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促进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促进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管理经验。
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拥有足够 辆的支持政策考虑仍不完备。项目
因此,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 的停车位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 支持下的 3 辆燃料电池公共汽车长
结构应该是以多样化的公共交通系 需求之一。如果不设置足够的停车 时期不能在北京上路示范运行,原
统(地铁、轻轨、公共汽电车)为主 场,实际上也可以被理解为政府不 因在于我国汽车上路必须上车牌,
加,使一些城市的交通结构出现了 产业,鼓励购买私家车,另一方面 在数量有限的车辆上,导致汽车的
由公共交通向私人机动交通转化的 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不考虑停车问 单价很高,车辆购置税也因此水涨
趋势。而要将大量的私家车主吸引 题,不设置相对应的足够停车场, 船高,担任示范任务的北京方面很
到公共交通,除了政策导向外,一 导致城市功能不完备,公共交通优 难承担这一附加成本。同时,由于
结合,推动低耗能、低污染和高效 外经验,前瞻性地制定好城市交通 路。比如在环境保护问题上,我们
2 8 率的公共交通的普遍使用,来减缓 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建立可持 提倡引进国际发展经验,跨越发达
我国因城市交通引起的温室气体排 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保证城市 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模式,
放和能源消耗的增长。项目的实施 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流,以辅助交通系统(私家车、出租 鼓励私家车发展,政府的这一政策 这个环节需要按车价的一个比例缴
车、非机动车等)为有益补充,形成 导向要通过加大对违章停车的处罚 纳车辆购置税。而燃料电池汽车尚
多层次的城市交通立体网络体系。 力度等措施清晰地反映出来。不能 处于试验阶段,由于没有大批量商
近年来,私家车出行比例逐年增 一边将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 业化生产,大量的研发成本要平摊
有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决心。如果我
公共汽车商业化示范项目”,以国
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交 国真要像发达国家那样大部分家庭
际招标方式购置燃料电池公共汽车 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交通硬件得到 都拥有私人轿车,先不说能源供应
和建设加氢站,分别在北京和上海 了很大改善,但改善程度与轿车增 问题能否解决,仅城市交通状况就
随着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私
大中城市开展示范活动,引导和强 增加税收,无论是中央部委还是地 人小汽车已经走入千家万户,这是
化我国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发展。 方政府(上海除外),执行的都是鼓 中国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但我国
在节能和新能源车辆的推广方 励私人轿车发展的政策,导致城市 人口众多,城市人口的密集度很
加强可持续城市交通体系建设 国外先进的城市规划管理经验,将 务院批准,免除了车辆购置税,也
是系统性、全方位的任务,比如政 交通问题融入到城市发展过程中来 解决了上牌照的标准问题,3 辆项
府把汽车行业定位于国民经济支柱 统筹考虑。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 目车辆才能及时在奥运会前进行商
产业,因此鼓励私家车的购买和使 关部门将出台国家级对城市交通规 业性示范运营,达到预期目标。这
面,我国同样引进全球环境基金赠 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公交出行 高,随着快速城镇化的进程,可以
款1754万美元,同联合国开发计划 分担率仅占城市居民总出行量的NDP)合作,并结合我国重大 10%~25%,与发达国家40%~60% 此在城市交通模式的选择上,也要
科技专项,开展了“中国燃料电池 的比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通,换来城市老百姓的出行方便和
可持续交通是城市规划和管理 需的高技术储备
幸福指数的提高是值得的。我国的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政府的
在“中国燃料电池公共汽车商
大城市可以好好借鉴东京、新加 核心施政目标是市民们的满意度, 业化示范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可
坡、香港等人口密度大的城市交通 市民对城市多功能的各种需求满足 以发现我国对于新能源和高能效车
汽车安全标准而不能上路的问题。
(下转 40 页)
2010/4
区域交通QUYUJIAOTONG
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城际 铁路的修建必将优化武汉城市圈综 合运输结构,增强物流集散和资源 整合功能,加快武汉城市圈产业集 聚,促进武汉城市圈城市体系的完 善。
·参考文献·
[1] 徐琴.从世界都市圈的发展经验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 社会倡导的发展导向,我国政府对不适应可持续交通体系建设的各个环节 进行了改革,包括对交通行业分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综合性交通管理部门
2010/4
政策论坛ZHENGCELUNTAN
的诞生,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双重 打造“绿色奥运”和“绿色世博”, 于方便私人轿车出行显然有违公
用,但城市停车场的规划却跟不上 划的指导性意见,使可持续城市交 个项目所遭遇的一系列困境,说明
来,导致小区周围甚至马路的自行 通建设纳入政府的综合评价体系之 了我国对自主创新的支持体系尚不
车道、人行道成了停车场,侵犯了 中,不仅能促进政府城市规划水平 完备。事实上,任何高技术含量的产
自行车和行人的路权。大量违规停 和能力的提高,更能使广大城市居 品在没有大批量生产之前,价格都
优势的发挥,各个环节交通政策的 引导提高人们对“低碳”和“绿色” 平,而投入到公共交通则是众望所
优化,大量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交通理念的理解和接受,发挥了重 归。近几年,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
公共交通优先地位的确立,交通车 要作用。
公共交通在我国快速发展,公共交
辆的技术优化和自主创新,促进节 能和新能源车辆使用的优惠政策的 出台等。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积极
构,通过城际铁路串联起空间发展 运输优势带动区域产业布局的优化 [4] 马驹.建设武汉城市国城际轨道
战略格局的发展轴,形成轨道交通 调整和城镇体系的有序构建,并实
交通的必要性研究[J].交通运输
40
为骨干的综合交通走廊(见图 1)。 现构建节约型、环保型综合交通运
在规划期远期,武汉城市圈将逐步 输网络的发展目标。因此,构筑完
通模式相比,尚存明显差距。我国引 行的便捷性、舒适性要求越来越 特点得到广泛认可。比如在举办奥
进全球环境基金(专为发展中国家环 高,尽管我国加快了交通基础设施 运会,和政府理念转变的双重推动
境保护事业提供赠款的国际金融组 的建设,但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 下,北京近年来轨道交通建设的成
织)赠款2100万美元,同世界银行合 的多样化交通出行的需要。而从我 绩远远超过前几十年的总和。
ZHENGCELUNTAN政策论坛
促进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
发展的战略思考
□ 李瑞
摘 要:本文从与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开展交通领域合作项目的 视角,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促进我国可持续城市交 通发展的战略和措施。 关键词: 国际金融组织; 国际经验; 可持续城市交通
一、引言 2009 年底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昭示着全球可持续发展进
可持续发展,简单来说就是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子孙在 未来追求自身需要的能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可持续城市交通是一个系统工 程,它包括城市交通法规的完善,城市交通管理模式的优化,基础设施的 建设,民众遵守交通规则和贯彻“低碳”、“绿色”出行理念意识的提高等 等。同样,城市交通不仅仅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经 济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不得不面对的涉及大众日 常出行的重大民生问题。
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可持续”、“低碳”、“绿色”的发展模式已成为人类 2 7
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交通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经济活动得以良性发展
的血脉。长期以来,全国各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交通拥挤、环境污 染等“城市病”,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增长和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瓶颈。 与此同时,交通运输行业也是能源消耗大户。据测算,交通行业的能耗约 占能源消耗总量的30%。而且随着大众出行需求的增加以及向现代机动出 行方式的转变,我国交通领域的能耗还会持续增长。因此,以可持续发展 的理论和原则重新审视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探索其可持续发展的有 效途径显得尤为迫切。 二、可持续城市交通现状和国际合作
示范运行,促进燃料电池公共汽车 长的速度相比仍远远不及。随着城 不可想象。2009年底北京的机动车
技术的引进,通过零排放公共汽车 市化的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越 保有量已突破 400 万辆,如果达到
的使用示范,来降低城市空气污染 来越高,这些资金都来自纳税人, 600万辆,交通速度将降到15公里/
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项目的实施对 使用要符合公共目标,如果侧重用 小时以下,超过市民忍受的极限。
但事实上还是在吃了亏以后才充分
将为我国城市交通宏观制度体系以
1.全面落实公交优先的发展理 认识到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的GDP增
及微观管理环节的优化设计和制度 念,调整、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长得不偿失。在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创新带来积极影响,通过广泛借鉴
汽车产业长期被视为我国国民 上,我们实际上面临同样的问题。
国际先进经验,分别在有代表性的 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了拉动消费和
作,用于开展“中国城市交通发展 国的现有国情来看,我国正处在经
由于发展阶段不同,不同国家
战略伙伴关系示范性项目”,通过 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 城市交通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
进一步完善我国城市交通政策,促 快、机动化急剧增长的发展时期,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进程中同样存在
进交通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的有机 核心问题是从战略高度,借鉴国内 一些“瓶颈”,在一些领域也走过弯
谈中国的都市圈建设[J].南京工
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3):56-59.
[2] 朱铁臻“. 同城化”:城市现代化
的新趋势[ J ] .经济展望, 2 0 0 7
(11):168-168.
[3] 孙章,季令,蒲琪,等.区域性轨
图 1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规划示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