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药学TianjinPharmacy2009年第21卷第5期6715曲海波,李占全.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内顽固性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4.12(4):21716宋现涛,陈韵岱.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西罗莫司支架置人后急性和亚急性血栓形成情况分析.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6,14(3):131过敏性结膜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王巨存1,冯亦颖2(1.天津市天津医院,天津300211;2.天津市南开医院,天津300100)摘要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类常见的眼表过敏性疾病,其主要由I型及IV型变态反应引起。
药物是本类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局部用药可为病变部位提供更高的药物浓度,起效更快、更好,且可避免全身用药引起的副作用。
近来局部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种类明显增多,给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这些药物包括抗组胺药、血管收缩剂(减少充血剂)及其复方制剂、肥大细胞稳定剂、双效抗组胺药、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其中0.2%奥洛他定滴眼液是首个每日1次的双效抗组胺药。
因此进一步开发长效、高效和耐受性良好的抗过敏滴眼剂对于提高患者用药的方便性和依从性意义重大。
同时,对于局部使用某些免疫抑制剂治疗严重的顽固性的春季角结膜炎和特应性角结膜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还需要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药物治疗,滴眼剂中图分类号:R9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687(2009)05-0067-05过敏性结膜炎(allergicconjunctivitis)是一类常见的眼表过敏性疾病,其主要是由I型及IV型变态反应引起。
该病最主要的症状是眼痒,常伴有结膜充血、水肿和乳头、滤泡增生等体征。
现对过敏性结膜炎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
由于过敏性结膜炎的分类还不统一,因此在讨论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治疗进展时,首先对过敏性结膜炎的分类做一简介。
1过敏性结膜炎的分类Hannouche等…根据患者的l临床表现、病程及预后的差异,将过敏性结膜炎分为5种类型:①季节过敏性结膜炎(seasonalallergicconjunctivitis,SAC);②常年过敏性结膜炎(perennialallergicconjunctivitis,PAC);③巨乳头性结膜炎(giantpapillaryconjunctivitis,GPC);④春季角结膜炎(vernalkeratoconjunctivitis,VKC),又名春季卡他性结膜炎;⑤特应性角结膜炎(atopickeratoconjunctivitis,AKC)。
前3种类型一般预后良好,后2种类型常合并角膜的炎症而威胁视力。
临床上,此5种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常存在某种联系,某些患者可同时或先后患有几种不同类型的过敏性结膜炎。
Calonge【2]提出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类单纯由I型变态反应所致的变应性结膜疾病,包括急性过敏性结膜炎(主要为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和慢性过敏性结膜炎(主要为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两大类型。
而巨乳・收稿日期:2009-05-29头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及特应性角结膜炎的发生除了I型变态反应外,可能还有其他机制的参与(如巨乳头性结膜炎与机械性刺激有关,春季角结膜炎和特应性角结膜炎可有IV型变态反应参与)。
因而,Cal.onge将这类结膜炎与过敏性结膜炎列为平行的关系,统称为过敏性结膜疾病。
虽然两种分类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本质均是以I型变态反应为主的变应性结膜疾病。
临床上还有一类过敏性结膜炎,即药物、化妆品等引起的接触性过敏性结膜炎(CBC)。
在本文中,过敏性结膜炎采用了Han—nouche的分类方法。
2局部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常用药物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常用药物以眼部用药为主,分类如下旧。
J:2.1眼用抗组胺药(topical/ophthalmicantihistamines)0.05%左卡巴斯汀(1evocabastine),0.05%依美斯汀(emedastine)。
2.2眼用血管收缩剂(topicalvasoconstrictors)(减少充血剂)及其复方制剂0.25%羟甲唑啉(oxymetazo.1ine)、0.025%盐酸奈甲唑啉/0.3%马来酸非尼拉敏(naphazolineHCl/pheniraminemaleate)、0.05%盐酸奈甲唑啉/0.5%安他唑啉(naphazolineHCl/antazoline)。
2.3眼用肥大细胞稳定剂(topicalmastcellstabiliz—ers)4%色甘酸钠(sodiumcromoglicate)、2%奈多罗米(nedocromil)、0.1%洛度沙胺(10doxamide)、0.1%吡万方数据天津药学TianjinPharmacy2009年第2l卷第5期嘧斯特钾(pemirolastpotassium)。
2.4眼用双效抗组胺药(topicalmultiple—actionanti-histamines)0.025%酮替芬(ketotifen)、0.1%/0.2%奥洛他定(olopatadine)、0.05%依匹斯汀(epinastine)、0.05%氮革斯汀(azelastine,阿齐斯汀)、0.05%美喹他嗪(mequitazine)。
2.5眼用非甾体抗炎药(topicalNSAIDs)0.5%酮咯酸氨丁三醇(ketorolactromethamine)、0.1%双氯酚酸钠(diclofenacsodium)、0.1%普拉洛芬(pranopro・fen)、0.1%溴芬酸钠(bromenacsodium)o2.6人工泪液(artificialtear)0.1%透明质酸钠(SO—diumhyaluronate)。
2.7眼用糖皮质激素(topicaleorticosteroids)1%泼尼松(prednisolone)、0.1%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0.1%倍氯米松(beclometasone)、0.02%/0.1%氟米龙、l%利美索龙(rimexolone)、0.2%/0.5%氯替泼诺(10tepredn01)o2.8眼用免疫抑制剂(topicalimmunodepressants)环孢素(ciclosporin,CSA)、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丝裂霉素(mitomycin)。
3过敏性结膜炎的药物治疗进展3.1眼用抗组胺药3.1.1左卡巴斯汀FujishimaH掣刮研究了眼部滴用左卡巴斯汀对缓解过敏性结膜炎临床症状的早期效果,36例患者参加了试验。
结果表明,左卡巴斯汀可以快速缓解过敏性结膜炎眼痒的症状。
TakamuraE等[71研究0.025%左卡巴斯汀混悬滴眼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作用时间。
24例13本季节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参加了试验,并采用了结膜过敏原激发试验(CAC)。
结果表明,0.025%左卡巴斯汀对于缓解过敏性结膜炎的眼痒、眼红和结膜水肿有显著效果,持续时间至少4h,且无明显副作用。
3.1.2依美斯汀依美斯汀是选择性H.一受体拮抗剂。
一项研究表明,患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儿童用依美斯汀滴眼剂滴眼可以快速缓解眼痒和结膜充血,长期使用也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J。
3.2眼用肥大细胞稳定剂3.2.1洛度沙胺Adefule—OsiteluAO等p1研究了0.1%洛度沙胺对春季角结膜炎的临床效果。
100例春季角结膜炎患者参加了试验,其中57例男性,43例女性,年龄2—55岁。
患者用0.1%洛度沙胺滴眼液滴眼,4次/d,持续6周。
试验过程中对眼部的症状和体征进行了评分。
参加试验的患者中有15例志愿者于试验前和试验后做了摄象和结膜组织活检。
研究发现,春季角结膜炎的症状和体征自用药后72h开始减轻,1周时显著改善,第5周末完全消退。
病理切片显示,用药后炎细胞,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减少。
3.3眼用双效抗组胺药结膜肥大细胞(conjunctivalmastcells,MCs)是过敏性结膜炎重要的效应细胞。
除了组胺外,多种炎症介质由肥大细胞中释放,包括细胞因子和血管活性胺,最终都能引发过敏症状。
几种新的抗过敏滴眼液除了具有稳定肥大细胞和阻断组胺受体外,还具有抗炎作用。
3.3.1酮替芬HorakF等¨驯比较了0.025%酮替芬滴眼液与0.05%依美斯汀滴眼液的疗效。
这是一项随机双盲交叉试验,37例由过敏原诱导的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参加了试验。
结果表明,酮替芬滴眼液在症状缓解方面比依美斯汀滴眼液起效快,作用强,且无明显副作用。
AvundukAM等¨¨比较了0.025%酮替芬滴眼液与0.1%奥洛他定滴眼液对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及结膜表面细胞的细胞黏附分子(cellad-hesionmolecules,CAMs)和炎症标志物的表达。
这是一项为期30d,有39例患SAC的病人参与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与人工泪液相比,均能显著改善流泪和眼痒的临床症状。
CAMs和炎症标志物的表达与人工泪液相比均显著减少。
HidaWT等¨2o比较了0.025%酮替芬滴眼液与0.1%奥洛他定滴眼液对春季角结膜炎的疗效。
研究发现,这两种药物都能有效且安全地缓解春季角结膜炎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在眼痒、灼热感、流泪、黏液分泌、畏光和结膜充血方面,酮替芬的作用更明显。
3.3.2依匹斯汀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暴露于环境过敏原的季节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用0.05%依匹斯汀滴眼剂滴眼,2次/d,与左卡巴斯汀滴眼剂在缓解眼痒结膜和充血方面具有相似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l3l。
OuslerGW等[141比较了依匹斯汀滴眼和口服抗组胺药雷洛他定(10ratadine)对眼干燥作用的影响。
具有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病史的18例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用0.05%依匹斯汀滴眼剂滴眼,2次/d,4d,另一组口服雷洛他定10mg,1次/d,4d。
采用荧光光度法测定治疗前后泪液体积、泪液流速和泪液转换率。
结果表明,依匹斯汀滴眼没有眼干体征,而口服雷洛他定有眼干体征。
GalatowiczG等¨副研究了眼用抗过敏药物体外选择性抑制人肥大细胞细胞因子和结膜中性粒细胞的浸润。
研究表明,依匹斯汀对肥大细胞细胞因子5、8、10(IL一5、IL一8、IL—10)具有抑制作用,并且可抑制结膜中性粒细胞的浸润。
3.3.3奥洛他定EndreL等¨刮研究了0.1%奥洛他定滴眼液对匈牙利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
37例万方数据天津药学TianjinPharmacy2009年第21卷第5期儿童和10例成年患者每日点药2次,持续2周。
研究表明,这种滴眼液可有效地缓解季节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和体征,对儿童患者同样有效,并无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