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尤溪五中2020届高三历史专项训练【高考选择题第34题】(世界现代史)

尤溪五中2020届高三历史专项训练【高考选择题第34题】(世界现代史)

尤溪五中2020届高三历史专项训练【高考选择题第34题】(世界现代史)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0·湖北武汉高中毕业生学习质量检测·34)1923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十二大政治报告中说:“我们的观点是,托拉斯是完全处于国家的控制之下的国家机构。

”1927年,苏联在一份法令中取消了赢利作为托拉斯经济核算活动主要目标的概念。

这反映出苏联()A.加大了扶植垄断组织的力度B.发展了新经济政策的理念C.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已经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2.(2020·福建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34)在1922年召开的欧洲经济会议上,苏俄宣布愿意同资本主义国家在互惠平等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

在会外,苏俄与德国签订条约,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按最惠国原则发展两国经贸关系。

这体现了苏俄()A.改善外交环境以发展经济的策略B.发展与协约国睦邻友好的意愿C.构建苏德同盟来抗衡美英的设想D.解决各方之间经贸争端的努力3.(2020·河北高三新时代NT抗疫联考Ⅰ·34)有学者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政策转变,它要求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运用国家资本主义,以与资本主义结盟的策略代替单纯的计划和行政划拨手段。

由此可见,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A.建立独立完整的重工业体系B.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强化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D.向社会主义的迂回过渡4.(2020·安徽亳州高三上学期期末·22)列宁说“由于目前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在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整个政策上实行特殊的过渡办法,用所谓‘新的迂回方法’来夺取一些阵地,实行退却,以便更有准备地再转入对资本主义的进攻。

”列宁强调() A.新经济政策的本质是国家资本主义B.用新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建设C.新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创新和发展5.(2020·山东济宁一模·14)表2为1941~1945年苏联和德国各个武器门类产量方面的对比表。

表2表中数据的对比反映出()A.苏联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B.德国战败是由双方的实力决定的C.苏联工业化建设成就卓著D.德国的经济体系存在着严重缺陷6.(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五次联考·34)1927年,苏联的社会主义成分在工业中所占比重为86%,在批发商业中占95%,在零售商业中占65%。

到1934年,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在国民收入中占99.1%,在工业总产值中占99.8%,在农业总产值中占98.5%,在零售商品中占100%。

由此变化可推知,苏联()A.继续部分实行新经济政策B.逐渐实行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C.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D.社会主义工业化已经基本实现7.(2020·安徽淮北一模·22)如表为1932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统计。

据此可知苏联()A.社会主义建设急躁冒进B.各经济部门之间实现基本平衡C.斯大林模式已基本确立D.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各项目标8.(2020·安徽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二·34)阅读下图“苏联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与1938—1940年的实现情况(增长,百分比)”。

据此可知()A.苏德战争爆发降低了工业劳动生产率B.计划经济建设中存在高指标现象C.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经济结构失衡D.斯大林体制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9.(2020·重庆南开中学高三3月月考·35)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的作家索尔仁尼琴在1973年发表的小说《古拉格群岛》中刻画了当他得知斯大林的死讯后无比欢欣鼓舞的心态,但在1996年发表的《在转折关头》中又对斯大林之死充满了惋惜之情。

上述变化反映了索尔仁尼琴()A.对斯大林体制的认识深入B.缅怀斯大林的强硬政策C.认真反思苏联解体的原因D.赞成前苏联的政治体制10.(2020·江西赣州唐江中学高三模拟·34)1922 年初,国家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教育计划,截止到1925年,政府建立了19000多个“扫盲中心”,并且不遗余力地坚持下去。

苏共15大则将扫除文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到1938年,四年制基础教育学校网覆盖整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为城市儿童提供的七年制高级学校也组建起来,四年制和七年制的学校成了苏联教育体系的基础,十年制学校也大量出现了。

这表明苏联()A.教育体系的建立适应了工业化的需要B.教育体系的建立主要服务于政治改革C.扫盲教育政策是苏联计划经济的结果D.教育体系的建立超前于苏联工业化11.(2020·山西晋城一模·22)社会消费基金是除给职工支付工资外,国家用于居民的公共福利基金。

阅读下面“1933年和1937年苏联社会消费基金状况”表,该表反映出这一时期苏联()A.新经济政策推行按劳分配B.工业生产以消费品为主C.国家收入分配关注到民生D.斯大林体制的活力衰退12.(2020·广东韶关一模·34)联共(布)中央委员M.柳京在1930年发表《告联共(布)全体党员书》,揭发了“工业化的冒险主义速度”引起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实际工资降低等情况。

……一五计划期间,已投资开工建设的1659个项目中,在克服重重困难后仍有613个项目被迫中止了。

这主要说明了()A.农业集体化受到严重抵制B.深受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影响C.工业化建设所需资金不足D.国民经济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13.(2020·四川眉山二模·35)表2 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据E.埃里克森1979—1990 年的苏联》)据表2 可知()A.苏联学者的估计结果最为可信B.西方对苏联的经济遏制不断加剧C.斯大林模式的优越性完全丧失D.科技革命倒逼国家战略适时调整14.(2020·重庆南开中学高三第五次教学质量检测·34)如图为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平均GDP增长速度对比示意图,材料表明()A.苏联经济增长不断减缓B.世界各国工业化有所发展C.苏联体制弊端日趋显露D.私有化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15.(2020·河南南阳一中、信阳高中、漯河中学、平顶山一中四校3月线上联合考试·34)1973年,世界石油价格大涨,令苏联这个富油国获得了一笔“大而易得”的外汇收入,苏联领导层认为无论政治还是经济都可以高枕无忧。

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苏联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粮食净进口国,并且进口依赖越来越大。

这导致了苏联()A.建立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经济”B.在太空竞赛、军备竞赛中胜过美国C.错过经济改革最佳时机D.农业发展水平大幅度下降16.(2020·湖南长郡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二·34)在1965年至1980年,苏联军费开支占其国民收入的比重高达19%—23%。

出于争霸的需要,军事工业一直是苏联经济的重中之重,这一时期的重点仍然是发展钢铁、机械、金属等传统的重工业部门。

这一决策给苏联带来的主要问题是()A.高层官员思想严重僵化B.社会经济转型受到迟滞C.工农生产积极性的缺乏D.国民经济比例出现失调17.(2020·山东济宁一模·13)1932年1月,美国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取代国家金融公司,该公司有权在取得足够担保的条件下,向银行、保险公司、铁路公司等工商企业放款。

第二年,国会允许贷款给各州救济失业机构和自负盈亏的公共工程。

美国的这些做法旨在()A.缓解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B.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为全面推行新政创造条件D.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18.(2020·福建厦门一模·34)1930年,梅兰芳远渡重洋,在纽约唱响《汾河湾》。

众多美国人疯狂抢购戏票,五美元的票被炒到十六美元,创下那个年代百老汇的天价。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股票投机热潮的推动B.民众的购买力得到提高C.文化娱乐迎合了大众心理D.美国人民仰慕东方文化19.(2020·湖南师大附中高考考前演练一·35)面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这样告诉他的秘书:“我们在萧条时期所遇到的困难,百分之九十是由恐惧引起的。

”这反映出()A.恐惧引起经济危机B.政府不愿意承担反危机责任C.经济危机程度较轻D.政府未看到经济危机的严重20.(2020·福建漳州高三毕业班第二次高考适应性测试·34)1933年,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各行业法规都需要由总统批准,总统有权修改或补充;在行业内部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总统可以强加一个他自己的法规;经总统批准的法规,具有法律效力。

这说明当时美国()A.三权分立原则遭到破坏B.立法权转移到总统手中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力图防止企业盲目竞争21.(2020·福建莆田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34)图6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一幅漫画《这只蓝鹰如此翻飞?》。

该漫画表明罗斯福新政()图6A.扭转了经济危机B.遏制法西斯势力C.遭到反对与不满D.开创经济新模式22.(2020·安徽亳州高三上学期期末·21)1933年,联邦政府为了改变棉花和猪肉市场的饱和度,下令铲除1000万亩棉花并屠宰超过600万头猪。

这一举措()A.反映联邦政府为富不仁,不愿降价处理B.引起下层民众不满,加剧了危机C.损害了农业资本家利益,遭到他们反对D.调整了农产品结构,缓解了危机23.(2020·辽宁沈阳一模·11)表1罗斯福炉边谈话(节选)表1可以说明当时美国()A.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逐步形成B.新政理念已被各阶层广泛接受C.摆脱危机赢得战争是当务之急D.总统权力扩大破坏了三权分立24.(2020·河南南阳一中、信阳高中、漯河中学、平顶山一中四校3月线上联合考试·35)1979年,英国女政治家撒切尔夫人率领保守党夺取大选胜利,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撒切尔上台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使英国成功走出经济的“滞胀”期。

下列各项不可能是撒切尔夫人的施政方针的是()A.大规模拍卖国企B.缓和与苏联关系C.控制货币发行量D.削减福利开支25.(2020·广东深圳一模·34)美国自独立之初到20世纪30年代,保护主义是其贸易政策的主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关税高达49%。

二战后,美国才把自由贸易作为长期的政策来推行。

这种变化反映了()A.美国积极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B.经济实力决定国家的对外政策C.二战后美苏之间冲突不断加剧D.世界经济向着制度化方向发展26.(2020·福建福州高三毕业班适应性练习·31)20世纪60年代,美国约翰逊政府主张政治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存在的政权,与中国进行除战略物资外的贸易往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