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过敏性结膜炎
——爱尔康帕坦洛关注您的眼部健康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接触过敏原引起的复发性炎性疾病。
过敏原刺激眼睛,引发过敏。
这些过敏原可造成顽固性眼部搔痒、流泪和眼红。
过敏性结膜炎常见的过敏原中许多过敏原(如灰尘或花粉)是经空气传播的颗粒。
常见的过敏原有:尘蟎、动物皮毛、蟑螂、霉菌、树木和杂草、花粉、霉菌孢子、果蔬、奶类、蛋类、海鲜、某些治疗用蛋白。
个体体质差异很大,不同的人过敏原也不尽相同,可到医院进一步查找过敏原。
过敏性结膜炎的治疗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即脱离过敏原是最理想的治疗手段,但是有时很难办到。
平时应尽量避免与可能的过敏原接触。
如清除室内的毛毯,注意床上用品的定期清洗,使用杀虫剂消灭房间的虫螨,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尽量避免去花园附近,避免接触草地等等。
其次是药物治疗,临床上常用治疗药物包括以下6类。
1.双效作用药物
抗组胺和稳定肥大细胞,如盐酸奥洛他定,它是选择性H1组胺受体拮抗剂和肥大细胞稳定剂。
奥洛他定通过两种机制快速有效地缓解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由于变态反应的急性期的症状和体征,主要由组胺大量释放所引发,奥洛他定能在最早阶段制止引起变态反应的级联事件。
而且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每天仅需滴用两次就可以控制症状,使用方便。
2.组胺拮抗剂
主要针对组胺H1受体而发挥作用,它的疗效通常优于肥大细胞稳定剂,特别是在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期,常用的药物有:0.1%依美斯汀、0.05%左卡巴斯汀、0.1%奥洛他定等,如有眼外症状,可以口服抗过敏药,不过其效果不如局部用药。
口服给药常用的有苯海拉明、扑尔敏、异丙嗪等,但应注意副作用。
3.肥大细胞稳定剂
通过抑制细胞膜钙通道发挥作用。
它可以阻止因抗原与肥大细胞膜上的IgE交联而引起的炎症介质的释放。
常用的药物有色甘酸钠及奈多罗米等。
总体疗效不及组胺拮抗剂,但其对抑制流泪似乎更有效。
起效作用相对较慢,对已发作的患者治疗效果要差。
但该药通常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如病情需要可较长时间使用。
4.非甾体抗炎药
为环氧化酶的抑制剂,它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产生及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等,在过敏性疾病发作的急性阶段及间歇阶段均可使用。
它对缓解眼痒、结膜充血、流泪等眼部症状和体征均显示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药物有消炎痛、双氯芬酸钠、阿司匹林等。
5.血管收缩剂
局部使用血管收缩剂(如肾上腺素、萘甲唑啉、氧甲唑啉、四氢唑啉等)可抑制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脱颗粒,靶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从而改善眼部不适,减轻眼表充血,但不宜长期使用。
6.糖皮质激素
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抑制肥大细胞介质释放阻断炎症细胞的趋化性,减少结膜中肥大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抑制磷脂酶A2,从而阻止花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的产生等多种功能。
其对迟发型超敏反应亦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白内障、青光眼、单疱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及角膜上皮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常用的有地塞米松、倍他米松及氟米龙等,其中氟米龙引起的高眼压发生几率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