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旋压技术研究现状
毛 坯 厚 度
表 面 状 态
隙
量
内径精度 √ √ √
√
√
√ √√
√
√
√
√√
√√
√
内径胀缩 √ √ √ √ √
√
√ √√√√√√
√√
√√
壁厚差
√
√
√
√
√√
√
直线度
√
√
√
√
√
√√
√√
内表面光 √
洁度
√√
√
√√
√√
外表面光 洁度
√√√√
√ √√√
√√
√
√√
√
√
5 有色金属旋压的发展趋势
41
综述
2008 年 8 月第 4 期
于旋压。据不完全统计,旋压材料有两百余种,按有 空航天、海洋开发、建筑以及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
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划分各占约 50%[2]。在有色金属旋 压材料中,应用最多的是铝、铜、钛及其合金,其次
用途,被人们誉为“太空金属”和“海洋金属”,是 重要的战略金属材料。我国钛合金旋压的研究始于上
是钨、钼、锆、铌等稀有金属。用于旋压成形的铝及 其合金有纯铝、防锈铝、硬铝、超硬铝及锻铝等十余
世纪 70 年代。目前已开展旋压试验的钛合金有十余 种。有色金属旋压产品范围广,几乎所有的空心回转
种,其产品约百种规格。图 1 为铝合金旋压件实物图。 纯铝强度低,塑性变形性能好,加工硬化是其唯一的 强化途径。用于旋压成形的铜及其合金主要有阴极 铜、黄铜、白铜,其可旋性能良好。铝、铜及其合金 属于塑性良好的有色金属旋压用材,多数在室温条件
钛合金热旋时,工件的壁厚主要取决于芯轴与旋 轮的间隙及坯料自身的热收缩[25]。芯轴与旋轮的间隙 又与机床的退让量、旋轮和芯模的热膨胀有关,因此, 旋压壁厚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时,需要事先考虑机床 的退让量、旋轮和芯模的热膨胀系数。工件的直径超 差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热旋时存在热胀冷缩、线速 度不均匀导致材料流动不均衡、减薄率过大等多种因 素,很容易使旋压完成后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回弹。解 决回弹的有效措施一般包括增加模具的旋压道次、强 旋与普旋的有机结合、校正模具的回弹角度、采用热 校形等多种方式,这些方法还能提高产品壁厚均匀 性、直线度和圆度[7,18]。
15mm 的圆筒变薄旋压参考参数为:旋轮工作角 20º, 道次减薄率 25%,进给率控制在 1~2mm/r,变形稳 定。对于塑性不是很好的铝合金的大批量旋压生产, 增加旋压道次和中间退火工序,同时在旋压过程中进 行加热是非常有必要的[3,7,20]。 3.2.3 钛合金旋压特点
钛具有密排六方晶格,屈强比(σ0.2/σb)高,在 常温下钛合金的屈强比均在 0.8 以上,高强钛合金的 屈强比超过 0.9,因此塑性成形范围很窄。钛的热导 率低(只有铁的 1/4),热旋时工件表面容易产生密集 型裂纹。弹性模量(E)较低,仅为钢材的一半左右, 因此钛合金旋压不易贴模,旋压成形件回弹严重,难 以保证形状和尺寸公差精度。钛合金具有六方晶系结
2 有色金属旋压材料及工件形状描述
图 1 铝合金旋压件实物
早在十几世纪人们就开始采用手工普通旋压各 种银瓶锡罐等软金属器皿。随着技术的进步,旋压设
钛及其合金是上世纪 50 年代兴起的一种重要金 属结构材料。钛合金材料具有熔点高、耐腐蚀、高比
备的主传动力由人力转为电动力后,铜、铝等广泛用 强度、高低温性能好、无磁性等突出优点,因而在航
总之,影响旋压件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表3), 有工艺参数因素、工艺装备因素、毛坯因素等等。各 因素之间相互影响,有色金属旋压时要根据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各主要因素,合理匹配工艺参数才能旋压出 符合设计要求的工件。
表3 各种因素对旋压件质量的影响[23]
要 素
工 件 质
工艺因素
工艺装备因素 旋轮
芯模
毛坯因素
作者简介:牟少正(1983-),硕士研究生,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固体火 箭发动机金属材料成型。 收稿日期:2008-04-28
38
综述
航天制造技术
图 2 旋压成形的工件形状[4]
3 有色金属的旋压工艺
3.1 工艺分类 有色金属旋压工艺可分为普通旋压和强力旋压
两类。普通旋压属于板材成形,只改变毛坯的形状而 不改变其壁厚。普通旋压可以完成成形、缩颈、收口、 封口、翻边、卷边、压筋等工作。强力旋压属于体积 成形,按工件外形的不同,可分为锥形、筒形及复合 形三类;按旋轮进给方向与毛坯材料流动方向的不 同,可分为正旋和反旋(正旋指毛坯材料流动方向顺 旋轮进给方向,反旋指毛坯材料流动方向逆旋轮进给 方向);按旋压工具不同可分为滚珠旋压与滚轮旋压。 图 3 为滚珠反向旋压示意图。滚珠旋压一般用于小直 径、高强度、高精度薄壁管的制造。滚珠旋压铝合金 管件最小壁厚可达到 0.04~0.2mm,壁厚公差达到 0.005mm , 长 径 比 达 30 ~ 60 , 表 面 粗 糙 度 低 于 0.06µm[5]。
综述
航天制造技术
力作用下形成裂纹。减薄率过大,实际变形超过材料 塑性变形能力时,在旋入端出现裂纹。筒形件强旋时, 当减薄率与进给比同时过大时,造成工件壁厚内外变 形不均匀,正旋时易出现拉裂,反旋时易出现折裂。 锥形件剪切旋压成形,如果偏离正弦律程度太大, 则旋压件内部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导致裂纹出现。 当材料塑性较低,可旋性差,热旋温度低也容易出 现裂纹[18~21]。总之,在坯料确定的情况下,合理控制 工艺参数使旋压件内部应力低于坯料的强度极限,可 以避免裂纹的产生。
稳堆积现象,堆积材料被碾压后,工件表面出现鳞皮,
降低表面质量。铝合金旋压成形工艺的核心是在保证
金属毛坯材料结构稳定的前提下实现材料的局部稳
定塑性流动,工艺上一般采用合理的转速与进给率、
旋轮攻角和旋轮结构外形、间隙、增加旋压道次与热
处理中间工序[7]。对于直径小于Φ400mm,壁厚小于
39
综述
2008 年 8 月第 4 期
综述
2008 年 8 月第 4 期
综述
有色金属旋压技术研究现状
西安航天动力机械厂 牟少正 韩 冬
摘要 阐述了有色金属旋压加工的研究现状。从有色金属旋压材料、工艺和质量控制 三方面介绍了有色金属旋压加工的特点,对有色金属旋压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关键词 有色金属 旋压技术 质量控制
1 引言
金属旋压成形技术是近代金属压力加工中新兴 的一种特种成形技术,它是综合了锻造、挤压、拉伸、 弯曲、环压、横轧和滚压等工艺特点的少无切削加工 的先进工艺[1]。旋压技术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使其应用非常广泛。有色金属旋压工件多数用于航 空、航天等重要领域,如人造卫星的鼻锥、飞机的蒙 皮、发动机喷管和飞行器的舱体等。本文主要以铝合 金、钛合金为例阐述了有色金属旋压加工的特点。
性能
σb/MPa
δ/%
HV
旋压前
125
22.5
43.9
旋压后
190
14.3
57.8
旋压后退火
169
16.8
48.9
有色金属旋压件常见缺陷及消除措施: 4.1 起皮
40
图 4 钛合金旋压起皮
4.2 裂纹 工件表面出现开裂(图 5)。引起旋压件裂纹的主
要原因有材料缺陷、坯料状态、工艺参数以及变形不 均等因素。原材料含有非金属夹杂物,该区域在拉应
L1= L0
S0 (di S1 (di
+ +
S0 ) S1 )
其中:L1——工件长度;L0——毛坯长度;di——
内径;S1——工件厚度;S0——毛坯厚度。
最大减薄率计算式:
ψ max
≈ ψ
ψ + 0.17
⋅100%
锥形件剪切旋压时,坯料在旋轮挤压与剪切综合
作用下厚度方向遵循体积不变定律和正弦规律变形。
几十年来,国内学者和科研机构对有色金属的旋 压做了大量理论和试验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作者 认为有色金属旋压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牌号 合金类型 工件形状 旋压温度/℃
TA1 α
筒形件 400~450
TA2 α
锥形体 350~450
表 1 不同钛合金旋压件的旋压温度
TA7 α
喷管 700±100
TA15 α
筒形件 600~700
BT20 近α 筒形件 600~700
TC3 α+β 喷管 600~700
TC4 α+β 复杂形面 700~900
筒形件变薄旋压时,毛坯与旋轮接触的很小变形 区处于三向应力状态而产生塑性变形,变形区内的金 属径向被压缩而沿轴向和切向流动。由于是局部塑性 变形,因此其变形又受周围区域的限制。在旋轮压力 和金属内应力的作用下,局部变形连续累积便引起整 个坯料的轴向伸长[1,6]。由于筒形件旋压是塑性变形, 因此其遵循体积不变原则,产品长度计算式:
体零件都可以旋压加工(图 2);其尺寸范围也相当广, 目前国内能旋压的筒形件最大直径为Φ2300mm,零 件壁厚范围为 0.5±0.03~15±0.1mm。旋压成形锥形件 最大口径为Φ2200mm,壁厚 0.5~15mm。[14]
下旋压成形,极限减薄率在 60%~90%之间,有利于 旋压塑性变形[3]。
构,各向异性严重。钛材在受压时稳定性较低,易失 稳起皱[11,17]。
钛合金强力旋压时,控制钛合金热稳定性和热强 性是其热旋成形的关键[3]。坯料加热温度是影响成形 工艺的关键因素之一。温度偏低,金属的变形抗力大, 塑性差,在旋压时容易产生裂纹;温度过高,工件与 芯模的温度差就大,由于钛合金的导热性差,工件表 面容易产生密集型裂纹[9];温度过高又容易使变形后 的金属晶粒长大,氧化污染加剧,降低旋压后的综合 性能。不同牌号、工件形状的合金旋压温度也不尽相 同[3,10~16,25],表 1 是不同类型、工件形状钛合金旋压 件的旋压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