总结个人工作描述这次课程设计中,我的工作主要有两个:第一,作为小组组长,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召集大家进行讨论,为大家找到讨论问题的场地;另外,发挥传达员的作用,促进小组内部人员的沟通以及思想的整合。

第二,我作为流水线上一员,负责剪提手和计算作业,并和小组其他成员一起完成双手作业分析、模特法研究以及相关图表的制作工作。

个人心得这是我第一次做课程设计并且是为专业课,所以我是全身心投入的。

未做这项作业,我好几次都忘记吃饭。

晚上睡觉前,我会不由自主担心我们的进度。

以前没遇到过的问题,这次出现了。

有时我会手足无措,甚至到了“崩溃”的地步。

但是我和小组其他成员还是一步一步走过来了,当我看到我们的作品完成时,我的感觉怎欣慰一词可以了得。

具体体会主要有一下三个方面:一、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以前,我几乎没有参加过什么正式的团队工作,这次课程设计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机会难得啊。

我很投入这项工作,时时提醒自己,我是这个团队中的一员。

1+1>2,在数学上是个错误,可是它在团队工作这方面是真理。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多次发现,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经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问题不知不觉便被解决了。

课程设计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作业,一个人做总感觉不知从何做起甚至没有信心去完成它。

可是一个小组经过商讨,每个人负责不同部分,遇到棘手问题时尽可能发挥一些成员的特长去解决,这样课程设计就变得不那么可怕。

完成课程设计只是我收获的一部分,在与小组其他成员的配合中,我学会了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同时也学会了包容。

课程设计的完成,离不开小组的每个成员。

二、动手的同时,专业知识得到了巩固正如会计老师所说的,当你遇到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时,你会很轻易地掌握这些知识。

这次课程设计,要用到许多专业课上所学的知识,比如工作研究理论及方法,动作分析,时间研究等,这些虽在课堂上学过,可真正用的时候已所剩无几。

课程设计完成后,突然发现自己的知识有所增长,仔细想想,这还得益于其间翻看课本的结果。

动手之后,知识被牢牢的记在心中。

我的专业是工业工程,工业工程简单地说就是将有限的资源、设备、人力、信息等进行规划,改善,设计。

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动手对于工业工程来说,意义重大。

三、不实践,你永远不知道你掌握多少理论;不实践,你永远不会发现问题。

通过这次动手操作,我发现自己的专业知识很不全面、也不牢固。

在课程设计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

之前,这些问题我从没想到过。

空有理论而不去实践,问题永远发现不了,发现不了问题,理论便失去了意义,提高也成为空谈。

只有投身实践,亲自动手去做,才能发现问题,当然,问题是要解决的,而我们寻求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提高的过程。

总之,这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我学到了很多。

最后,在此感谢我们的***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基础工业工程课程设计的每个细节,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答疑。

而您平易近人的性格和认真的态度,为我们完成这次课程设计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1]张公绪,孙静.新编质量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易书评,郭伏.基础工业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3]白东哲,生产系统现场工作研究.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课程设计答辩评语2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