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九年级化学下册期中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相对原子质量:Al-27,H-1,Cl-35.5,O-16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和水B.粉笔灰和水C.碘和酒精D.植物油和汽油2.下列有关溶液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B.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C.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海水是盐溶液,所以冬天海水不易结冰3. 下列加速溶解的措施中,能改变固体溶解度的是()A.把固体研细B.加热C.搅拌D.振荡4. 下列物质质量增加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是()A.铜片在空气中加热B.敞放的固体烧碱C.露天堆放的生石灰D.干燥木材吸水5.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将1gCaO投入到99g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B. 常温下KNO3、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C. 将NaCl、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D.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6. 已知氢氧化锂(LiOH)可溶于水,其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

下列对氢氧化锂的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B.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能与稀硫酸反应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7.现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配制溶液的烧杯留有水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塞紧瓶塞并贴上标签8. 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图Z-1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盐酸酚酞石蕊二氧化碳A B C D图Z-19.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菜刀上的铁锈10.图Z-2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D.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的方法11.(2012,广西百色)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 ,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是 ( )A. 柠檬B. 苹果C. 牛奶D. 玉米粥12. 图Z-3中,A 图是物质M 和N 的溶解度曲线。

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M 、N 的饱和溶液,试管底均有未溶解的M 、N 固体。

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中的固体减少,乙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浓硫酸 B.硝酸铵固体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固体13. 对某无色溶液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滴入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则该溶液显酸性B.滴入酚酞溶液,溶液保持无色,则该溶液显酸性C.加入Mg 粉,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D.加入CaCO 3固体,有气泡产生,则该溶液显酸性14.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一根未打磨的铝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 无紫红色固体析出铝不如铜活泼 B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 木条复燃氧气能支持燃烧 C 将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CO 具有可燃性 D 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溶液温度升高 该反应放热 15. A.2Fe + 6HCl == 2FeCl 3 + 3H 2↑ B.Fe 2O 3 + 4HCl == 2FeCl 2 + 3H 2OC.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D.Cu + 2HCl == CuCl 2 + H 2↑二、填空与简答题(共53分)16.(4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物质柠檬 苹果 牛奶 玉米粥 pH2.1~2.8 2.6~3.7 6.3~6.6 6.8~8.0 图Z-3有关。

打开瓶盖时,,所以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有关,且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17.(5分)图Z-4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写出图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2)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_______(填“水”或“浓硫酸”)。

(3)稀释时,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将会发生。

18.(10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Z-5所示,请回答:(1)25℃时,将25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3)现有操作步骤: 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4)将35℃时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向100g35℃的水中加入45g甲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的晶体析出。

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19.(8分)实验室需要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2)某同学按图Z-6所示步骤依次操作:图Z-6其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填字母序号);B中仪器的名称为;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若上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20.(8分)A与B有如下的反应:A+B→C+D。

(1)若C为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是。

若A、B两溶液恰好反应完全,则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或“=”);写出A、B两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B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且与B的类别相同;B与CO2反应也能生成C;则A为,C的用途是(只要写一种)。

写出B溶液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10分)调味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增强或增加食品的味道。

食醋是一种能增强食品酸味的调味剂,主要成分为醋酸(CH3COOH),与我们生活密切相联。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食醋能作酸味的调味剂,是因为醋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CH3COO-,和(填离子符号)。

图Z-5(2)食醋的酸味能促进人胃酸的分泌,胃酸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3)食醋能软化鱼骨和鸡蛋壳,原因是醋酸能与(填化学式)反应。

(4)若NaOH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用水冲洗后,再用食醋清洗。

清洗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生活中常用酒来制取食醋,原理是酒中的CH3CH2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O2反应得到醋酸和另一种液体。

已知在用酒制取食醋过程中,质量增加了16kg,则所得食醋中醋酸的质量为 kg。

22.(8分)雨、雪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溶解了空气中SO2及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请回答下列有关酸雨的问题:(l)要测定某地采集到的雨水是否为酸雨,下列提供的试剂(试纸)中宜取用。

A·蓝色石蕊试纸 B·紫色石蕊溶液 C·无色酚酞试剂 D·pH试纸(2)已知 CO2的饱和溶液常温下pH不小于 5.6。

通常空气中CO2的含量大于 SO2的含量,但人们反而将空气中的 SO2认定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同学想通过如图Z-7的实验寻找证据,你认为下一步的实验步骤是测定,只要出现的实验结果,就可认定SO2溶于水有形成酸雨的可能。

(3)已知SO2与 CO2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C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

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 CaCl2,溶液未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 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

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 SO2+CaCl2+H2O== CaSO3↓十2HCl B·SO2+2NaOH==Na2SO3+H2OC· Na2SO3+CaCl2= CaSO3↓+2NaCI D·H2SO3+2NaOH= Na2SO3+2H2O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2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

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

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 现象:溶液变为红色溶液显酸性);+H(含有溶质中有氯化氢。

乙同学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锌粒现象: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石灰石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四、计算题(共10分)24.(2012.宿迁市)正常情况下人的胃液pH为0.8〜1.5 ,相应含HCl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图Z-70.2%〜0.4%,胃液中HCl过多与过少都不利于人体健康。

某人出现反胃、吐酸水的症状,经检查其胃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495%(胃液密度约为1g/cm3)。

(1)正常情况下,人的胃液显性。

(2)若人的胃液总量为100mL,正常人胃液中HCl的质量范围为 g。

(3)服用碱性药品可以治疗胃液中HCl含量过多,你认为该患者(填"能"或"不能")服用氢氧化钠来治疗胃液中HCl过多,理由是。

(4)医生给患者开的药品为胃舒平【有效成分是Al(OH)3】,每片胃舒平含Al(OH)3的质量为0.39g 。

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箅该患者至少服用多少片的胃舒平,胃液才能恢复正常?(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与点拨一、单项选择题:1.B2.A3.B 点拨: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其他措施只能改变固体的溶解速率,但不能改变固体的溶解度。

4.D5.D 点拨:氧化钙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做溶质;溶质的质量不是1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是1%;故A错;氢氧化钙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降温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B错;氯化钠属于盐在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故C错;、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D正确。

相关主题