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CT、MRI表现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侧脑室内肿瘤
• 发生于侧脑室的肿瘤小儿占其脑室肿瘤的25%,成人占其脑室肿瘤的50%。 额角区:少见。儿童多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成人则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 母细胞瘤,多发生于20岁左右。其次为中枢神经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及室管膜下瘤 和室管膜下巨细胞瘤伴结节性硬化,后二者儿童也可发生。另外此区淋巴瘤和生殖细胞 瘤成人较小儿常见。大多数额角肿瘤起源于邻近结构如尾状核头部,透明隔或孟氏孔 区。 侧脑室体部:5-6岁儿童原发于该区的肿瘤常见有PNET,畸胎瘤和星形细胞瘤以 间变性和胶质母细胞瘤多见,较大儿童以星形细胞瘤最常见。成人最常见为间变性星 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中枢神经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瘤较常见;偶可见室管膜瘤、脑膜 瘤、淋巴瘤、转移瘤和室管膜下室管膜瘤。 三角区:较小儿童最常见脉络丛乳头状瘤,较大儿童为室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成 人则最常见脑膜瘤。转移瘤和淋巴瘤可见,另外脉络丛囊肿和黄色肉芽肿常见于成人, 偶而可见于儿童。 枕角和颞角:很少发生肿瘤,偶可见脑膜瘤,有时可见颞角脉络丛钙化扩大常合并 NF- 2,有时三角区和邻近脑实质肿瘤可累及颞枕角。此区肿瘤成人与儿童无明显差 别。 孟氏孔区:较小儿童很少发生此区肿瘤,较大儿童和青年人可见室管膜下巨细胞瘤 多伴结节性硬化,次之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较大成人最常见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胶质母细胞瘤,室管膜下室管膜瘤和中枢神经细胞瘤可发生此区。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CT表现
• (二)平扫常为均一略高或高密度肿块,钙化常见,常为 细小点状、沙粒状或不规则,罕见整个瘤体钙化(见下 图)。增强扫描呈均一明显强化。边界清楚锐利。少数病 例还可显示肿瘤周边有一薄层环状强化影(见下图),可 能是肿瘤包膜所含血管较丰富和包绕肿瘤的静脉或引流静 脉较多所致。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异位脑膜瘤
• 脑膜瘤是中枢常见的肿瘤,异位脑膜瘤少见,主要 可见于头颈部,包括眉间、鼻窦、眶内、口咽、帽状健膜 下、腮腺等。肺原发性脑膜瘤的起源不明确,大多数无临 床症状,常在无意中发现,偶有咳嗽者。发病年龄30-72岁, 肺内病灶为界限清晰的孤立性结节,肿瘤与肺组织界限清 楚,多靠近胸膜,质软,切面张力较大,质地均匀无出血 和坏死,影像学表现符合大体标本的表现,表现为类圆形 近软组织的密度均一、边缘光整的孤立性结节影,无特征 性改变,很难和其他的疾病鉴别,最终诊断依靠病理。肺 原发性脑膜瘤为良性,易切除,预后良好,无复发及转移, 但是还有恶性的报道。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 本例患者病变累及广泛,有骨质改变及软 组织肿块,发生于左侧眶骨外侧壁、左侧 部分颞骨及额骨,术前未考虑到脑膜瘤的 可能。脑膜瘤因与硬膜紧密粘连,颅骨因 肿瘤附着,可造成骨质增厚、变薄或破坏, 少数肿瘤可向颅外生长。还有少数脑膜瘤 呈扁平状或盘状,质软,沿脑表面蔓延, 常侵入颅骨或颅外组织。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表现
• (一)通常在T1WI上的信号与邻近脑组织 的脑皮质相似,常为等信号,而与脑白质 比较为低信号。在T2WI上为等信号掩盖。 就信号而言,绝大多数其他颅内肿瘤呈长 T1长T2信号,脑膜瘤上述信号特点有一定 特征性。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女性,57岁,右侧上下肢运动障碍,右眼颞侧视力减退一天。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CT表现
• (一)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以宽基底与颅骨内板或 硬脑膜相贴。(如病变中心发生于额顶上部,由于CT横断 面扫描的局限性,部分病变似脑内占位,CT冠状面、矢状 面重建及MRI有助于显示病变特征。)
平扫右侧额 叶见等密度 肿块,外侧 与颅板相贴, 周围见大片 水肿,占位 效应明显。 增强后明显 均匀强化, CT值上升约 110Hu。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女性,42岁,头痛一年。
鞍上 等T1 肿块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增强后均匀明显强化, 正常的垂体可见,受压; 颈内动脉受推移。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诊断依据:
• 1、鞍上软组织信号占位。 2、增强后均匀明显强化,正常的垂体可见,受压;颈内 动脉受推移而非包绕;鞍背无扩大而蝶窦气化好。 • 3、矢状位肿瘤前缘贴在颅底脑膜往前面生长,象一只下 破胆的老鼠俯在鞍上,叫“蹲鼠”征。 • 4、可见脑膜尾征。 • 5、患者为中年女性。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女性,51岁,头痛20年,加重伴头晕,视力下降半个月。查:双眼粗测视力下降, 以右侧为著,双颞侧偏盲。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鞍上脑膜瘤MRI主要表现
• (1)T1加权像上与脑组织对比表现为多为等信 号,也可表现为低信号,极少出现高信号的肿块, 脑组织受压移位,可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 • (2)T2加权像上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影,脑 水肿表现更加明显; • (3)多数病例增强有明显均匀强化,程度不一; • (4)可见邻近脑膜的增强和增厚,即“脑膜尾 征”,但此现象并非特异性,部分垂体大腺瘤也可表 现此征象。 • (5)MRI上的流空血管及异常血管呈现出“扫 帚征”或“日出征”,应该首先考虑此病。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CT表现 (三)囊变者少见,约占3%-5%。
• 女性,55岁,头昏、头痛2年,加重一月。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诊断依据:1、病变呈类圆形,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内侧低 密度坏死区内见液液平面,密度下高上低,考虑为瘤内出 血所致; 2、病灶外缘与脑膜呈广基相贴,骨窗示相连的颅 骨骨质较对侧更厚,且内板边缘明显,较毛躁而不光整锐 利; 3、占位性病变周围右侧额叶脑实质见低密度水肿 带,脑室及中线结构移位。 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 不如脑膜瘤,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 似假包膜,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现。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优点
• MRI优于CT之处是能够提供多方位图像, 冠状位适宜显示中颅窝或大脑半球凸面的 脑膜瘤。此外还能显示脑膜瘤与血管结构 的关系。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多发脑膜瘤
女性,55岁,头痛1年。
平扫示顶部中线大 脑镰处及蝶骨右侧 鞍结节见两个等T1 等T2信号类圆形肿 块影,大小分别为 1.8cm×1.8cm×1. 5cm和 1.8cm×1.8cm×2. 1cm,边界清楚。 增强后病变明显均 匀强化。病理诊断: 多发脑膜瘤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左侧眶骨外侧壁、 左侧部分颞骨及 额骨骨质增厚, 内密度不均,部 分区域呈溶骨样 改变。左颞及颞 下窝、眼眶内可 见不规则软组织 肿块,突向眼眶 并推压眼肌。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 [CT拟诊](1)恶性肿瘤,考虑转移的可能 性大(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手术所见]左颞及颞下窝有肿瘤突出,无明 显包膜,质硬,不活动。咬取浸润骨及肿 瘤,分块切取,血供不丰富。肿瘤自眶外 侧壁长入眶内,肿瘤基底部与蝶骨嵴外侧 硬膜相连。
脑膜瘤CT、MRI表现
[评述]
•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细胞丛,与蛛网膜颗粒关系 密切,是典型的脑外肿瘤。多见于中年人,女性 多于男性,好发于矢状窦旁,大脑凸面,蝶骨嵴, 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或天幕。少数发生于脑 室内,多为单发。脑膜瘤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 ⑴内皮型:肿瘤有蛛网膜上皮细胞组成,是最常见 的类型。⑵纤维型:由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组 成。⑶血管瘤型:瘤内有丰富的血管成分。⑷砂 粒型:瘤内含有大量砂粒体。⑸混合型:也较多 见,瘤内含有上述四种成分。⑹恶性脑膜瘤:细 胞形态及生长特征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且可以发 生转移。
鉴别诊断:
• 1、垂体瘤:典型呈“8”字征。 • 2、颅咽管瘤:多为囊性,实性也有,但多向后生长,强 化也没有脑膜瘤如此明显。
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天幕脑膜瘤
男性,42岁,头痛、头晕1月,加重伴走路不稳8天。
增强扫描示幕 下病变明显强 化,冠状面 (图2)与小 脑幕广基底相 连,可见脑膜 尾征(图2箭 头)。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 (四)若肿瘤邻近的颅骨增生肥厚或侵蚀性破坏,则是具 有特征意义的诊断征象。
CT表现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CT表现
• (五)占位效应明显,并可表现脑外肿瘤征象。
• ①病变与颅板、大脑镰、小脑幕直接接触,基底宽度常大 于肿瘤的最大径。 • ②大都边界比较清楚,瘤周水肿无或轻。 • ③瘤灶邻近的脑实质被挤压,推移出现所谓“白质挤压征” 或“白质塌陷征”。 • ④颅板下肿瘤嵌入脑灰质,使灰质下方的脑白质受压变平 且与颅板之间的距离增宽。 • ⑤肿瘤附近的沟池增宽,或被填塞。 • ⑥可使邻近静脉窦闭塞,CT平扫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注射 造影剂后不增强。 • ⑦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 形成假包膜征。
鞍上的脑膜瘤
• 常起源于鞍膈、鞍结节、前床突及部分蝶 骨嵴。好发于成人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 增加,女性多见。脑膜瘤一般多为良性,生 长较为缓慢,但也可压迫并侵入附近的组织 结构(如视交叉/神经、海绵窦等)引起相应 的症状。
2016/6/6
脑膜瘤影像剖析
பைடு நூலகம்
鞍上脑膜瘤CT主要表现
• (1)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影,脑组织受压移 位,脑池变窄甚至消失;可合并有脑水肿; • (2)明显的对比增强; • (3)骨质改变不明显; • (4)有时有星状、颗粒状或均匀一致的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