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ppt课件

• (2)明显的对比增强; • (3)骨质改变不明显; • (4)有时有星状、颗粒状或均匀一致的钙化;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女性,51岁,头痛20年,加重伴头晕,视力下降半个月。查:双眼粗测视 力下降,以右侧为著,双颞侧偏盲。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鞍上脑膜瘤MRI主要表现
• (1)T1加权像上与脑组织对比表现为多为等信 号,也可表现为低信号,极少出现高信号的肿块, 脑组织受压移位,可合并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侧脑室内肿瘤

发生于侧脑室的肿瘤小儿占其脑室肿瘤的25%,成人占其脑室肿瘤的50%。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三)囊变者少见,约占3%-5%。
• 女性,55岁,头昏、头痛2年,加重一月。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诊断依据:1、病变呈类圆形,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内侧低 密度坏死区内见液液平面,密度下高上低,考虑为瘤内出 血所致; 2、病灶外缘与脑膜呈广基相贴,骨窗 示相连的颅骨骨质较对侧更厚,且内板边缘明显,较毛躁 而不光整锐利; 3、占位性病变周围右侧额叶脑实质见 低密度水肿带,脑室及中线结构移位。
• 常起源于鞍膈、鞍结节、前床突及部分蝶骨嵴。 好发于成人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多 见。脑膜瘤一般多为良性,生长较为缓慢,但也可 压迫并侵入附近的组织结构(如视交叉/神经、海 绵窦等)引起相应的症状。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鞍上脑膜瘤CT主要表现
• (1)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影,脑组织受压移 位,脑池变窄甚至消失;可合并有脑水肿;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女性,57岁,右侧上下肢运动障碍,右眼颞侧视力减退一天。
左额部镰旁 等T1,等T2 肿块,边界 清楚。增强 后明显强化。 冠状面显示 病变位于嗅 沟。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 (二)增强后脑膜瘤有 显著而均匀的增强,脑 膜瘤附着处的脑膜受肿 瘤浸润有显著增强,叫 “硬膜鼠尾征”(或“脑膜 尾征”)有特征性。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现
MRI优点
• MRI优于CT之处是能够提供多方位图像,冠状 位适宜显示中颅窝或大脑半球凸面的脑膜瘤。 此外还能显示脑膜瘤与血管结构的关系。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鞍上的脑膜瘤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平扫右侧额 叶见等密度 肿块,外侧 与颅板相贴, 周围见大片 水肿,占位 效应明显。 增强后明显 均匀强化, CT值上升约 110Hu。
CT表现
• (二)平扫常为均一略高或高密度肿块,钙化常见,常为 细小点状、沙粒状或不规则,罕见整个瘤体钙化(见下 图)。增强扫描呈均一明显强化。边界清楚锐利。少数病 例还可显示肿瘤周边有一薄层环状强化影(见下图),可 能是肿瘤包膜所含血管较丰富和包绕肿瘤的静脉或引流静 脉较多所致。
• ⑥可使邻近静脉窦闭塞,CT平扫示静脉窦密度增高,注射 造影剂后不增强。
• ⑦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
形成假包膜征。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MRI表现
• (一)通常在T1WI上的信号与邻近脑组织的 脑皮质相似,常为等信号,而与脑白质比较 为低信号。在T2WI上为等信号掩盖。就信号 而言,绝大多数其他颅内肿瘤呈长T1长T2信 号,脑膜瘤上述信号特点有一定特征性。
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 不如脑膜瘤,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 (四)若肿瘤邻近的颅C骨T增表生现肥厚或侵蚀性破坏,则是具
有特征意义的诊断征象。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 (五)占位效应明显,并可表现脑外肿瘤征象。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女性,42岁,头痛一年。
鞍上 等T1 肿块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增强后均匀明显强化, 正常的垂体可见,受压; 颈内动脉受推移。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诊断依据:
1、鞍上软组织信号占位。 2、增强后均匀明显强化,正常的垂体可见,受压;颈
内动脉受推移而非包绕;鞍背无扩大而蝶窦气化好。 3、矢状位肿瘤前缘贴在颅底脑膜往前面生长,象一只下破
• ①病变与颅板、大脑镰、小脑幕直接接触,基底宽度常大 于肿瘤的最大径。
• ②大都边界比较清楚,瘤周水肿无或轻。
• ③瘤灶邻近的脑实质被挤压,推移出现所谓“白质挤压征” 或“白质塌陷征”。
• ④颅板下肿瘤嵌入脑灰质,使灰质下方的脑白质受压变平 且与颅板之间的距离增宽。
• ⑤肿瘤附近的沟池增宽,或被填塞。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概述]
•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细胞丛,与蛛网膜颗粒 关系密切,是典型的脑外肿瘤。多见于中年 人,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矢状窦旁,大脑 凸面,蝶骨嵴,嗅沟,桥小脑角,大脑镰。 少数发生于脑室内,多为单发。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CT表现
• (一)常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肿块,以宽基底与颅骨内板或 硬脑膜相贴。
增强扫描示幕 下病变明显强 化,冠状面 (图2)与小 脑幕广基底相 连,可见脑膜 尾征(图2箭 头)。
嗅沟脑膜瘤大部钙化
男性,44岁,头痛2年,视物不清1月。
中线部位可 见巨大肿块 影,肿块大 部呈菜花状 钙化,边缘 可见软组织 肿块,右额 叶见大片状 水肿区。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主要鉴别诊断
• 四脑室内室管膜瘤与脑膜瘤的鉴别要点:室 管膜瘤常见囊变、出血、血管流空,强化为 不均匀,环行强化常见;脑膜瘤信号均匀, 强化明显均匀。
胆的老鼠俯在鞍上,叫“蹲鼠”征。 4、可见脑膜尾征。 5、患者为中年女性。
鉴别诊断:
1、垂体瘤:典型呈“8”字征。 2、颅咽管瘤:多为囊性,实性也有,但多向后生长,强化
也没有脑膜瘤如此明显。
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天幕脑膜瘤
男性,42岁,头痛、头晕1月,加重伴走路不稳8天。
脑膜瘤影像学表现
• (2)T2加权像上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影,脑 水肿表现更加明显;
• (3)多数病例增强有明显均匀强化,程度不一; • (4)可见邻近脑膜的增强和增厚,即“脑膜尾征”,
但此现象并非特异性,部分垂体大腺瘤也可表现 此征象。 • (5)MRI上的流空血管及异常血管呈现出“扫 帚征”或“日出征”,应该首先考虑此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