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草酸作还原剂由二氧化锰制备碳酸锰
前言:
1.碳酸锰(MnCO
3
):玫瑰色三角系菱面体或无定形亮白的棕色粉末,不常溶于水,但稍溶于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溶于稀无机盐,微溶于普通有机酸中,不溶于液氨。
在干燥空气中稳定,潮湿时易氧化,形成三氧化二锰而逐渐变为棕黑色,受热时分解放出二氧化碳,与水共沸时即水解。
在沸腾的氢氧化钾中生成氢氧化锰。
2.二氧化锰(MnO
2
):黑色粉末状固体物质,晶体呈金红石结构,不溶于水,二氧化锰显弱酸性,在酸性介质中是一种强氧化剂,在碱性介质中,易被氧化成锰酸盐。
3.由二氧化锰制备碳酸锰,可用草酸作还原剂把Mn(Ⅳ)还原成Mn(Ⅱ)转移
至溶液中,
再与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碳酸锰沉淀。
反应方程式:
MnO
2 + H
2
C
2
O
4
+ H
2
SO
4
→MnSO
4
+ 2H
2
O+ 2CO
2
MnSO
4 + 2NH
4
HCO
3
→ MnCO
3
+ (NH
4
)
2
SO
4
+ + H
2
O
在与碳酸氢铵进行复分解反应时,加入试剂的速度不能快,且要边搅拌,边滴加,避免局部碱性过大而使二价锰氧化。
故在制备过程中要控制反应的pH值在3—7间,但pH值又不能太小,否则会使碳酸盐分解。
4.锰含量的分析(EDTA滴定法)
原理: Y4- + Mn2+ → MnY2-
仪器与药品:
1.烧杯,250 mL 容量瓶,吸量管,表面皿,电子天平,锥形瓶,酸式滴定管
2.药品:EDTA ,二氧化锰(C.P),6 mol/L盐酸溶液,100g/L盐酸羟氨溶液,
氯化铵-氨缓冲溶液,5 g/L络黑T指示剂,碳酸氢铵(C.P),碳酸钙(C.P),草酸(C.P),3 mol/L硫酸溶液
实验过程:
一.碳酸锰的制备
1.量取3 mol/L硫酸15 mL 于100 mL 小烧杯中,准确称取5.0 g(约0.057mol)
二氧化锰,将二氧化锰固体加入到盛有15 mL 硫酸的小烧杯中,边加边搅拌,置于30℃水浴中4-5分钟。
称取5.7 g草酸(约0.045mol),配成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为70-85 ℃,在搅拌下分批加入饱和溶液,将固体全部溶解,少加热除去过量草酸。
2.将澄清透明的反应液在室温下冷却至30℃左右,用稀氨水调节pH = 5 ~ 6,
在碳化过程中,以硫酸锰溶液为底液,缓慢滴加NH
4HCO
3
溶液(1 mol/L),进行碳
化结晶。
静置,待溶液澄清后滴加饱和NH
4HCO
3
溶液至不再形成MnCO
3
沉淀为达到
反应终点。
3.反应结束后静置一段时间,用双层滤纸过滤,并用少量水洗涤以除去SO
42-,NH
4
+
等,再用40-50℃。
再用热水反复洗涤2-3次。
最后,在烘箱中干燥,称重,计算产率。
4.二价锰离子含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
1)0.05 mol/L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称取约4.56 g EDTA于烧杯中,加少量蒸
馏水溶解,定量转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
洗涤液并入到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待用。
2)0.05 mol/LCa2+基准试剂的配制:准确称取120℃下烧干过的1.2505
g(0.0125mol)碳酸钙,在小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慢慢滴加25 mL 6 mol/L盐酸溶液至小烧杯中至完全溶解并加热煮沸,加少量水稀释,冷却后转移至250 mL 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并入容量瓶,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待用。
3)用0.05 mol/LCa2+基准试剂滴定EDTA:用10 mL移液管移取EDTA标准溶液3
份于3只250 mL 锥形瓶中,10 ml氯化铵-氨缓冲溶液,2-3滴络黑T指示剂。
用配好的Ca2+基准试剂溶液滴定。
当溶液由红→蓝,且半分钟内不褪色即达到滴定终点。
记录用去CaCO
3
基准试剂的体积,计算EDTA的浓度。
4)Mn2+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碳酸锰1.4375 g 在250 mL烧杯中,慢慢滴加25 mL
6 mol/L盐酸溶液直至完全溶解并加热煮沸,加少量水稀释,定量转移至25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待用。
5)用Mn2+溶液滴定EDTA溶液(反滴定):准确移取10 mL EDTA溶液,加20 mL
水,加2 mL 100g/L盐酸羟氨溶液,用配制好的Mn2+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10 mL氯化铵溶液(pH= 10),5滴5 g/L络黑T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纯蓝色变成紫红色。
平行滴定两次。
6)用EDTA溶液滴定Mn2+溶液(顺滴定):准确移取10 mL Mn2+溶液,加20 mL水,
加2 mL 100g/L盐酸羟氨溶液,用EDTA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10 mL氯化铵溶液(pH= 10),5滴5 g/L络黑T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成纯蓝色。
平行滴定两次。
注意事项:
1.配制草酸饱和溶液,保持温度为70-85℃,温度过高,草酸会分解。
在搅拌下分
批加入草酸饱和溶液,否则容易产生大量气泡而使溶液溢出而造成损失。
2.碳酸氢铵要慢慢加入,以免过快而使温度过高,而使晶体形成过程中,带入过
多杂质,后处理困难。
3.碳酸锰在碱性溶液中二价锰易被氧化,需在pH 3-7 的溶液中进行,当pH 为
沉淀生成,
7.0时,碳酸锰的纯度和锰的转化率都出现最大值,但此时Mn(OH)
2所以实验pH值得水平范围可选为 5-6。
4.在滴定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溶液的pH ,防止二价锰被氧化,从而使结果偏
低。
.
5. 由于碳酸锰在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同时,考虑到碳酸锰在温度高于100℃就会
分解,因此,在实验中,过滤洗涤后的样品应立即置于干燥箱中,在70-80 ℃下恒温干燥。
实验数据与分析:
(1) 碳酸锰产率的计算:
取用二氧化锰质量为 5.0323 g ,得到碳酸锰的质量为5.9268 g
产率 = (5.9266*87)/(5.0323*115) = 89 %
2+
实际值(实际上MnCO
中Mn2+的含量):
3
W(Mn2+) =(0.0412 mol/L *55 g/mol *10.0 mL/1000)/(1.4375 g *10.0mL/250 mL)=39.41 %
中Mn2+的含量):
理论值(理论上MnCO
3
W(Mn2+) =55 g/mol/(55+60)g/mol/ = 47.826%
产率=39.41 %/47.826%=82.4%
Mn2+浓度的计算:(反滴定)
实际值(实际上MnCO
中Mn2+的含量):
3
W(Mn2+) =(0.0430 mol/L *55 g/mol *12.6 mL/1000)/(1.4375 g *12.6 mL/250 mL)=
41.13%
理论值(理论上MnCO
中Mn2+的含量):
3
W(Mn2+) =55 g/mol/(55+60)g/mol/ = 47.826%
产率=41.13%/47.826%=86.00%
结论:
与理论含量相比,锰含量偏低,其原因可能有:
1.配制草酸饱和溶液,保持温度应为70-85℃,温度过高,草酸会分解。
在搅拌下
分批加入草酸饱和溶液,否则容易产生大量气泡而使溶液溢出而造成损失。
实际操作中可能温度控制不当,而使温度过高。
2.碳酸氢铵加入过快温度过高,而使晶体形成过程中,带入过多杂质,且在除杂
质过程中没有除净。
3.在滴加过程中,出于处理不当,而使部分二价锰被氧化,从而使结果偏低。
4.在滴定过程中,无论是顺滴定还是反滴定,其终点颜色变化都不是很明显。
但
是从理论上说,因为EDTA滴定金属离子要在碱性环境下较准确,而二价锰在碱性环境中易水解,故用反滴定法,让Mn2+滴到EDTA溶液中,在这种条件下,由于Mn2+浓度低,一滴下来立即与EDTA络合而不易水解。
从实验的角度来说,也刚好证实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